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封信:负箧十年谈感悟 | 美国教育咨询师反观中国教育

曾敏昊-106131  05/10   3337  
4.0/1 

订阅微信公众号【亚美利加教育手札】,阅读往期信件。

——————————————————————————————————————————————————

见信如唔!


应高中语文老师之约,聊以此信和学弟学妹分享我出国留学的感受。我和我的许多好朋友最初都是因留学踏上北美这片土地的,并在数年之后留在了北美。我们在国内读完本科或硕士申请出国读博,是泱泱出国大军中的“大龄青年”分队。


我的出国留学体验不能代表整个留学生群体,我的人文学科博士留学经历也不能代表整个博士生留学群体。但是就我个人而言,留学的经历确确实实重塑了我在中国教育体制下形成的三观、深刻地影响着我如今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指引高中生探索人生的方式


摒弃仅以成绩衡量学生的单一评价体系


在中国的教育体制里,我属于成绩拔尖的模范学生。复旦大学本硕七年英文系学习结束后,我申请到加拿大科研性大学的校长奖学金攻读文学博士。一个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国际留学生,能在英语系申请到这样的奖学金、得到这样的荣誉是非常不容易的。


但在一片赞誉之中,复旦外文学院教了我四年英语写作的英语系主任曲卫国老师却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https://mmbiz.qlogo.cn/mmbiz/icGICCiaQk3rG5v9uK2DVzbSL43tl6twxARhengoiaZfCL5VIYiaxIqY1WbDd0j0jvaOglgWojAmW3Ch8riaibNuaW3w/0?wx_fmt=gif); background-color: rgb(239, 239, 239); background-position: 10px 11px;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我看你们这几个出国读博的同学个个都是学习很好的,成绩总是要拿满分,排名总是要靠前,名校毕业,出国读博,似乎一切顺风顺水理所当然。以后你们就会慢慢发现,你们现在如此看重的这些分数和排名,日后的价值会越来越小,小得甚至完全不足以支撑你们的自信。等你们四五十岁的时候再回头看当年的同学,发展得最好的可能不是你们这些“好学生”,而是你们压根儿就想不到的张三李四。所以不要以为你们成绩好就能怎样了,其实真不怎样,将来的路还长着呢。出国到了不同的教育体制,你们的体会将会更深刻。


桃李成蹊的曲老师或许未必记得对我的谆谆告诫、还有列举他自己身边的那些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和最初默默无闻后来头角峥嵘的例子。如今自己渐趋不惑,环顾当年的同学,各有自己不同的人生走向,曲老师这番话的深意却更加显现出来。


辗转美加多年之后,我将自己的事业起点确定在美国,并对美国的教育体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与国内的状况截然不同的是,在美国,对学生的评价体制是多元化的。就大学升学而言,大多学校都采用综合评估的录取方式,除了看学生高中成绩和标准化考试,还要参看学生的课外活动、艺体特长、社区服务等等。


很多新移民的亚裔家长到美国后仍然保持着自己曾经的教育经历带来的影响,只看重小孩子成绩。就算他们对综合式评估有所了解,仍会把大学升学参考的各因素仅仅当做某种任务强迫孩子去完成。比如有家长说:“美国教育也是一种应试教育,只不过应试是多元化,除了成绩、还有七零八碎的各种要求。”


但我想说,与其把这些当做硬性任务完成,不如把它们看作大学对家庭培养孩子的建议。也就说是从这些方面来塑造孩子,有助于让帮助他们成为渴求知识、身强体壮、兴趣广泛、关心社会、热爱生活的全面大写的人。这不是所谓的“变种”的高难的“应试”教育,而是培养学生多元化的自我评价价值观,以适应长大后面临的多元的社会



建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按自己的节奏生活


之前提及,我和我一同出国读博士的这一批朋友大都是“大龄出国军”,其实“大龄男女青年”这一说法是国内给我们贴的标签。当初出国时,亲朋好友是啧啧称赞,说年轻有为,但当我们读博到第四、第五年甚至更久,亲友的态度就变了:“天哪,怎么都三十了还在读书?”


但是,人到三十还在读书又怎样?难道在人生这趟列车上的每一个乘客都必须整齐划一地在某一站集体换乘吗?


读博士时,我是班里年纪最小的。北美不像中国,读书不是必须得一股脑读上去,中间不能停歇。这里很多人读书中间因各种原因间断,读了一个阶段到社会上去实践几年,发现需要充电,又自然地回学校了,没什么奇怪的。


我在读博的第一年曾选修了传媒系一门关于数字媒体的课。和我一起做项目的两个同学一个年过不惑、一个已知天命。一个在国家公园系统工作了二十多年,一个早年做地质勘测、后来自己经营公司。我们仨申请到了一笔学生项目资金,在市中心做了一年的“数字媒体与公共生活”的社区实践。


和这两位比我更大龄的同学合作一年,让我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大学校园不只是年轻人的天下,学习也绝对不只是年轻人的事。这么多年来我在学校不断遇到真正的大龄学生,他们让我意识到,无论哪个年龄段,都要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对知识的渴求,而且这种渴求越是出自兴趣、功利色彩越少,就越强烈、越持久。


迎接人生各种可能、应对生活各种挑战


我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修习了职业生涯规划培训课程。第一堂课,老师让学生做自我介绍。我们班年龄各异的二十多个人,有的大学是学教育和学生工作的,更多的是五花八门的其它专业,电影、法律、国际关系、景观设计等等。


最后,老师说:“我们做个调查,你们当中有多少人在五年前就预料到自己会坐在这个教室里,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将会从事升学咨询的。”没有一个人举手。接着,我们开始热烈地交流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各种意外,我们如何迎接各种机遇,应对各种挑战。


回想起我在国内读高中的经历,那时考试压力太大,根本没什么生涯规划意识,视野也很短浅,仅仅局限在考高分、进“好”大学。现在,我带领高中生做他们的生涯规划


说是规划,其实也不是“规划”,因为他们并不需要别人为他们“规划”什么,他们需要的只是要明白,人生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我们根本无法预计将来会干什么。而我的各种努力都是为了他们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每个人需要做的都是不断认识自己,不断地自我反省,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能做什么,同时学会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


我经常告诉小朋友们,职业的名称一点都不重要,因为很有可能三年五载后这些职业就淡出不复存在。在这个阶段,不用把自己限定在某条既定的职业轨迹上,所要做的是培养对社会的敏锐度,能够发现社会有什么需要,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自己对这些问题是否感兴趣,有没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


我读高中时,没有人仔细跟我讲这些;很有可能年长的跟我讲过,我却不以为意。但回头看我一路走来的脚印,这些看似空洞的道理是多么的重要。如果年少时的我理解了这些,可能会做出很多不同的人生选择。


不同的教育工作者秉持不同的教育理念,这些理念形成于各自对生活的感悟。希望我的这些观察和体验对年轻的高中生朋友有些许借鉴意义。


谢谢!



作者简介

曾敏昊,加州伯克利大学认证大学申请与职业规划咨询师。全美大学升学咨询协会(NACAC)、全美大学升学咨询协会美西分部(WACAC)和全美高等教育顾问协会(HECA)成员。阿尔伯塔大学英语文学博士,复旦大学英文系毕业。现居美国加州硅谷,从事教育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