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41《僧事百講》奉持五戒 @妙法蓮華社


心緣-100180  08/18   12637  
4.0/1 





  受過五戒的人對於一花、一草、一木、大地山河,都要能愛護它們、保護它們。要讓這個世界上,人類所共同擁有的資源都能平衡發展、讓大家平均所有,這樣的受戒、持戒,功德就很大了。

   皈依三寶是學佛的入門,受持戒律,則是信仰的實踐。佛教徒皈依三寶之後,應該進一步發心求受五戒。五戒雖然分別有五條戒法,其根本精神,卻只有一個不侵犯,不侵犯進而尊重他人,就能得到自由。   五戒是佛教的根本大戒,不論出家、在家,所有的戒律皆依五戒為根本。然而一般人學佛,對五戒仍存有一些疑惑,諸如:佛教徒皈依三寶,為什麼還要受持五戒?受戒是消極的嗎?受戒有什麼利益?受了戒,犯戒怎麼辦?佛教的戒律與世間的法律有什麼不同?從事賣酒或殺生等戒法裡不允許的職業,還可以受戒嗎?戒也有方便嗎?在這個講次中,針對五戒的內容、精神,以及一般人容易產生誤解的相關問題提出釋疑。 

 問(1):佛教為什麼要制定五戒,它有什麼重要性嗎? 

答:五戒即戒殺生、戒偷盜、戒邪淫、戒妄語、戒飲酒,其中的飲酒戒,還包括吸毒、服用毒品。這五條戒稱「根本戒」,違犯五戒是非常嚴重的過失,因為它完全是侵略性,實際上就是侵犯他人的自由。

   殺生,是侵犯人的生命;偷盜,侵犯人的財物;邪淫,侵犯人的身體、名節;妄語,侵犯人的信用、名譽;喝酒、吸毒,侵犯自己的健康,也侵犯自己的智慧,甚至糊裡糊塗的情況下又去侵犯別人。所以在這個世間上,要大家自由,必須人人求受五戒。

   五戒的罪過為什麼那麼嚴重,一定要禁止人不可違犯五戒?

   第一、不殺生,因為生命很可貴。上天有好生之德,世間上最寶貴的是生命,每一個人、每一個動物,樹木花草,都有它的生命。我們把生命斬斷,不讓它生存,這是很殘忍的,所以殺生的罪過很嚴重。你吃不吃素都不要緊,即使是吃葷,但你不能殺生,這是佛教嚴格戒除的。   第二、不偷盜,如貪污、搶劫、竊取、侵佔、吞沒寄存等,都是將別人的財富挪為己用,這是不公平的,所以不能侵犯他人所擁有的財富。

   第三、不邪淫,指的是不可隨便侵犯別人的身體。除了夫妻之外的非法行淫,詳細來說,強暴、非禮、妨礙風化、性騷擾等,都是犯了邪淫的罪過。

   第四、不妄語,這裡的妄語,不是佛教所謂的「方便妄語」,妄語有時候是善意的。可是惡意的說謊,如見到的,他說沒有見到;不是的,他說是,這一字之差、一句之錯的妄語說下來,後面都亂了章程。五戒裡的妄語,主要是指大妄語。例如社會上有偽造博士證書、碩士證書,在佛教裡的大妄語,就是自己未證果,他說證果了;未開悟,他說開悟了;未有神通,卻說得到神通了,說這些妄語的用意,無非是妄求他人的尊敬、供養,這些欺騙都屬於重罪。

   第五、不飲酒,酒醉後容易出車禍、酒後亂言,甚至飲酒誤國、誤事,現代的人士,縱使不能與酒完全脫離關係,至少要做到不敬酒、不勸酒、不醉酒、不酗酒。

   真正的不飲酒戒,不只是吃酒這件事,實際上還有「不吸毒」。因為「毒」就包括了「酒」,甚至毒品比酒的危害更大。因為人吸了毒,精神萎靡不振,就不肯工作、不思上進,導致傾家蕩產,很多邪惡的罪事因此發生。現在世界各國對於販賣毒品、吸毒,都是處以最重的刑罰。

