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曲方言描述下雨 最为传神的一个暡 颡】(作者:姚普俊)

齐速-101392  09/28   3639  
4.0/1 





暡 颡

垣曲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关中片或关中方言区外过渡带,单独成为一个较为弱小的语系,它既不完全服从于中原官话,也摆脱了古语的固定。因此垣曲话残留了古语中的某些发音也是极为正常的。
垣曲话中由于保留了某些古语的发音,使得垣曲话某些词语区别于其他地方方言。但是,垣曲话中的个别词语所展现的魅力,至今在其他语系中找不到替代的词语,它的描述非常丰富,给人的想象力是无限的。
比如,暡颡。
我们在描述天气下雨的时候,有很多词语,比如毛毛雨、比如小雨、比如零星小雨,比如倾盆大雨,但是这些词都不及垣曲话暡颡这个词展现的那样生动而细腻。
从字面看,一个是暡,发音weng;一个是颡,发音sang。合起来读做weng sang。暡是日光朦胧的意思,形容阴天或者非常潮湿的天气。颡是脑门儿的意思,引申为脑门儿可以感觉到的意思。两个词合并到一起,就是潮湿的阴天下雨,只有脑门才可以感觉到。
你想一想就感觉很美好,这个词是多么的精妙。
其实在垣曲话里面的注解才更为丰富。垣曲话“”暡颡“”的意思是:阴天、潮湿,雨丝有或者无,雨滴飘落的时候,只有脑门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你说是毛毛雨,就显得雨水的量多了,你说不下雨吧,它可是很零星地有。你既不能说是下雨,也不能说是不下雨,更不能说它是较大的雨滴落下。若有若无的一种境界,让人一下子就体会到了它的准确描述以及形态展现。
垣曲话有很多词汇是颇为传神和充满魅力的。


附 垣曲地名来由以及变革历史:
垣曲历史沿革 商、周为“亘方”,侯国地。春秋属晋国。战国属魏,称王垣。秦置垣县,属河东郡, 西汉因之。
东汉、三国、西晋均称东垣,属河东郡。北魏黄兴四年(470)改为白水县,属邵 上郡(治今古城)。
孝昌年间撤邵上郡,于阳壶(今古城镇东滩与东寨一带)建邵郡,白水 县分设为白水、青廉二县属之。
西魏大统三年(537),改邵郡为邵州,白水县改为亳城县, 与青廉县属邵州。北周另置蒲原县。
隋大业初,废邵州,亳城、青廉和蒲原县合为垣县,属绛郡。
义宁元年(617),在今古城镇置邵原郡,垣县分设为垣县、青廉、亳城三县属之。
唐武德元年(618)属邵州(原邵原郡),次年置长泉县,旋废。
武德五年(622)撤亳城县入 垣县。
贞观元年(627)省青廉县入垣县。
龙朔二年(622)属洛州,乾封二年(667)还属绛 州。
天授二年(691)又属洛州。长安二年(702)再属绛州。贞元三年(787)改属陕州。
元 和三年(808)又属绛州。五代相袭。
北宋年间,取“周围皆山,如垣之曲”之意,改名垣曲县,县治在今古城镇,属绛州。金兴定四年(1220)改属翼州。元复属绛州。
至元三年 1266 , 撤销垣曲县并入绛县。
十三年(1276),垣曲军民裴珍、吕忠信、杨林、鲁彬、刘让 5 人, 赴京祈请复制,十六年(1729)恢复垣曲县。明因元制。
清雍正二年(1724)属解州,七年 (1729)属绛州。
民国三年(1914)属河东道,后废道直属于省。
民国二十六年(1937)属 山西省第七行政公署。
民国三十一年(1942)8 月垣曲县人民抗日政府成立后,属太岳行署 第四专署。次年,县西南片与闻喜上、下横榆、石门和夏县温峪、嘉桑等地联合成立垣南县。
民国三十四年(1945)春,改垣南县为康杰县,同年底撤销,其辖区分还垣曲、闻喜、夏县。
民国三十六年(1947)河南省王屋县第二区划归垣曲县。1950年属运城专区。1954年属晋南 专区。1959年县治迁刘张。1972年至今属运城地区行政公署。







姚普俊,男,1967年生,垣曲古城人。笔名“我欲挣缚去”、“梅神弄清雪”等,喜好文学写作以及摄影。垣曲县作家协会员,垣曲县摄影家协会会员。活跃于网络,曾经担任人民网人民聊吧管理员、百讯网文学版主、百度垣曲人家吧主、百度魅力垣曲吧吧主、垣曲论坛版主。在中国作家网、中国散文网、中国文学网、百度贴吧、垣曲文学期刊《舜乡》刊登部分文学作品,其中,作品《麦香》、《缠绵的秋雨》、《一叶秋落》、《清蒸月亮》、《秋游紫云寺》、《远行的桂花树》、《北方的梅》、《复活的亳清河》等获得管理员推荐。在人民网图说中国、山西图片网、新浪网博客、百度贴吧有一定数量摄影作品发布。目前,致力于微信公众号垣曲人家工作室的编辑工作,从事魅力垣曲的网络宣传和推广。

文字:姚普俊 图片:网 络 编辑:姚普俊
出品:中国--垣曲人家&齐速微动博

分享快乐邮箱:2598373043@qq.com





公众号战略伙伴联盟【垣曲人家】:



文字:姚普俊 图片:网 络 编辑:姚普俊
出品:中国垣&齐速微动博

温馨提示:关爱留守儿童,就是关注我们的文明与未来!

2016-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