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37《僧事百講》三衣鉢具 @妙法蓮華社


心緣-100180  07/14   14689  
4.0/1 





  出家人必須具備三衣、缽、具,倘若沒有,就表示你還沒有受戒;受過戒,必定擁有三衣、缽、具。   除了三衣以外,還有缽、具。也是出家人必備的僧物。

   三衣缽具是出家人資生辦道之具,更是受戒時不可或缺的僧物。因此,過去叢林寺院接受雲水僧前來掛單,必先檢視其衣單是否俱全。

   三衣缽具對出家人而言,既是如此意義重大,身為出家人,就不能不去解、認識。本講次,就「三衣缽具」的名稱、意義、種類及用途等作廣泛的介紹,並從古代出家人擁有的「頭陀十八物」,論及現今出家人可擁有的物品及使用的態度,好讓現代的出家人,在富足的社會裡,一樣能過著淡泊少欲的出世生活。


 問(1):首先請教什麼叫作「三衣」? 

答:是否為一個出家人,第一個考驗,就是看你有沒有戒牒。再者,出家人必須具備三衣、缽、具,倘若沒有,就表示你還沒有受戒;受過戒,必定擁有三衣、缽、具。 

  三衣,就是五條衣、七條衣、九條衣等三種袈裟。五條衣,梵語叫作「安陀會」,用五條布做成,為出家人平時所穿,也就是工作服、作務衣,或是就寢時所穿的衣物。 

  七條衣,梵語叫作「鬱多羅僧」,用七條布做成,為出家人禮誦、聽經、布薩等活動時所穿。   九條衣,梵語「僧伽梨」,是由九至二十五條布片縫製而成,一般是在比較隆重的儀式時穿著,如主持大法會、陞座說法、與國家元首見面時。 

  這三種衣是出家人需具備的,缺一不可。由於三衣要經常替換使用,所以它們就像現在人所穿的外衣、內衣。 

  除了三衣以外,還要有缽。缽是原始佛教時期,出家人外出托缽乞食所需具備的食器。只是佛教漸漸傳到世界各地之後,由於氣候、風俗習慣等差異,外出托缽已不是必然需要的事了。但是吃缽飯的規矩、禮儀,還是有必要予以保存,這有佛弟子遵循佛陀教法而行的精神意義。

   具也是出家人必備的僧物。有時候出家人行腳、參學,隨時隨地要坐下來休息,就可以把它墊在地上,稱為「坐具」。或者睡覺時,當作地毯,鋪在地上,叫作「臥具」。這在印度等熱帶地區,是必備的物品,但是在寒帶地區,坐具鋪在地上,雖也不是沒有作用,不過現在多已作為佛教的莊嚴具。像是出家人在佛前拈香時,都會把具往上一舉,齊眉問訊。

   有的人認為這是坐臥具,不適宜作為禮拜之用,其實,這已不是適當或不適當的問題,而是公眾一致認為它是出家人必備的物品。在殿堂持具,向佛祖報到,就表示出家人所應有的,一切都具有了,可以讓佛陀放心了。這層意義是很重要的。 


 問(2):為什麼三衣又叫作「福田衣」、「百衲衣」呢? 

答:「福田衣」是袈裟的別稱。無論五衣、七衣或九衣,都由一塊一塊的布連接而成,就好像一塊一塊的田地。這是阿難尊者奉佛陀指導,模擬水田的阡陌形狀來縫製的。出家人披上福田衣,就可作為世間的福田,能讓眾生求福求慧,增進道德,增上人格,增加信心。 

  袈裟是由許多的碎布補綴而成,又稱為「百衲衣」;衲有縫補、補綴的意思。佛陀當初制戒,規定出家人的衣服應該以世間人所遺棄的碎布縫製,由於穿著衲衣的緣故,有時出家人會自稱「衲僧」或「老衲」。

   出家人不注重穿著上的美觀,往往衣服破了,只是用一塊布補上去就了事。過去的時代,物質艱難,用布不全,東找一塊,西找一塊來拼湊也是常事。 

  不過,現代科技發達、物質豐富了,找一塊布並不難,在穿用上也不是什麼難事。只是為了紀念「百衲衣」的意義,所以出家人所穿的袈裟,還是一針一線、一塊一塊縫製,以表示遵守佛陀所訂定的制度。

   無論如何,袈裟的寶貴,不在於它的精緻、粗劣,而是代表出家人光大佛教、普度眾生的責任。


 問(3):三衣的制式有什麼樣的原因與用意? 

