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 120 年 遼寧複製致遠艦 擬真戰畫 重現黃海一役 斥資3700萬 1:1 打造「海軍軍魂」預計9月完工 落腳丹東甲午海戰紀念館

Johnson Choi-1008  07/13   5718  
5.0/1 1 2 3 4 5

甲午戰爭 120 年 遼寧複製致遠艦 擬真戰畫 重現黃海一役 斥資3700萬 1:1 打造「海軍軍魂」預計9月完工 落腳丹東甲午海戰紀念館



今年是中日甲午戰爭120周年,遼寧省決定斥資3700萬元人民幣(約599萬美元)打造有中國海軍軍魂之稱的「致遠艦」全比例複製艦,10日在丹東港安放龍骨,預計9月完工,成為甲午海戰博物館長年展品。



擬真戰畫 重現黃海一役

1894年歲次甲午,中日兩國爆發戰爭,北洋艦隊在黃海被日本擊敗。清廷被迫割讓台澎,也激起清朝的變法維新與革命運動;日本則因獲得巨額賠款,國勢大振,走上軍國主義侵略之路。

100多年來,北洋艦隊飽遭抨擊「紀律廢弛」、「戰術錯誤」、「畏縮怯戰」的帽子。為替前人辯誣,台灣海軍上校退役的郭延平,近日自費出版專書「甲午海戰之CNA一八七一年班史詩」,希望當代讀者了解中國第一批受現代西式教育的海軍軍官,經歷的英烈與悲劇。郭延平解釋,CNA是海軍官校縮寫。黃海戰敗主因,是清廷在1881至1887年間,一連向英、德採購十艘戰艦,但此後直到戰爭爆發,不曾外購一艘新船。反之,日本一度震懾於北洋艦隊的威脅,隨即全力建軍,「幾年間的停滯,就差了一代」。一手建立北洋海軍的李鴻章很清楚,無力與日本一戰,但朝廷中卻充斥慷慨激昂的「清議」,堅持強硬到底,質疑李鴻章是漢奸。因此對李鴻章來說,甲午戰爭「一人敵一國」,北洋海軍則是「一校敵一國」。由於黃海海 戰沒有留下照片紀錄,郭延平與插畫家吳欲賢花了七年時間,考證雙方各艦的外型、裝備、塗裝、對戰陣式,以電腦完成上百幅畫作。郭延平表示,這是替百年前的老學長們,盡一分心力。











                



Font Size...
Font Family...
Font For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