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理發聲石老師工作室: 官不可點燈 民可以放火
Johnson Choi-1008 07/09 50824.5/32






為理發聲石老師工作室: 官不可點燈 民可以放火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民研計劃)於六月底調查港人對本港紀律部隊及駐港解放軍的滿意程度(民望),與前對比,各紀律部隊的民望普遍下跌,我們會形容這是社會(被訪者)逢政府必反,「泛反」情緒作祟。
警察,以至解放軍民望下跌,我們容易理解(見附表),但消防處、海關、入境處其實照理像以前一樣執勤,有此結果,或只能歸因於被訪者的「泛『反』」情緒——「凡屬於建制的都不是好東西」,以至逢政府必反。「一竹篙打一船人」思維方式並不太平衡,也嫌未夠深思熟慮。
今年六月下旬,民研計劃透過真實訪員以隨機抽樣方式,分兩階段進行五大紀律部隊滿意程調查,發現對比七個月前,各紀律部隊民望評分及滿意淨值都是下跌居多,但數字仍相當正面。論評分排名,五大香港紀律部隊中,消防處繼續排名第一;海關和入境事務處各上升一位,排名第二及第三;民眾安全服務隊(民安隊)再次進佔五大,排名第四;警務處繼續排名第五。
論絕對評分,五個紀律部隊的評分皆超過60分,當中三個超過70分,成績理想。論滿意淨值,消防處錄得正88%,是民望最高的紀律部隊;警務處則錄得正36%,是自97年7月以來的新低。另外,駐港解放軍的民望評分為62.5分,亦是自97年7月以來新低。紀律部隊的民望普遍下跌,當中以警隊跌幅較大,無疑是受到當前政治環境影響。
不過,我們質疑民研計劃的調查方法。連民望最高的消防處也下跌,想問最近既無重大火災或救援不力事故,民望下跌原因何在?耐人尋味。何況抽樣進行電話訪問,電話號碼首幾個數字是否已顯示了地區選擇?如是固網電話,肯回應的及其結果又會否傾向是某個階層或年齡層?如此結果,理由可能是紀律部隊都屬「建制」內,「與民為敵」,凡是屬於政府的,都是「奸」的。至於民安隊,感覺上屬於「民眾」,故能倖免。
有人擔心警察成為政府政治工具,但逆向思考,我們就不怕警察過於民粹,而成為反對派的政治工具嗎?今時官(政府)不可點燈(依法辦事),民(反對派)卻可以放火(有法不依),這是個講求法治和理性的社會應循的發展方向嗎?
即使以示威或任何社會運動來表達訴求,亦應依照當時當地的法規辦事。年輕時我們搞抗爭,亦是抱這宗旨——守法不阻街。當年我們為513保釣去美國領事館示威,會盡量避過電車路,繞道高等法院至舊中銀大廈。遇有玻璃櫥窗店舖路段,必有志願糾察維持秩序,叫的口號是:「嚴守秩序,提防破壞」。逾千人示威從沒出亂子,只因我們是表達訴求而不是破壞社會秩序。我們在行使公民權利之時,亦兼顧到社會其他人的權益。示威不守法,反指依法執法的警方不守法。如果警方放任示威者胡亂不守法,而致民望上升,這種民望是否不要也罷?
組織或參與抗爭行動,是要自動自覺,以不妨礙社會秩序為大前提。如要「脅迫」中央,是不是應要去「佔京」而不是「佔中」呢?
(本欄逢周一至五刊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