   一個人吸毒,會把自己的金錢吃了;把名譽、健康也吃了,到最後,一個家庭的名聲都被破壞,什麼都沒有了,所以要受五戒。

   當然,有人擔心受戒怕會犯戒,難道不受戒就可以犯戒嗎?不如受了戒還有慚愧心,肯得懺悔「我錯了」、「我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這比不受戒而不知懺悔好一些。

   受五戒是做人的根本,是倫理的基本德目,是了生脫死的正因,違犯五戒不但是佛教所禁止,也不為國家法律所允許。如果人人都能奉持五戒,就是好好的做人,自然能締造一個祥和歡喜的國家社會。 

 問(2):五戒的「戒」,有什麼特別意義嗎? 

答:戒,即戒除、禁止,警誡我們不可以做的事;佛所制定的戒,就是「戒法」。

   戒,有禁止的意思,不管是戒體、戒相、戒的意義或戒的名稱,總之,是警誡人不可以違犯。犯了以後,就違反了戒的意義、戒的理體、戒的道理。說到做人,一個人像不像個人,就看他能不能持守五戒。

   比方說五戒中的不殺生戒,要我們不可以殺生,不可以傷害人的生命;不偷盜,不可以偷盜,竊取、侵佔貪污他人的財物;不邪淫,不可以侵犯他人的身體名譽;不妄語,即不可以妄說他人的是非;不飲酒,舉凡讓人吃了會迷亂心志、會讓人做出胡亂作為的東西,都不可以隨便亂吃。

   「戒」表面上是禁止,根本精神卻是「自由」,受戒的人不會侵犯別人,只要管好自己,就不會觸犯國法,自然不受法律制裁、約束,就可以得到自由的生活。 

 問(3):講到戒,聽起來都是「不可以、不可以」,似乎很消極,是否「戒」真的是消極的,或者也有積極的一面呢? 

答:一般人認為受戒以後,在生活裡處處都是「這樣不行、那樣不能」,不是很消極嗎?其實受戒是積極的。

   雖然「戒」一開始都是禁止,要求「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但還要進一步提升,例如不殺生,還要護生、救生,甚至放生;即使放生也還不夠,要「放人」,就是要你從現在起,必須對人慈悲,對貧苦者施予救濟。

   當今舉世的潮流,無不講求環保、生態,受過五戒的人對於一花、一草、一木、大地山河,都要能愛護、保護,要讓人類共同擁有的資源都能平衡發展、讓大家平均所有,這樣的受戒、持戒,功德就很大了。

   此外,對個人來說,不殺生而護生,自然能獲得健康長壽;不偷盜而行布施,自然能發財、享受富貴;不邪淫而尊重他人的名節,自然能家庭和諧美滿;不妄語而給人讚美,自然能獲得善名美譽;不飲酒而遠離毒品的誘惑,自然身體健康,智慧清明,所以戒不只是消極的防非止惡,更是積極的為善、利生。 

 問(4):要受五戒之前,是不是一定要皈依三寶? 

答:受持五戒之前,要先皈依三寶,因為皈依三寶是信仰的第一步,是成為佛教徒、開始學佛的第一課,信仰以後的第二課,就是受持五戒。

   五戒,是做人的一個目標、一個規律,就如火車行駛在軌道上,就不會偏離方向、出軌;汽車在高速公路、馬路上行走,要遵守交通規則,不可任意超越斑馬線,不可超車、行駛到對方的路線,一旦違犯交通規則,就容易出車禍。

   皈依三寶是信仰的入門,之後再受持五戒,就是信仰的進一步實踐。 

 問(5):在佛教的教義上,有沒有規定皈依三寶之後一定要受五戒?

 答:在佛教裡,並沒有說皈依三寶之後,一定要受持五戒。但是一個人皈依三寶,不進一步求受五戒很可惜。殊不知今天被收押在牢獄,失去自由的罪犯,就是違犯了五戒,諸如傷害、殺人、竊盜、搶劫、邪淫、重婚、妨礙家庭、強暴、妄語、說謊、造謠、做偽證、飲酒鬧事等等,這些都是對他人造成傷害而犯下的刑事案,必須受到監禁。所以,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好人,除了皈依三寶,還要奉持五戒,自己的行為才能更正確。 

 問(6):受持五戒有什麼功德嗎? 

