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金融風暴的教訓

Yanzhen-2187  01/25   4688  
4.0/1 

女人筆金心 - 唐德玲
作者從事理財策劃工作逾十年,並擁有認可財務策劃師資格。

昨日提到,我向姊妹Lucy解說,金融市場上有所謂的投機者,也有所謂的狙擊者,他們都是因為看淡某一種投資工具,而預先在高位沽空該投資工具,當這些投資工具的價格下跌時,他們便可以賺大錢。

不過,投機者相對較被動,大多只會順應市況等待收成,但狙擊者卻可能是全方位出擊,甚至會刻意製造恐慌,希望他們看淡的投資工具能夠在短時間內急跌,因為他們沽空某種投資工具是有成本的(主要是借入該投資工具時要支付利息,並按時間長短而支付不同的利息,例如沽空股票便要借入該股票以完成交收,又或者沽空貨幣,便要借入該貨幣以完成交收,借貨的時間愈長,要支付的利息就愈高),所以,如果能夠速戰速決就最好。

實體經濟脆弱 容易成狙擊對象

「但要成功狙擊一種投資工具,要有甚麼客觀條件呢?現在的客觀條件,又跟當年幾次經典的狙擊事件有甚麼不同呢?」

「妳的問題很好,因為我們要汲取每次金融風暴的教訓呢!好了,正如早前所說,最主要條件是該投資工具的價格偏高,例如1992年最經典的狙擊英鎊事件,當時,以索羅斯為首的狙擊者(索羅斯透過他旗下著名的對沖基金—量子基金進行狙擊),看淡歐洲成立單一央行、單一貨幣和單一貨幣政策的決定,更看準英鎊是以過高的滙率加入歐洲貨幣聯盟(歐元區的前身),於是部署一連串行動沽空英鎊,結果成功了,英倫銀行除了損失慘重外,英鎊最後被也被迫退出歐洲貨幣聯盟!」我告訴Lucy說。

「真的是大時代呀!我從一些財經書中也看過索羅斯狙擊英鎊一事,但1998年他狙擊亞洲貨幣,也是認為亞洲貨幣偏高?」

「也是的,但他更認為,當時的亞洲國家負債太高,即是貨幣的主體已經存在很大隱憂,即是說,很多亞洲貨幣所依附的經濟實體已經變得很脆弱,只要大手沽空,就會令市場洞悉,然後一窩蜂地拋售,他們的狙擊就容易成功!」

「明白了,但今次的狙擊者又是否認為人民幣的匯價已經過高?」

「應該這樣說,人民幣的匯價未必過高,只是有下跌壓力,因為內地經濟經過多年高速增長後,這一兩年正面對調整,估計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重拾升軌!」

「但中國經濟其實比其他很多歐洲國家,甚至不少亞洲國家都要好呢!而且,新聞報道指內地仍有很龐大的外滙儲備,即是負債不算太高吧!」Lucy也有留意財經新聞的。

股匯並非偏貴 中國經濟成重點

「對呀,所以如果市場不是普遍認同某種投資工具確實出現價格偏高,又或存在特別的隱憂,狙擊者也不容易成功的。」我向Lucy解釋,要成功狙擊一種投資工具,還要有甚麼條件配合。

「那麼,港元更不容易再被狙擊了!」Lucy靈機一觸地說。

「咦,妳是基於甚麼觀察而得出這個看法呢?」

「無論股市和貨幣,我們都不算貴,尤其是股市,那何來價格偏高呢?而且我們的財政儲備仍豐厚,又不是債台高築。」

「妳說的也有道理,我也認為狙擊港元下跌的條件仍不足夠,上星期港元下跌,可能只是正常的資金外流,因為美國加息後,香港沒有跟隨,港美的息差拉闊,有資金流出也不足為奇!」

「明白,但這個可能被狙擊的困局怎樣才能解開呢?」這是Lucy最想知道的事情。

「核心的問題是中國經濟,因為中國經濟好壞,已直接牽連到全球金融市場的命運。如一如部分外資分析員估計,中國經濟會硬着陸,未來仍有危機!但如果中國經濟有見底回升的迹象,投資市場就可以真正回暖!」我告訴Lu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