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日報: 紙老虎 歐巴馬讓戰火四起 國際局勢40年來最動盪 美全球霸主地位堪虞 半數民眾:中國將取代美國 世界第一 巴西總統:希望中國幫助建鐵路
Johnson Choi-1008 07/15 56635.0/1






世界日報: 紙老虎 歐巴馬讓戰火四起 國際局勢40年來最動盪 美全球霸主地位堪虞 半數民眾:中國將取代美國 世界第一 巴西總統:希望中國幫助建鐵路
不輕易動武政策受考驗
美國戰略家14日指出,目前的國際局勢是自1970年代末以來最動盪不安的時期,歐巴馬總統不輕易動武的外交政策受到嚴峻考驗,美國的全球影響力日益低落,變成共和黨參議員寇爾克口中的「紙老虎」。「華爾街日報」報導,過去一個月全球遍地烽火,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戰事再起、伊拉克遜尼派聖戰組織攻城略地、敘利亞內戰正熾、烏克蘭東部戰事升高、阿富汗爆發總統選舉危機,全球安全危機齊爆,讓歐巴馬焦頭爛額。不僅如此,美官員還擔憂本月伊朗核子談判恐破局,中國在東海和南海宣誓主權動作會更大。這些發展引起有關歐巴馬外交政策的激辯,他5月在西點軍校演說表示,他的外交政策仰賴美國的領導力,而不是軍隊部署。批評者說,歐巴馬的政策助長了現今各地的衝突。他自伊拉克和阿富汗撤軍、拒絕 積極介入敘利亞內戰,在面對中國、伊朗和俄國的侵略性外交政策時,又不願力挺美國在亞洲和歐洲的盟邦。
亞洲盟邦甚至懷疑,與中國的主權爭端若升高為軍事衝突,美國是否會遵守承諾,防禦日本、台灣和其他亞洲國家。
寇爾克說:「我認為我們的國家像個紙老虎,這將對我國造成長期傷害。」
歐巴馬2008年競選總統時表示,他的外交政策將有別於前任總統布希,他要結束美國在中東的戰事,並與美國的宿敵伊朗、敘利亞和俄國改善關係。他承諾要降低對美國軍事力量的依賴,強化外交和道德勸說。歐巴馬的支持者和批評者都同意,他大致遵守承諾,但批評者認為他矯枉過正,動搖了美國冷戰期間在中東和亞洲建立的國家安全架構,讓恐怖組織和競爭國家填補安全真空。不過,歐巴馬的幕僚也喊冤說,現今各地的危機有很多與2010年底開始的「阿拉伯之春」有關,而且歐巴馬政府努力解決各地的衝突,例如,美國和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已嚇阻普亭占領更多烏克蘭領土。
半數民眾:中國將取代美國 世界第一
丕優44國民調:習近平不具全球影響力
丕優(Pew)研究中心14日公布在全球44國的調查顯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目前還不具全球影響力,但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形象正面,尤其是在經濟領域,認為中國形象正面和負面的比重,分別占49%和32%。丕優的報告指出:「習近平迄今未能在全球展現強有力的正面形象,對他的負面看法仍高於正面,然而全球許多人對這位中國領導人仍不熟悉。」報告說,習近平上任後大力反腐,但也加大了對異議人士和維權活動分子的打壓。習近平只在中國國內的威信高,90%的中國民眾對他有信心。但因中國存在人權問題,美國人信任習近平的只占28%,他在日本的信任度更是低到6%。
在全球近5萬受訪民眾中,40%認為美國仍是全球超級大國,低於2008年的49%。認為中國是世界超級大國的比重,從2008年的19%升至31%。半數民眾認為,中國終將或已經取代美國,成為全球頭號超級大國,其中尤以歐洲七國的感覺最強烈。中國為擴大軟實力投資數十億元,在全球推廣中國文化和語言,試圖讓全球相信中國是和平崛起。中國在全球的正面形象要大於負面,因為全球多數國家讚賞中國的經濟增長,認為是對世界的貢獻。報告說:「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增長,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繫日益密切廣泛,使各國既對中國產生了正面印象,也引起與中國競爭的焦慮。但各受訪國民眾總體而言認為,中國的進步對他們有利。」不過,中國在美國人眼中的形象近年來下跌,在美國2011年的調查中,認為中國形象正面的還占 半數,但如今降到35%。在歐洲,英國是唯一認為中國的正面形象大於負面的國家。在中國近年來大力發展關係的德國,逾八成民眾認為中國不尊重個人自由。中國的鄰國對北京的擔憂最甚,即使是丕優公司在中國境內的調查也顯示,62%的中國民眾擔憂與鄰國的領土爭端可能引發武裝衝突。在亞洲11國的調查表明,半數以上的人對中國與鄰國的爭端將引發武裝衝突表示擔憂。最擔憂的是菲律賓,高達93%,其次是日本的85%、越南的84%和南韓的83%。
巴西總統:希望中國幫助建鐵路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此次訪問巴西,鐵路合作是最大亮點。巴西鐵路系統落後,近年推出逾萬公里鐵路建設計畫。巴西總統羅塞芙表示,希望中國能夠幫助巴西開展鐵路建設。中國官方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早前播放了對羅塞芙的專訪。她說,今年是中巴建交40周年,兩國正處於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階段,她說,「我們非常希望中國加入到巴西的鐵路建設項目中。我知道中國經歷了鐵路大發展時期,中國在鐵路建設上擁有成功的經驗和成熟的技術,我們希望中國能夠幫助巴西開展鐵路建設」。巴西駐中國大使雷昂接受廣州「南方都市報」訪問時透露,習近平將帶一份近20項雙邊協議的大禮,其中最大亮點是鐵路方面的合作。雷昂指出,中國建造鐵路經驗豐富,巴西也需要建造一個新的鐵路網。希望藉由商業合作,讓 中國公司與其他公司一起競爭。巴西前運輸部長帕索斯坦承,巴西的交通基礎設施仍維持在20年前水準,鐵路尤為落後。為改變現狀,當局將建設1萬1500公里、覆蓋全國的鐵路網絡。
台灣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陳一新指出,不管美國怎麼說,中國一向認為美國在實行對中國的圍堵政策。中國近來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習近平這次出訪拉美,也是在積極拉攏「商業上的朋友」。但他說,目前在國際、甚至東亞的主導權,中國仍然被美國牽制,也沒有較為堅定的國際戰略盟友。
針對習近平此次出訪,有學者指出,雖然中國近來經濟實力不斷增強,但不見得能反映到國際戰略實力層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