答:三衣是由長短不一的布割截縫製而成。一塊一塊,又小又碎的布,做為別的用途並不方便,且與一般世俗的衣服不一樣,要想拿去縫製,也不適合。因此能防止盜賊偷竊。又袈裟是以壞色染成,能令人不起貪愛之心,遠離煩惱。

   所以,袈裟是很神聖、寶貴的法衣,出家人應該頂戴受持。


 問(4):三衣的顏色有多種,譬如有咖啡色、有黃色、有紅色,甚至於有的袈裟上繡有許多佛像,這種種有什麼差別嗎? 

答:時代在發展,時間一久,花樣就越多。早期的袈裟本來是黃色的,黃色,是原始佛教僧服的顏色,像是已經圓寂的慈航菩薩就曾努力推行過黃色,因而有「黃衣僧」、「黃和尚」之稱,但是只有少數出家人穿著黃色僧衣,始終未能普遍。

   過去,黃顏色不容易染得統一。後來慢慢演變成這個人是咖啡色的、那個人是淡紅色的,五顏六色都出來了。 

  漸漸地,有做大住持的人,因為地位崇高,所穿著的法衣,也與一般人不一樣,猶如龍袍般的特殊,袈裟上的每一個方格,都繡有一尊佛像,表示身上都被佛菩薩所包圍,稱為「萬佛袈裟」。 

  現在有的人在誦經作佛事時,穿著「水紅衣」。諸如此類的原因,袈裟逐漸變了樣子。這並不代表什麼特殊意義,只是因為佛法流傳已久。畢竟時代在轉變,世事一切無常,三衣的顏色也在改變。唯一不變的是,袈裟為佛教專有的服飾,是出家人的標誌之一。 


 問(5):另有一種紫色的袈裟,又是如何演變而成的呢?

 答:佛制原本不准許用紫色、紅色製作僧服,只是中國自古以來,朝廷就准許高官穿著紫、紅色朝服,並且設立朱、紫、綠、黑、黃等綬絛,來區別官位的高低,歷代皇帝仿照官服,有時賜給出家人衣單,才有了紫袈裟的披著。

   例如唐代的武則天,拜華嚴宗三祖賢首國師、四祖清涼國師為老師時,都送給他們一件紫袈裟。紫色袈裟是由皇帝所御賜的,受贈的高僧大德們總不能因為顏色有違佛制而予以拒絕,只有接受下來。

   五代、北宋以後,賜紫袈裟的情況就放寬了,凡是從事譯經工作的外國三藏,或者肩負外交使命來朝的僧人,都會贈予紫袈裟。甚至在宋代,皇帝過生日的時候,也都會召請天下出家人來朝,受經律論三學比試,全數通過的人,就會賜予紫袈裟。不過,此舉由於逐漸濫用而廢止,改由從親王、宰臣或者地方長官推薦者中選出,再由門下授予准許披著紫袈裟的證明文件。

   總而言之,雖然紫色袈裟是皇帝頒賜,比紅色袈裟更為寶貴,但是在佛法裡,一般還是以樸素、簡單、一色最好。 


 問(6):出家人披搭袈裟的時候,為什麼都要「偏袒右肩」?

 答:在印度,披搭袈裟,之所以要露出右肩,一者是因為一般人都是用右手做事,披搭袈裟時,右邊膀子露在外面,做起事來也就會比較方便。二者是替師父做事時,能有莊重的儀表,以表示恭敬。

   佛教東傳後,由於氣候嚴寒,且袒肩露臂不合禮儀,才象徵性地在禮拜佛菩薩時,模仿印度這種「偏袒右肩」的風俗。

   另外,「偏袒右肩」是覆蓋左肩,袒露右肩。在意義上,前者代表隱覆的修行、佛法的密行,後者表示坦露的修行,要隨眾、隨俗、隨社會的需要,而給予濟度。


 問(7):在佛門裡,有一句話說:「未著袈裟嫌事多,著了袈裟事更繁。」這是說明什麼呢?