答:戒是自由的。一個人受戒、持戒就不會違犯過失,能獲得自由,不會遭受其他傷害,那就是功德。例如不殺生而護生,不偷盜而能施捨,不邪淫而能給人尊重,不妄語而說實話、讚美他人,不吸毒而吃正當的東西,就能維持自己的健康,因此能夠奉持五戒,就是做人最好的功德。 

 問(7):五戒裡的第一條是「殺生戒」。我們到漁村弘法布教,大多數居民都是捕魚維生,然而佛教勸人不殺生,因此他們不敢,也沒有辦法信仰佛教,這時候該怎麼辦呢? 

答:這樣的觀念是「破見」。破戒還可以懺悔、補救,他知道殺生不對、不正業,自己承認有罪過,這個罪比較輕微,但不能「破見」,認為捕魚是理所當然的、應該捕魚,這樣的罪就重一點。

   基本上,現在的社會有很多過分的殺業,都是喪失道德,有違天性、有損陰德,如果不得已必須以捕魚、屠宰為職業,即使是殺生,但是心裡沒有殺心,是不得已而殺,就如過去民間有一部小說《王氏女對金剛》,王氏女的丈夫是屠宰業,每天她不能不幫丈夫殺豬、拔豬毛,但她是佛教徒,每天誦念《金剛經》。她往生後到閻羅王面前,告訴閻羅王:「我會誦《金剛經》、我也是有慈悲心的。」閻羅王念在她是個佛教徒,還有一念善心,於是減輕罪業。因此縱然是不得已而殺生,也不要有殺心,懂得慚愧還是能減少罪過。 

 問(8):五戒的第二條是「偷盜戒」。事實上,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經常看到順手牽羊的情形,能否告誡我們應如何防範盜戒?

 答:過去兵荒馬亂的時代,沒有東西可吃,兩個逃難的人走進一片果園,其中一個正要摘取樹上的水果來吃,另一個人馬上阻止他:「不能啊,這是有主的東西,我不能吃。」

   那個人說:「你不吃會餓死,現在到處兵荒馬亂,哪有什麼主人呢?主人都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

   這個有道德的人說:「這一棵樹有沒有主人,我不知道,難道我自己心裡沒有主嗎?」

   所以自己要做自己的主人,能與不能,心裡有一個標準,但有的人自己不知道,這就是沒有標準。

   過去有一位父親,因為兒子在學校偷了別人的原子筆,老師請家長到學校來談話,希望家長能配合學校共同教育孩子。當父親聽到老師的敘述,就給兒子一個耳光,說:「豈有此理!你怎麼可以在學校裡偷人家的原子筆呢?假如你要,爸爸可以從辦公室拿給你啊!」難道這個父親的作法就不犯法了嗎?人,往往犯了法,自己也不知道,這裡的「盜」,就是非法而取,所以盜戒很難持守。

   公共的財產,就如天冷了,可以去曬太陽;天氣很熱,可以出去吹涼風,其他像空氣是共有的,公園、公路是共有的,大家都可以在上面行走。但是私人財產,如在西方國家,如果誤闖入別人的庭院、跨越私人的籬笆,主人為了防衛可以一槍把他打死,這並不犯法。為什麼?你侵犯到私人地帶,更何況侵犯到他的生命、財產,這是不可以的。

   所以要隨時留意不侵犯人的生命、財產,慢慢養成自己的道德心、做人的人格,自然不會受到法律的制裁、約束,也不會去侵犯別人。 

 問(9):五戒裡的「不妄語戒」,即不可說謊。曾經有信徒經營商業,他認為做生意如果實話實說,東西根本賣不出去,這時候該怎麼辦? 

