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青春期叛逆
多伦多育儿坊-互助分享群 10/04 8467加入多伦多育儿坊群,请加微信号:honeyrain13
曾有很多初中家长和我抱怨:"孩子学习任务比较重,又正好遇上青春期,我是想管不敢管,想说不敢说,看着真着急!"
是的,我看着也挺着急,替孩子,更替家长。这时候,我往往会问家长一句:"你有过青春期吗?"
今天,在这里,我要再问家长们一句:"你有过青春期吗?你还能回忆起来当时的样子吗?"
不要疑惑我为什么这么问,也不要回忆太深,我只是随便问问,你随便想想就可以了!
当我拿到青春期这个选题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一堂课,我要怎么来讲。家长们关于青春期的困惑比较多,相对来说在早恋和叛逆这两方面比较集中。如果您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深入比较了解,您就会发现同样的问题构成原因千差万别,但终归跑不出青春期本身的特点。所以今天的分享我打算从心理学的角度,来为大家分析青春期孩子种种行为背后的原因,期间尽量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建议,以期更多的家长可以从中有所收获。当我们真正弄懂一件事、一个人并能给出足够的理解与尊重的时候,解决问题将是很轻松的一件事。
言归正传,青春期并不与早恋、叛逆等同。前面您对自己青春期的回忆也能说明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而言,家长的忐忑不安与不了解孩子的状态有关系。青春期的孩子,他本身是迷茫而充满矛盾的。伴随着身体的发育、生理机能的成熟、以及性生理机能的成熟,孩子的心理发展会受到比价大的冲击,甚至可以说孩子在这一阶段身心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种身心发展的不平衡让孩子的心理活动充满矛盾,这些矛盾影响了孩子整个青春期的行为,都有什么矛盾呢?具体可以总结为如下四点:
一、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的矛盾。
生理发展的成熟让孩子在潜意思上认为自己已经是成人了,有了成人感便会要求相应社会地位,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而同一时期,父母多半还把他们当孩子对待,想要干预孩子的每个行动,你说孩子会不会反感呢?一些孩子同家长吵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其实,家长这么做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这个时期孩子虽然生理发展趋于成熟,但他们的认知能力、思维方式、社会经验等都处于半成熟状态,家长当然不能不管。于是,孩子自己认为的心理发展水品与现实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产生了巨大矛盾,这种矛盾外化到行为上,就表现在了孩子与父母、与教师的矛盾。这个矛盾是人生发展必定会经历的矛盾,是青少年发展无法规避的矛盾,所以父母要做的是理解孩子的行为,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尊重孩子的成人感,像对待成人般面对孩子的独立思维,大家都有与成人交往的成熟经验,这里不多说,需要提醒的一点是尊重并不是一味的顺从。只要家长认可孩子这一成长过程,予以尊重,具体方法各有千秋。
二、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
就像上面所说,成人感让青春期的孩子精神生活方面想要摆脱成人,特别是父母的羁绊,但在事实上,在面对许多复杂的矛盾和困惑时,她们依然希望得到成人在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有些好面子的孩子表现的比较明显:我要你帮忙又不好直说,还不能显得孩子特别笨。但这就是家长引导孩子的一个切入点,保持一个相对客观的立场给孩子建议,尽量照顾孩子的这种精神需求,可能会取得意向不到的效果。
三、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好多家长说,孩子到青春期了,开始有自己的秘密不和家长说了。这是青春期的孩子心理的闭锁性的体现。他们将自己内心的世界封闭起来,不向外界尤其是成人袒露。这固然与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有莫大关系,但认为成人不理解他们、对成人有不满和不信任感也是重要的原因。千万不要以为孩子真的不愿意说,此时他们的诸多苦恼也会使他们感到孤独和寂寞,也渴望与他人交流、沟通,并得到他人的理解。这种开放胸怀的愿望促使他们很愿意向同龄朋友推心置腹。其实,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向自己认为可信赖的人吐露心声,寻求认同,而家长完全也可以获得这个身份。我想,这就是许多人提倡家长和孩子做朋友的原因:不是放弃父母的身份而是从孩子能接受的角度给孩子最大的帮助。
四、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青春期孩子通常要表现成人式的果敢和能干。如获得成功或良好的成绩,就会享受超越一般的优越感与成就感。如果遇到失利或者失败就会产生自暴自弃的挫折感。这两种情绪体验常常交替出现,一时激情满怀,一时低沉沮丧。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家长说孩子没有恒心,觉得孩子情绪多变的原因。也可以说明为什么有许多人提倡教育孩子要多赞美少批评,个人认为其核心就是肯定孩子的努力,帮孩子树立坚持的信心,打败挫折感。