 答:世俗人間與佛教寺院,牆裡牆外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一般人看佛教寺院裡的出家人,以為不問世事,終日伴著青燈古佛,多舒服、多安閒、多自在,卻不知出家人的一日生活,從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修行、功課、作務、度眾,非常忙碌。等到自己出了家,才知道原來寺廟在衣食住行、行住坐臥、人我來往種種公事更多、更繁瑣。所以他就慨嘆:「未著袈裟嫌事多,著了袈裟事更繁。」 

  確實,出了家要發菩提心,自覺覺人、自度度人、自利利他,還要弘揚佛法、普度眾生,身肩的使命更多、更大,世俗的事務又怎麼能與之相比擬呢?


 問(8):九華山與袈裟有關係,大師能為我們講說這個故事嗎?

 答:安徽九華山是地藏菩薩的道場,當初開山,據說是地藏王化身的新羅國[今韓國]太子金喬覺,來到九華山這個地方時,想要找一塊地興建寺廟,聽說當地有一位閔閣老,擁有很多的土地,於是前往向他化緣。 

  閔閣老為人慈善,見金喬覺如此誠心,便問:「你需要多少土地建寺廟呢?」 

  金喬覺答道:「我只要一袈裟大小的地就足夠了。」

   「一袈裟的地才多大!」閔員外哈哈大笑說:「好!你把袈裟鋪在地上,能覆蓋多大的土地,我都能給你!」

   誰知金喬覺打開袈裟,竟覆蓋了九個山頭。由於閔閣老話說在前,只要袈裟蓋地多少就布施多少,為了實踐諾言,就將九華山地全數布施,因此有了「九華山一袈裟地」的說法。

   後來,閔員外還送兒子追隨地藏王出家,法號道明。不久,自己也發心出了家。父子倆人成為地藏王的弟子,共同修建九華山。今地藏菩薩座旁,分立兩人,站在左邊的是道明禪師,站在右邊的就是閔員外。 


 問(9):出家人的三衣,一般只在法會佛事時穿著,那麼平常所穿的僧服是哪些呢? 

答:平常穿著海青及長衫。海青是中國的漢服,所以現在出家人所穿的海青,看上去就與唱京戲的戲服相似。 

  海青腰寬袖闊,圓領方襟,又稱「大袍」,是中國僧團中主要的服裝之一。海青,原本是在遼東海上飛翔的鳥,翅膀展開,形狀類似衣衫的大袖,飛姿很美麗,所以就將這種鳥的名字,用來作為僧服的名稱。

   又有一說,「海」是取自海洋浩瀚,能容萬物,自在無礙的意思,「青」則是取其色澤青出於藍,警策修道者不同凡俗。 

  現今海青的顏色有兩種,一為黑色,是一般僧俗二眾禮佛時所穿;一為黃色,只有寺廟的方丈或者法會中的主法和尚能穿,一般大眾不可穿著。另外,當家師應穿褐色的海青,不過現在也有的人穿灰色的。 

  過去,佛教很重視顏色不要太過華麗,因此,多以灰色、土色,看起來比較樸素的僧服為宜。總之,只要統一就好。另外,長衫就是「長褂」,為出家人平常穿著的服裝,顏色有黑、灰、褐等。

   無論是海青或長衫,右腋下都有兩條穩帶,這兩條帶子不是用來扣衣服的,而是用來提醒出家人在步行間,兩條帶子不可以飄動,以表示步履從容、莊重。如果走路蹦蹦跳跳,穩帶隨意飛舞,就是犯規矩了。因此,穩帶的作用是在養成出家人莊嚴的威儀。 

  佛教裡,不論是海青或長衫,都具有保存中華文化的價值。但是反觀現代社會,卻有許多人認為穿漢服是不應該的,是異類,應該穿著西服才合時宜。在時代的轉變之下,連自己的本國文化都不知道固守,一味地修改,最後也只有失去自己本有的立場了。


 問(10):穿海青或長衫,應該注意哪些威儀? 