答:過去有一位賣布的信徒來找我,他說:「師父,我要受五戒,但是五戒裡有一個不妄語,我做不到。」

   我問他為什麼?他說:「我是賣布的,凡是來買布的人都會問我:『這個布多少錢一尺?』我說:『三塊錢一尺。』他又問:『它褪色不褪色?』當然我知道會褪色,但是說出來他就不買了,我只好告訴他『不褪色』。我要做生意,就必須說謊騙他,騙他才能賺錢,所以不妄語這一條戒我不受。」

   我告訴他:「這一條戒你還是要受,以後他問你『多少錢一尺?』你一樣可以告訴他:『三塊錢一尺!』他再問:『褪色不褪色?』你說:『褪色,你要不褪色嗎?我這裡還有一塊布,是八塊錢一尺。』褪色不褪色,他不知道,一等價錢一等貨,如果你有信用,誠實的告訴他,你的生意會更好。」

   他聽了我的話,沒幾年後,我再看到他時,他的生意已經從一個小店舖擴展到蓋大樓了。為什麼?因為他有信用,大家都要去買他的布。所以受戒的利益太多了。

   又如「邪淫戒」,道教「三茅祖師」裡有三兄弟要去學道,走了一段路,天黑了,附近沒有旅店,於是想投宿旁邊的一戶人家。應門的婦女說:「對不起,我先生剛剛去世,我有五個兒女,家裡沒有男人,不方便招呼你們住下。」

   老大、老二一聽,這裡不能住,轉身準備要走。老三猶豫了一下,說:「我願意住下來。」老大、老二以為老三退心了,心裡瞧不起這個弟弟,兩個人就離開了。老三留下來為這一家人服務,帶孩子、治家,把孩子養大。慢慢的,這位婦人對他日久生情,說:「我的丈夫也死了,我們就結為夫妻吧。」

   老三回答道:「不能,你應該替丈夫守孝三年,以後再說。」   婦人覺得有理,守了三年以後,就告訴他:「好了,我們結婚吧。」

   老三說:「這樣跟你結婚,我於心不安,對不起你丈夫,也讓我來替他守孝三年。」

   婦人聽了覺得很好,認為這個人有道德觀念,於是又守三年。就這樣過了六年,婦人說:「我們可以結婚了。」

   老三又說:「唉,總之對你的丈夫還是感到虧欠,我們兩個人再為你的丈夫守孝守三年,以後就無愧於心了。」

   這個婦人本來是感謝他為這個家辛苦,願意以身相許,既然老三有這個想法,當然自己也求之不得。過了九年,小兒小女都長大、立足於社會,於是老三收拾好包袱,向他們一家道別,他要去修行學道。

   道教供奉三尊神像,中間的那一尊年紀很輕,旁邊兩尊都有鬍鬚,為什麼年輕的反而坐在中間呢?這位就是老三,因為他的道行很高。   受戒,不只是名義上的受戒,在真正的美色之前、置身於污泥裡,都能像蓮花「出污泥而不染」,這是非常重要的。 

 問(10):對於五戒中的「飲酒戒」,有人認為喝酒是個人的事,並不會侵犯他人;甚至在社會上工作、談生意難免要喝酒,酒戒不容易持就不想受戒了? 

答:不必為自己找藉口:為了談生意、為了交際要喝酒,當你在喝酒時,有想到喝酒的後果嗎?不過佛法也通情達理。在原始佛教裡,為了治病或特殊原因需要喝酒,可以在大眾中稟白,得到大眾認可後,仍可以得到准許;然而五戒裡的殺、盜、淫、妄就比較嚴重,那是四根本大戒。

   至於飲酒戒,還包括一切的毒品。如果是飲酒,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只是少量的,不酗酒、不醉酒、不藉酒裝瘋、不勸酒,在佛法裡是有這樣的方便。 

 問(11):有的人有心受五戒,礙於家裡從事屠宰業、販賣打獵用具或賣酒等事業,是否不適合受戒? 

答:雖然他的謀生方式不當,不過還是受戒好。為什麼呢?雖然破戒,但不能「破見」,我的見解上認定這是不能做的,現在不得已,我可以慢慢改行,還是要受戒。

   總之,不依正當的謀生方式如開屠宰場、獵具行、賭場、賣酒、淫業、開舞廳,甚至集眾搶劫等,做出很多非法、法律所不准許或嚴重虧損道德的行為,都是不可以的。即使你做了,法律沒有制裁你,自己的良心、世間的常理也不會容許你的。

   受五戒不是吃素,受過五戒一樣可以吃葷,只要求不要殺生,這已經給予很大的通融。我認為人活在世間上要學習做人,最起碼要能受五戒。 

 問(12):抽菸算是犯戒嗎? 