综合以上四点,我试图从孩子心理发展的矛盾性来给您展示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这种矛盾性不是孩子要故意叛逆或者成为坏孩子,而是人在自然的成长过程中所必然会出现的一个相对矛盾的混乱的一个时期,这种矛盾程度因每个人所处的成长环境而不同并且在这种矛盾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孩子的第二反抗期。3、4岁幼儿处于第一反抗期,他们要的只是行为动作的自主权。而青春期属于第二反抗期,这一时期孩子对独立的要求是全方面的。从外部因素到内在因素,从行为表现到要求人格独立。他们可能态度强硬举止粗暴,也可能凡事漠不关心冷淡相对,反抗的对象可能不再仅仅是父母,而是迁移到了其他成人。反抗期的出现是人心理发展中的正常现象,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发展的必经途径。
我们的家长在看到孩子不当行为时的反应是什么呢?往往是愤怒。接着是教育、训斥、打骂。这种愤怒,往往让事情往更加不可控的方向发展。作为家长,我们必须看到孩子种种行为的背后,有着孩子不得已的一面,有着家长教育不当的一面,也有着环境使然的一面等等,其组成因素是复杂多变的。曾有一种观点认为:青春期叛逆期是孩子脱离父母的发展模式的束缚,就自己性格等方面进行完善的最后一个机会(原话不是这么说的,我记得不是很清楚了,但觉得比较有道理),也就是说,孩子为了比父母更优秀,而做出了反抗他认为父母的不正确行为的行为。所以,青春期的种种未必真是坏事,作为父母,冷静、多观察、尊重孩子、交流获得信息、做出恰当反应,你的努力会换来孩子光明的未来。对这一现象应予以客观的正确的认识,更需要帮助他们顺利渡过这一人生中特殊的转折期。
前面,我们分析了青春期孩子行为的根本成因。下面,我们来看看由这些原因引发的青春期害的社会性反应:
1.自我意识发展
就像前面所说,孩子进入青春期身心发展会不平衡,给孩子带来一系列的苦恼。这使得孩子自觉或不自觉的将自己的思想从一直游戏其中的客观世界中抽回很大的一部分,重新指向主观世界,使思想意识再一次进入自我,从而引起自我意识的较快发展。也就是说,以前孩子小,对世界满是好奇,一直关注着外部世界,现在突然发现自己也挺神奇的,把注意力都放到自己身上来了,由此也产生了许多比较明显的行为:
(1):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特征。这时候孩子会注重仪表着装,开始打扮自己。相信很多家长都注意到了这一点。
(2):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其实,没有一个孩子不想学好,只不过在实践中有很多孩子不知怎么样去学的更好而逐渐丧失信心、情趣等等。
(3):十分关心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他们会把自己想象为"独特的自我",把周围人视为"假象的观众",似乎这些观众随时随地在关注着自己。这样他们许多标新立异甚至可以说是幼稚的行为就可以理解了。
2.情绪变化特点
(1):不能自我控制的情绪波动。这时孩子的情绪有时高涨、热情洋溢,有时消极低沉,孤独压抑,在遭遇不满或挫折时,很容易变得特别激烈,平静下来时也会感到后悔,但又不能改正。作为父母要善于体谅他们的情绪状态,体谅他们的困境,不要"硬碰硬",最好因势导利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2):青春期躁动。随着第二性征和性功能的发展,孩子出现了性好奇和接近异性的欲望,但这种欲望是被现实环境压制的。这种压制让孩子处于莫名的烦躁和不安之中。这是青春期突出的一个问题,结合之前的困境,孩子寻求异性的交往也许真的不是在恋爱。他们在寻求的是这个特殊时期特殊的心理慰藉。
3.人际关系发展
(1):同伴关系
进入青春期,男女同学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表现出先疏远、后接近的行为模式。随着性意识的觉醒,孩子们对异性逐渐产生兴趣。刚开始,他们对于异性的兴趣是以一种相反的方式来表达,表示出漠不关心、轻视对方甚至是一种不友好的方式攻击对方。在初中后期,男女生间的关系逐渐开始融洽相处,但一般都不将对对方的情感表露出来,多数是暗恋,成为一个秘密。
(2):与父母关系的变化特点
青春期儿童通过反抗期走向自主独立。进入初中以后,以父母为榜样的态度渐渐变成了看到父母也有很多缺点,对父母的依赖减少了,而反抗情绪却增加了。当然,他们也学会了从整体来评价父母,认为父母虽然有缺点,但应受到尊敬。
(3):与教师关系变化特点
在小学儿童心中,老师具有权威地位。但到了初中阶段,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学生不再盲目接受任何一位老师,他们开始对老师品头论足。对老师的偏好会变得明显,如果喜欢老师,对老师所授科目学习的兴趣以及努力程度都会加强。如果不喜欢老师,那么相应的对老师所授科目也会比较排斥。
有了以上的分析,您是否对孩子的种种行为做法多了点理解呢?您是否对怎么教育孩子有了更多的想法呢?在这里我总结了几点帮孩子顺利渡过青春期的方法供您参考:
一是尊重接纳:认可孩子的问题,接纳孩子的情绪,和孩子一起积极的寻求解决办法。
二是倾听陪伴:倾听孩子的烦恼与喜悦,帮助孩子释放压力,分享孩子的喜悦无论发生什么,爸妈永远跟你在一起。
三是沟通的全面性:同时关注自己、孩子和环境多方面因素。
四是帮孩子学会独立:孩子遇到问题,可以帮孩子分析问题,提供解决多种方案,让孩子自己选择做决定,自己对结果负责任。
五是克服自己的依恋:克服自己抚养孩子的欲望,帮助孩子独立,你过度的爱满足了自己却也束缚了孩子。
六是尽量保持情绪平和:他是你的孩子,牵动着你的喜怒哀乐,但他也是个独立个体,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很多时候我们的目的或愿望是与孩子成长冲突的,比如培养孩子独立这件事,如何取舍更多需要理智!
来源讲师:李艳军
加入多伦多育儿坊群,请加微信号:honeyrain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