答:海青就像佛門裡的禮服,拜佛、過堂、會客時都必須穿著。穿著時,應操手當胸,身不搖動,打結或是扣釦子的時候,要用心眼看,不用肉眼瞧,以保持動作的威儀。 

  長衫是常服,經常要穿在身上。尤其是出門,應該穿長衫,不可著短褂。短褂除了平常運動、出坡時穿著,不得在室外穿著走動,以維護自身的莊嚴。 


 問(11):除了「短褂」以外,還有羅漢褂、伽藍褂等,能否為我們介紹一下?

答:羅漢褂就是中褂,穿起來不長不短的,與膝蓋齊,看上去就好像羅漢,因此叫它「羅漢褂」。在中國,南北氣候不一,有些地方較為炎熱,穿的衣服太多,作務實在不便,穿得太短又不莊嚴,因此,羅漢掛就成為出家人出坡作務時所穿的僧服

   說到伽藍褂,過去由於中國大陸氣候嚴寒,出家人即使穿很多的衣服,仍無法禦寒,於是就在層層的衣服外,再加穿一件比較厚、比較長,大約能拖到鞋襪處的僧服,將袖子藏在伽藍褂裡,能擋風,也就可以禦寒了。 


 問(12):在家信徒沒有受戒,可以穿著海青嗎?如果到寺院裡參加法會,一定都要穿海青嗎?

 答:受過三皈依的人就可以穿海青了。何況海青原本就是佛門的禮服,穿起來也不為過。 

  受過戒之後,則會再披搭縵衣。不過,縵衣一般只有在寺廟拜佛、禮懺時披搭。假如搭著縵衣在街上走動,那是不如法的,在家信徒要有這樣的認知。

   出家人參加法會、進入佛殿,務必穿著海青,在家信徒則沒有特別規定。像我還是青少年的時候,一旦出了佛學院的門,就要穿上海青;走出山門,到街上去,也要穿海青。尤其在叢林參學期間,或是受戒的時候,海青更是如同我們的便服,是不離身的。為什麼呢?因為海青一穿,就不能跑步,走路就要有走相,舉止就要有威儀了。


 問(13):日本人穿的海青袖口是開的,可是中國人穿的海青,袖口卻是縫起來,這當中有什麼樣的典故?

 答:中國的海青,袖口縫合,並不是為了裝東西,畢竟它不是皮包,裝了東西,看上去並不莊嚴;袖子應該飄逸才好。不過,最早確實也是為了裝東西,這有一個趣談。 

  南北朝時代,梁武帝篤信佛法,經常供養僧人,他的妻子郗氏卻很反對佛教,不時與梁武帝作對。

   有一回,郗氏命人做肉包子,召請寶誌禪師師徒前來應供,心想:「看你們這些出家人敢不敢吃?吃了,就是犯戒;不吃,就是違抗聖旨,犯下殺身之禍。」寶誌公禪師畢竟是個聖僧,透過神通觀察到郗氏的別有用心,就向全寺大眾說:「明天大家前往應供的時候,先將海青袖口縫合,並把素包子藏在袖口中,等到郗氏的肉包子端上桌之後,大家一手將肉包子放進袖子裡,一手就取出素包子來吃。」

   隔日,大眾聽命行事,逃過郗氏的詭計。自此之後,中國出家人的海青袖口,就把它封密了。


 問(14):叢林有「衣單兩斤半」的說法,主要是在形容什麼呢?

 答:印度是熱帶地區,出家人即使只有「衣單兩斤半」,只有三衣缽具,也可以度日。例如覺眠,無論在哪個地方睡覺,有件衣服蓋到身上,就不覺寒冷了。 

  所謂「樹下一宿」,我們視之為苦修,實際上在炎熱的氣候裡,能在樹下睡覺,有樹蔭遮陽,真是舒服極了。

   甚至「日中一食」,一天只吃一餐,就覺得足夠了。因為印度天氣熱,讓人只想多喝一點水,就感到滿足了。所以,為什麼印度的男人普遍都很肥胖呢?只要吃,就會胖,加上熱得不想動,不運動怎麼會不胖呢?所以,在印度,簡食是最理想的飲食方法。


 問(15):對現代的出家人而言,「衣單兩斤半」夠不夠用?