答:戒律裡雖然沒有規定不能抽菸,但菸屬於刺激品,菸酒是同一類,吃菸與喝酒是一樣的,所以我認為抽菸也會對人造成侵犯。

   抽菸會讓人不歡喜親近他、不和他講話。如坐飛機時和抽菸的人同座,真是活受罪;到了哪個抽菸的人家,還沒有走近他,就聞到滿身的菸味難聞。抽菸雖然不一定會侵害他人,但是小小的傷害都是難免的,對自己也有傷害,例如現在很多疾病如肺病、癌症,都是因為抽菸過度;而飲酒、酗酒,會引發酒後亂言、酒後亂行,都是很危險的。

   一個人如果可以戒除菸酒,把種種的惡習、壞習慣戒除,沒有這許多惡習慣,做人正正當當,就是「坐在船頭穩,何怕浪來顛?」佛教講求道德圓滿,尤其我們人間佛教倡導做人,若想要家庭幸福美滿,就要受五戒。丈夫鼓勵太太受戒,太太鼓勵丈夫受五戒,大家受五戒,彼此尊重、彼此放心,一家和樂,何樂而不為呢? 

 問(13):前面提到了五條戒裡,有時不得已,其中一條、兩條沒辦法受持,可以少分受持嗎? 

答:可以,但不完整,還有缺陷。佛教對於受不受五戒,並不會勉強你全部都要受。受過五戒的男眾居士,稱「滿分優婆塞」,女士則稱「滿分優婆夷」,優婆塞、優婆夷是印度話,為親近佛法、大德學習的意思,表示他已經有老師依止學習。因此滿分優婆塞、滿分優婆夷,就是受持五戒的佛弟子。

   如果五戒中有哪一條戒不能受,只能受四條,也可以受四戒,稱多分優婆塞(優婆夷);如果受三條戒,就是半分優婆塞(優婆夷);受兩條戒,為少分優婆塞(優婆夷);受一條戒,就叫一分優婆塞(優婆夷),要受幾條戒,可依自己的情況而定,這是自由的,但有受戒總比不受戒來得好。 

 問(14):如果不小心犯戒了,這時候應該怎麼辦? 

答:受了戒犯戒,可以懺悔,如果再犯,經過不斷的懺悔還是能滅罪。就如衣服上沾染髒的東西,用懺悔的法水,就可以把它洗乾淨;有罪業,經過懺悔,還是能恢復清淨。

   因此受戒不怕犯戒,只怕不懺悔。一個人受了戒,要他不犯戒是不容易的,但是犯了戒不能不懺悔。 

 問(15):有的人認為受戒以後萬一犯戒會很麻煩,不如不受戒就不會犯戒了? 

答:有人認為受戒難免會犯戒,不受戒就不必擔心犯戒,這是錯誤的想法。事實上,不受戒,就可以殺人嗎?不受戒,就可以偷東西、非禮、造謠嗎?不受戒,就可以放任自己的身心迷亂、胡作非為,不受法律的制裁嗎?所以不要等到違犯過失,讓法律來制裁時就已經為時已晚。不如受持五戒,先在自己的心理上建立防非止惡的觀念,自然不容易犯過。縱使犯戒,因為有慚愧心,懂得懺悔,還是有得度的機會。

   不過受了戒,基本上要想犯戒也不容易。因為戒有輕重,一種是極重戒,稱「波羅夷」,還有一種輕垢戒,稱「突吉羅」。「波羅夷」有「不可救」的意思,就是「棄戒」,以殺生來說,殺人才會構成「波羅夷」罪,這是不通懺悔的,並不容易違犯。日常生活中不小心殺死蚊蟲、蟑螂、老鼠,是犯「突吉羅」,屬於「惡作」,雖然一樣有罪,但是他有慚愧心,可以透過懺悔、認錯得到補救,罪過會減輕。

