審草案再流會 泛民是禍首 只到3委員 15人應出席 5人請假 7人遲到或缺席 6人屬泛民 「鬧劇不斷,市民已無期望」
Johnson Choi-1008 07/19 43315.0/1






審草案再流會 泛民是禍首 只到3委員 15人應出席 5人請假 7人遲到或缺席 6人屬泛民 「鬧劇不斷,市民已無期望」
受到激進泛民發動的拉布戰影響,立法會大會及多個委員會早前都出現流會,現在拉布戰已結束,負責審議一條醫療法案的立法會委員會,昨日仍然流會。七名集體遲到或「失蹤」的議員當中,多達六人來自泛民,餘下一人則是與法案息息相關的醫學界代表梁家騮。有學者直言經過連場拉布、流會及扔東西鬧劇,市民對立法會議員已無大期望,再三流會亦未必能引起公眾注意。
《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條例草案》委員會原定於昨早8時半舉行第六次會議,15名委員當中,最後竟然只有3人趕及在流會死線前、即8時45分到場,距離三分之一的法定人數還差兩人,被迫宣布流會。
為免一眾政府官員、律師及私隱專員蔣任宏等「白行一趟」,委員會主席莫乃光決定改於立法會五樓的咖啡閣,繼續舉行約兩小時的非正式會議,「摸住杯底」審議草案。
莫乃光會後表示,由於議員普遍反對暑假休會期間開會,故相信要待9月底或10月才可重新召開會議,他對事件表示遺憾。
準時出席的議員包括莫乃光、衛生服務界李國麟及工黨張超雄,其餘12名委員當中,有5人事先表明未能出席,另有3人遲到,餘下4人則全程不見蹤影,包括委員會內的2名醫生梁家騮及公民黨郭家麒,還有民主黨胡志偉和工黨張國柱。
總計7名遲到或失約的議員,有6人屬泛民陣營。
梁家騮接受查詢時表示,每逢周二和周五早上,他都要在醫院為病人照大腸鏡,對流會感到無奈,承認議員有責任出席會議。公民黨郭家麒則自稱當時在其他地方與職員開會。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表示,立法會近月接連流會,公眾已對立法會產生負面觀感,「大家對流會已經習慣了」,認為今次事件不會引起公眾太大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