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E EQ Parenting 系列讲座报告 - 孩子的内驱力
黄敏-2432 09/15 111604.5/2
PCE Club 讲座报告 --- EQ Parenting 系列讲座(二)孩子内驱力
记者:PCE 志愿者 高中生 Taili Zhung
情商教育有三个关键要素:
* 良好的亲子关系
* 培养孩子的内驱力
* 不追求完美
廖冰博士在这8月22日的活动中为家长演讲的主题是情商教育的第二要素 -- 培养孩子的内驱力。
廖冰说:所讲的教育理念是PCE十二年里教育理念的积累和沉淀,它即与华人理念接轨、也与西方教育理念接轨。PCE俱乐部是全美独一无二的非常系统的华人父母子女教育组织。PCE俱乐部提倡的是很特殊,很有效的情商教育。美国社会上有很多子女教育的书,PCE 在这十二年中总结、筛选、并推荐给家长的十几本符合俱乐部教育宗旨的并适合中国华人家庭的教育书籍,给家人一套比较完整的教育方式。有些家长说有10个难题,来PCE就想来找解决这10个难题的方法。这个不是PCE俱乐部的解决方式,PCE 叫这种心态为”抄作业心态”,试图把其他家长的解决方式一模一样地学过去。每个家长的三观不一样,毎个孩子都不一样,在其他孩子身上好使的招,并不一定在你孩子身上管用。PCE 俱乐部的教育理念是培养是适合所有孩子的,不论家长是虎妈还是虎爸,都可以从PCE提倡的教育模式中学习到很多东西。养孩子应该是一个轻松的过程,而不是像一些藤妈,管孩子越管越累。廖冰去加州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时候,发现家长自身因为孩子考上名校而获得的光环对教育讲坛并没有多少帮助。教育就像数学题。先得审题,才能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值得高兴的事是,现在家长越来越重视情商了。
了解过情商教育的家长都知道,父母子女的关系才是最重要的。有些家长跑来问廖冰,说是如何把孩子激励起来。廖冰问他们父母子女的关系怎么样?父母说已经坏得不行了,但是他们想要知道如何让孩子更有动力。廖冰说,如果这个亲子关系没处理好,那其他讲什么都没有用的。家长应该提高自己的情商,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少发火,多与孩子建 立感情,在情感银行里多存钱。在家长发火时,家长就等于在银行里取钱。要是家长发火太多,那这个情感银行账户就会被冻结。有个家长感叹,要是亲子关系好的 话,那什么事情都能谈。只要与孩子的关系管好了,那家长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孩子成长。廖冰说,如果没有感情基础,你就无法激励别人。家长越着急,越强迫,越说气话,就越会吓孩子,但这有用吗?这样的结果是孩子越要对着干。这样亲子关系还能好吗?这个时候家长就会发现,他们不可能真的去“激励”孩子。年纪大的孩子根本就是对着干,年级小的或性格好点的孩子可能会应付性地做做,就为了家长不要再烦他。要是孩子真的自己想干,那他自己的热情是无比巨大的。激励必须从内心来。还有一个情商要素就是不求完美。家长要是懂得了情商教育,那什么难题都不用怕。廖冰说,她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只有自己的理念。剩下的家长应该自己做功课,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
怎样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廖冰提出以下3要点:
1)留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做或寻找自己想做的事,不要把孩子的时间表排的满满的
很多家长都很着急如何去鼓励孩子更有动力, 但是越速则不达。廖冰说家长应该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做他们自己想做的事,给他们自我判断的权利,然后给他们责任心。各个家庭各个家长都有自己的解决方案,但是今天不是让家长互相抄袭。因为很多时候一个家庭的解决方案对其他家庭不适合。今天廖冰只能讲一下高层次的东西,这样家长才能研发出自己的独特方案。家长要是实在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情。他只能这样说,其他事情我都允许你随便你自己,但是唯一这件事你要听听我。常常听家长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样家长就把孩子的一周七天都塞满补习班。结果最后孩子并没有更多的内在驱力。这么多年,廖冰发现,家长要是给自己孩子时间安排得越满,孩子就越不能找到自己喜爱的事物。孩子要是每一天都被家长安排好了,孩子对人生就变得消极,不主动,他每一天都是为完成父母安排的任务过日子的,而不是真正地自觉去做的。为孩子留出自己的时间是很重要的。
家长还反映一个问题,就是孩子在学习上内驱力不够。很多家长让孩子一天其他事情都不干,就让他学习,结果孩子还是不学习。人的精气神是连着的,如果一个人的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追求是可以带动很多其他很多方面的。如果一个孩子每天被妈妈拉着去一个又一个的活动而唉声叹气,对生活是被动的,这样的孩子对学习也很难提得起劲来。但如果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他的passion 会带动其他事情。廖冰儿子五岁不到爱上了围棋。围棋变成了他很重要的一部分。要是孩子热爱一件事情,那他不是为了其他事情而去做这件事的。孩子到最后,可能渐渐对自己的爱好丧失了兴趣,因为这个爱好会逐渐地变成家长的事。给孩子空间是很重要的。