   偷盜,也有分輕重。犯「波羅夷」重戒,指偷竊貴重的、價值多少以上的物品為重罪;如果沒有得到主人允許就擅自取用,就是「不予而取」,哪怕只是吃了一個水果、摘了一朵花、用了一張紙,也是行為不當,一樣是犯盜戒,但偷盜還是可以透過懺悔、認錯減輕罪業。

   邪淫,只要是夫妻正常關係以外的感情生活,造成家庭不幸、社會混亂者皆屬之。在家男女正常戀愛、結婚,有的人離婚再去結婚,只要不違背法律,都是佛法上准許的感情生活。如果有一方不願意,或者婚外情,非時、非地、非禮、非對象的關係,都是不合法,這就是邪淫。

   妄語有惡口、兩舌、綺語、說謊。所謂的妄語是「見言不見,不見言見」;是的說非,非的說是;惡意的造謠生事,搬弄是非,毀謗他人名譽;或者讓聽者做出錯誤判斷,蒙受損失;或謊稱自己開悟、證果、有了神通,這都是很嚴重的過失。

   如果有人問你「吃過了嗎?」我怕為對方帶來麻煩,說「吃過了!」這是善意的方便妄語,就不算犯戒。基本上,所受持的是「大妄語」戒,一般人並不容易犯。

   凡是吃了對我們不利、對健康不利、對我們正常的智慧無益的毒品與酒,都屬於五戒裡的「不飲酒戒」。尤其喝酒,不要認為喝酒沒有什麼嚴重的罪過,過去有一個人想喝酒,沒有下酒菜,看到隔壁的老母雞咕咕叫著,就把牠偷來殺了當下酒菜,於是接連犯了「偷盜」、「殺生」戒。女主人回來問起,他謊稱沒看到雞,犯「妄語」戒。這時候自己吃得醉醺醺的,酒後亂性就非禮了女人,這又犯「邪淫」。所以為了吃酒,殺、盜、淫、妄,五條戒一舉全犯了,造成嚴重的罪過。

   其實,人人都可以過正常的人生,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吸菸,哪裡容易戒除呢?但現在全世界的公共場所都規定禁菸,大家就一定要遵守。所以世間慢慢的進步,人類的生活品質也隨之提升,戒律,確實能美化我們的人生。 

 問(16):談到「破戒」與「破見」,兩者相較之下,哪一個比較嚴重呢? 

答:佛教講究自治修身,尊重他人。自己的行為舉止合乎善惡因果,就是持戒,即使破戒,還可以藉由發露懺悔、積善結緣來化解,將功贖罪。一旦沒有因果觀念、思想上產生錯誤的見解、邪見,就是「破見」,破見則無可救藥,萬劫不復。因此「破戒」與「破見」,當然是「破見」嚴重。   所謂「破戒」,例如吃肉、喝酒,心裡還會感到慚愧,自己還很歡喜吃肉、飲酒,一時之間無法戒除,即使犯戒了,罪過也會輕一點。破見的人會認為「吃肉有什麼了不起?」、「吃肉有什麼罪過?」「吃酒有什麼要緊?」「喝酒有什麼罪過?」這是見解上的愚痴、破壞佛法正見,這就很嚴重了。 

 問(17):佛教的五戒跟儒家的「五常」,彼此有關係嗎? 答:儒家有所謂的「三綱五常」,「三綱」指的是天、地、人,「五常」即仁、義、 禮、智、信,都是教我們要把人做好。

   如果將佛教的「五戒」與儒家的「五常」相互對照,即:不殺生曰仁,不偷盜曰義,不邪淫曰禮,不妄語曰信,不吸毒曰智,可以讓我們智慧清明。五戒的殺、盜、淫、妄、酒,相當於「五常」的仁、義、禮、智、信;儒家以做人為本,佛教是依五戒作為做人的根本,兩者有共通之處。

   只是儒家的五常僅止於勉人律己,而佛教的五戒,則從消極的持守不犯,進而到積極的尊重利他,根本精神就是尊重他人的自由。五戒是真正的利他,是淨化人心的良藥。一人受持,一人得益;萬人受持,萬人得益。如果全國人民共同受持五戒,就如同人人都奉行三綱五常,則和諧社會的建設,必然是指日可待。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妙法蓮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