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里起波澜-为何在微信群里转发纪念毛泽东的文章引起争论

薛习-1643  10/23   6528  
4.0/1 

201499日,在中国已故国家主席毛泽东逝世38周年之际,我在我参与的微信群里转发了一篇《人民日报》纪念毛泽东逝世38周年的文章,文章的题目是: 伟人远行,哲思永存,作者是中国中央文史馆仲呈祥先生(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909/c1001-25622752.html

文章转发后,正如我所预料的,我的这一举动引起很多人的注意,讨论,甚至争论。我非常高兴呼应一下,谈点浅见,非常希望听听大家的高见。

  1. 我个人不想在这里讨论对这一历史人物的评价,当然,并不是说我毫无想法,但有的是模模糊糊,不是很清晰的笼统的印象。原因包括:a. 我尚未进行系统,全面,认真的调查研究,对这样一个影响了近代世界历史的人物的评价,是一个庞大的工程。b. 就像前面我所说的,这一工作是我所远远不能胜任的。c. 包括毛泽东在内的很多中国近代历史人物影响了包括我们在内前后几代中国人,甚至海外华人的命运。这些受影响的个人和人群的构成当然是非常复杂的,受到的影响当然是不同的。这些人物和历史事件不但改变了中国历史,也改变了世界历史,而且影响是非常长远的。任何个人,某个群体,某个视角的评估一定是对人,事,物的某个个人厉害得失,某个片段,单一角度的判断。关于对历史评价问题,国际上有个很著名的说法,说的是曾经有人问已故中国总理周恩来对法国大革命的评价。周恩来的回答是,对法国大革命做评价,还要再等两百年(大意,不是原话)。
  1. 我在这里愿意再多说两句,引用一点社会科学里关于对人类社会中的人, 人类行为和作为评估和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来稍微展开说明一下有关评价包括毛泽东在内的近代中国历史人物和事件,期望能澄清一点关于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简单概要的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evaluation research-评测科学大概包括这么几个主要要素。首先,由什么人来发起和组成评估团队,这个团队是一个什么样的工作程序。其次,用什么理论,什么框架,什么方法,进行评估,第三,收集哪些资料用来评估,评价被评估对象。第四,资料收集回来后用什么理论,什么方法进行分析。第五,资料分析完成后用什么作为依据来解释这些发现,以何种理论和方法指导评估者(复数)进一步阐述评估结果的蕴意。通过以上简单说明,我们可以看到,对人和人类行为的评价是一个人类行为,是一个社会政治构建过程,也就是说,任何一个评价,评估结果都是特定的人或人群,通过特定的方法,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自然和社会政治,文化环境中构建起来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它提醒我们任何对人类行为,作为的评价都有其局限。
  1. 另一个话题,我想稍微说两句,这个话题是,为什么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西方世界还是中国大陆都出现了一个批判,否定,妖魔化,污名化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甚至中华文化的社会思潮?这个题目是我近年来一直在研究思考的问题,研究这个题目我用的主要方法包括:文献研究(documentary analysis)-主要研究分析原始文献,著作, 文献评估(literature review)-主要研究分析他人的文章,书籍等等作品。个案访谈法,对一些典型个案进行访谈(interview). 非干扰性方法 Unobtrusive methods)。我用的基本理论跨越多个学科,主要应用的理论包括: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 里关于社会现象的心理构建理论 psych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和社会学(sociology)里关于社会现象的社会构建理论(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目前,这个项目正在进行中,我会陆续发表我的发现,欢迎大家关注,阅读,和提供反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