 答:對現代的出家人來說,衣單兩斤半當然是不夠用。尤其在中國,一件夾襖或者一件長衫就已經兩斤半重了。

   其實,佛陀制戒是「隨開隨遮」,因時制宜,不是不可更改的。當然,根本戒不能更改,但是對於這些枝末的規定,佛陀並沒有那麼嚴格地要求,它還是在「小小戒可捨」的範圍。

   對現代的出家人來說,要過「衣單兩斤半」的生活,已經是不可能。所以,擁有的物品在十公斤左右,是可以被允許的。但是,假如有人一出門,就是幾個大皮箱隨身,重達一百公斤,這就違法了。就是搭飛機,坐頭等艙,三十五公斤的行李也都超載了,更何況是一百公斤呢? 

  我個人奉行生活簡單化,多年來在海內外弘法,從不帶行李,總是這一身的衣服出門,又這一身的衣服回來。平時也從不帶錢在身上,因為到了那個地方,就會有人來接送;到了寺廟裡,就會有飯吃,並不需要用錢。更何況我不上街,也不買東西,就更加不用錢了。 

  出家人要往內心找尋自家寶藏,不在身外堆積財富,外在的財富是累贅,是修行的障礙。出家人以不買、不用最為富貴。


 問(16):近代中國佛教有大德提出僧服統一的建議,請問是哪些大德所提倡的呢? 

答:六十多年前,太虛大師主張革新佛教,許多學生紛紛響應。當時有人說僧服太重、太厚,穿起來很熱,應求簡單。後來就有東初法師在《海潮音》月刊著文提倡僧裝改良的建議。太虛大師為此,還特製了一套新僧裝,寄到鎮江焦山的中國佛教會會務人員訓練班,要學員們依樣效法。

   可是那時候,鎮江超岸寺的守培老和尚,即刻不以為然,他認為「僧裝是無價寶」,出家人有什麼東西比一身僧裝寶貴的?論學問,社會上的人不能跟你比嗎?論道德,難道他人就不如你嗎?所以,出家人的寶貴,就在穿上這件僧裝,它表示我是出家人,我已經受過戒,僧裝一改,就不像個出家人了。因此,若一味地要求僧服簡單化,試想,一個大和尚穿著一件汗衫,跑到外面去,還有誰會恭敬他呢?

   所以,我覺得,僧裝不是不能改革,但是要改得更莊嚴、更隆重。同時,佛教喊出僧裝改革的理由,不能因為怕熱、怕麻煩。如同軍隊裡的司令官,一定要穿上司令官的軍裝;天主教的主教、修女一定要穿上修道袍,才能顯示他們的身分。難道他們就不熱嗎?因此,既然出了家就應該接受佛門的禮法,要做人天模範。 


 問(17):出家人平時所穿的僧鞋種類有哪些? 

答:出家人穿的鞋子,有羅漢鞋、黃僧鞋、爬山虎等多種種類,也有黑、灰、黃、褐等顏色的不同。一般的僧鞋,前面是由破開來的三條梁子鎖成,這樣的設計,含有一種警覺的意義。佛門裡有句話,叫作「照顧腳下」,當出家人低頭往下看,看見自己僧鞋上的破相時,就能自我警惕:要看破世間,看破一切,看得破就有得過。另外,鞋面上的六個孔,則是象徵「六度」,表示出家人必須勤修六度波羅蜜。

   出家人除了穿僧鞋之外,還會著僧襪。中國的僧襪是長筒形,灰色的布襪,稱為「羅漢襪」。穿著時,要將褲管套在一起,才能顯示莊嚴,否則散個褲管,就不威儀了。這正如過去軍隊的老兵,穿了軍衣還要打綁腿。所以,出家人穿了僧襪、僧鞋就顯得更莊嚴了。 

  現在許多熱帶地區,由於氣候炎熱,穿著羅漢鞋比較涼快,也就使得穿羅漢鞋的情況越來越普遍了。

   不過,有時候,要買到一雙羅漢鞋,並不容易。只是到了我這種年齡,也不去計較穿什麼了,信徒給我什麼鞋子,我就穿什麼,有得穿就好。但是我一生堅持不穿拖鞋,也不穿皮鞋,只有用布製作的,像出家人穿的鞋子,我才會接受。 


 問(18):出家人也戴帽子嗎? 

答:戴不戴帽子也視各地氣候而定,例如在台灣,就不適合戴帽子,戴上帽子,就覺得很悶熱,很難過。但是到了中國北方,一到冬天,大雪飄飄,天寒地凍,出門在外,當然就需要披圍巾、戴帽子。

   過去,一般在佛教裡戴的帽子,叫作「濟公帽」,看上去就像濟公禪師戴的帽子。後來,太虛大師把它改良為平頂帽,人稱「太虛帽」。為了禦寒,從濟公帽到平頂冠,我也戴了幾年。 


 問(19):所謂「一缽千家飯,孤僧萬里遊」,過去行腳僧參訪必備三衣、缽、具,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嗎?

 答:過去,只要出家人具備了三衣,作務、會客、睡覺時的穿著,就都能獲得解決了。 

  缽,則是出家人受食的容器,各人擁有一個缽吃飯,也能避免傳染病,很衛生。

   缽又稱為「應量器」,也就是「三事相應」。一是色相應,所持的缽要灰黑色,讓人不生愛染心;二是體相應,缽的質料有土製的,也有瓦燒的,總之要粗糙,令人不起貪欲心;三是量相應,應量而食,少欲知足,要吃多少,就托缽多少。

   後來,隨著各國風俗民情的不同,原始佛教的托缽制度,在中國叢林已不再沿用,而改以過堂的方式,大眾集中到齋堂吃飯。吃飯時,大家不貪不著,不揀擇食物的精粗,能吃多少就盛多少,若有剩餘而不食用,則是違犯規矩。所以,過堂與托缽一樣,都注重飲食的衛生。 

  另外,具,是四事供養之一。在印度是作為坐臥之用,而傳入中國之後,則用於禮敬師長或禮拜時。

   總之,三衣、缽、具是佛教出家修行的共同特徵。


 問(20):《金剛經》云:「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這句話有什麼涵意嗎? 

答:《金剛經》經文開頭:「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所敘述的著衣、持缽、吃飯等等生活瑣事,其實就是一段般若風光。著衣,是身上放光;持缽,是手上放光;入舍衛大城乞食,是腳下放光;於其城中,次第乞已,則表示有次序的放光;飯食訖,收衣缽,周邊收拾整齊清潔,是環境放光;洗足已,敷座而坐,是通身放光。

   所以,從這一段經文的描述就可知道,生活就是佛教,生活就是般若風光。 


 問(21):佛教在印度或中國,有不少關於缽的故事,能否為我們開示? 

答:有關缽的故事,最膾炙人口的就是金碧峰禪師與玉缽的故事。

   金碧峰禪師是一位道行高深的行者,他對世間一切都不貪愛,唯獨對一只玉缽愛不釋手,每回他都會先將玉缽收好,才能安心進入禪定。禪師一入定就是很長的時間,因此在他壽命將盡,閻羅王派遣陰差小鬼前來捉拿的時候,即使小鬼們上窮碧落下黃泉地找尋,也找不到他。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只好求教當地的土地公。土地公告訴陰差小鬼:「金碧峰禪師很喜歡一個玉缽,如果你們有辦法將那玉缽撩動,他必定會出定關心。」

   小鬼依法照辦,果然引得禪師急急出定探看,小鬼見狀準備捉拿,禪師這才知道,一念貪愛執著為自己招來麻煩,當下就將玉缽摔破,並且說道:「若人欲拿金碧峰,除非鐵鍊鎖虛空;虛空若能鎖得住,再來拿我金碧峰。」意思就是,要想抓我金碧峰,就好比是用鐵鍊來鎖虛空,能鎖得住嗎?倘若虛空能鎖得住,再來捉拿我金碧峰吧!於是,禪師隨即又入定去了,陰差小鬼也就找不到他了。

   禪師們在生死關頭時,尚且可以和閻羅王老爺開玩笑,也就足以顯示他們不為生死掛礙的灑脫自在了。 


 問(22):過去出家人日用所需,叫作「頭陀十八物」,請問何謂「頭陀」?頭陀十八物的內容有哪些?

 答:「頭陀」,就是苦行。佛世時代,修行苦行的人,平日身穿糞掃衣、托缽乞食,居住在山林、荒野等僻靜的場所,在生活上力求以簡單的物具來鍛鍊身心,摒除衣、食、住可能帶來的貪欲。佛陀的首座弟子大迦葉尊者,就是以「頭陀第一」著稱。

   修習苦行的出家人稱為「頭陀」,他們身上所攜帶的道具就叫作「頭陀十八物」。這些隨身的十八物有哪些呢?比方,楊柳枝、澡豆﹝肥皂︶、三衣、水瓶、缽、坐具、錫杖、香爐、奩﹝鏡匣子︶、濾水囊、手巾、刀子﹝小刀︶、火燧、鑷子、繩床、經律、佛像、菩薩像等十八種。

   其中,楊柳枝是過去出家人的牙刷,使用之後,不僅口氣清新,還能達到口腔保健的效果;錫杖可以用來驅趕毒蛇、害蟲,或者埋葬動物死屍;香爐除了用來燒香、供佛,也有驅除蚊蟲的作用;刀子主要是用來除草、剃除鬚髮,或者防止壞人侵犯;繩床則是在雨天,地上潮溼時,以繩子的兩端綁住東、西兩邊的樹木,成為一張繩床,就可以在上面睡覺了。

   總之,出家人一只布包,就能雲遊四方,心境自能逍遙自在了。 


 問(23):現代出家人可以擁有哪些隨身日用所需? 

答:現代的出家人,隨身帶錢,已經成為必要,沒有錢就不好辦事。何況中國叢林,並沒有明文規定出家人不可以有錢,當然,錢也不宜擁有太多,不過,能有一點零用錢做路費、買書,還是需要的。

   其實,因應時代的變化,佛教裡的某些戒律、規矩,也有重新結集的必要,將來應該禮請教界大德高僧,在宗教局、中國佛教協會及中國佛教會等的領導之下,訂定一些符合時代精神的規矩、辦法,好讓出家人有所遵循。


 問(24):在叢林裡,出家人要如何取得日常所需? 

答:某部分的日用品,例如衛生紙、肥皂等等,都是由常住供應。尤其過去在山區裡,沒有電燈,叢林裡會提供蠟燭、蠟油。佛光山,每年都會供應一寺大眾衣單、鞋襪等生活用品,並且備有常用的醫藥,還有醫師來山為大眾診治、醫療,設想周到,不須自己外出採買、看診。


 問(25):現代出家人如果外出參訪,應該帶些什麼東西? 

答:現代出家人外出參訪,可以攜帶經書、課誦本,或者是精神讀物,如戒本、勵志書籍,乃至佛教史、禪學、生死學等研究書籍,利用乘船、坐車的零碎時間閱讀或課誦。


 問(26):現代出家人,擁有電腦、手機、手錶等物品,合不合理呢? 

答:合理不合理,很難作評斷。戴手錶,是為了看時間,但過分曝露就不恰當;使用手機,是為了方便聯絡,但要在隱蔽的地方使用,否則一個出家人在公共場所,或在路上,一面走一面打手機,有失威儀;因為公務而需要操作電腦時,也應在就定位後使用,不能背個電腦,四處走動,一副洋洋得意,表示自己很時髦,跟得上時代的樣子,這種心理是錯誤的。做一個出家人,二六時中,都要自我警惕、自我鞭策,才不會忘失自己的本分。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妙法蓮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