很多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不motivated, 只在玩电子游戏上motivated。廖冰告诉大家,一个motivated person 不一定世界上所有你让他做的事都会有motivation,这一点一定要分开。想想看,我们需要多长时间去找到我们的passion, 或者再问,我们自己找到了passion吗?(观众笑)
2) 让孩子有做决定的机会
家长还需要让孩子学会如何自己为自己做决定。家长不应该因为自己的意愿为孩子做决定,而是要让孩子自己选择。要是家长能与孩子沟通,帮助孩子坚定自己的目标,那也是一种好办法。家长不能因为想要去激励孩子而把亲子关系搞坏了。话说到头,亲子关系是一切的灵丹妙药。对于小孩来说,家长越催孩子越不听。即使孩子每个都不同,但是他们的心理都是直接影响家 长的决策方案的。要是家长使劲要孩子要做的事情破坏了亲子关系,那家长还是停止为好。家长必须要跟孩子站在一个战壕。只有站在一个战壕,家长才有可能改变 孩子的思想。首先不要让孩子一天到晚跟着家长安排的计划转,孩子才能开始有自己的热情,内驱力。内驱力是因为孩子能自己做决定才会有的。孩子希望能把自己决定的事情完成。家长要当领队者。在廖冰儿子五岁时候,她给儿子买了一本围 棋书。然后自己学了围棋教育儿子。结果后来她的儿子越下越厉害。各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一样活动。其中最重要一点就是,家长不能比孩子更着急想要孩子去学习。孩子必须自己做决定,孩子必须自己对待后果。要是孩子去学习一件事情,必须是孩子自己想要去学习。
家长应该是pathfinder, 而不是“直升飞机形“的家长,家长对待孩子的决定要用红绿灯方式去决定。绿灯区是小事,家长不用管,黄灯区是一般的事情,比如说学习下棋。要是孩子现在不想学,没关系,过几年让他自己后悔去。红灯区则是禁区,如吸毒,犯罪那些必须家长要阻止的事情。家长对很多黄灯区的事情着急,最担心的就是考不上好的大学。很多家长都觉得要是孩子因为没有考上大学而丧失宝贵的机会有他们一定的责任。很多时候家长自己有焦虑感,于是他们就把焦虑感投射到孩子身上。很多家长的焦虑来自于对孩子的未来缺乏安全感。儿孙自有儿孙福。孩子有自己的轨道。有的孩子早开花,有的孩子晚开,有的孩子也许就是长青观赏乔木。可有的家长就是急得等不了,硬要拔开看到底有没有花。
3) 让孩子有负责任的机会
让孩子负责任也是家长的一件很重要的使命。孩子的责任感是慢慢形成的,是一个过程,不是单单的一个突变。孩子负责任并不代表他们成绩好,学习成功,而是他们是如何实现他们的目标的。 很多时候家长都看见过,两个孩子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他们不同的过程影响成了他们的不同的人生。一个孩子成绩很好,但他是暑假先学一遍,上课学一遍,考前家教补习一遍。这样的孩子也许成绩不错,但你认为这个孩子学习上还会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吗?光看结果真的是很误导人。
Paul Tough在How Children Succeed 一书里提出最能predict 一个人成功的7条个人素质:好奇心、坚韧性、热忱、乐观、自律、感恩和情商。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孩子素质上。比如玩电脑游戏上,重要的不是结果,不是孩子玩不玩游戏,而是在过程中孩子有没有学会自制力。不论家长跟孩子做什么,过程中孩子培养出的人格品性才是最重要的。两个家庭,第一个家庭的孩子玩游戏的时间是家长控制的。 第二个孩子玩游戏的时间是必须孩子自己停下来的。结果可能第一个家庭的孩子成绩更好,但是第二个孩子学会了自制力。自制力便是责任感。第二个孩子虽然成绩没有第一个孩子好,但是他对自己的生活,学习,时间安排负起了责任。过程,才是这个比较中最重要的。学习中 家长不应该看结尾,看成绩,而是看孩子还有没有对学习,对知识的好奇心与责任心。
很多家长都说孩子有逆反心理。而其实没有逆反期,而是孩子在锻炼他们的批判性思 维。很多时候家长觉得孩子逆反,只是家长自己面子留不住,想跟孩子斗。家长应该让孩子不断尝试,孩子才能有自己的经历。很多时候,孩子确实会跟家长对着干。这种孩子一般是与家长有矛盾的。很多问题放开看都是小问题。家长也可以等孩子自己发现问题,咬着牙等孩子开窍。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过程, 家长应该放手。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孩子慢慢负起了自己的责任,从此变得成熟。很多时候因为家长过早插手干预,阻止孩子自己心智成熟,许多大学生玩游戏入迷,不得不退学。这些大学生对自己的人生没有责任感,所以没有了家长为他们负责人,他们就不知道怎么做了。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学会自己如何判断自己决定的后 果。孩子只要自己学会如何做决定,那长大了就方便很多。在孩子的事情上,必须要孩子自己为自己做决定。这个做决定的过程中家长禁止插手。家长很多时候不想 孩子走弯路,他们为孩子急。但是事实上,孩子走歪路是必要的,这样走过歪路出来的孩子才是真正强壮,自立,坚强的人。这就好比旅游,从A点到B点,不是说直线距离是最好的。很多时候多走些歪路,看看风景,才是旅行的真谛。给孩子做家务的责任能让孩子有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让孩子为一些事情负责。不需要孩子做得完美,一味地追求完美只能让孩子越来越不想学。家长要是给孩子做的事情挑刺,那只会把孩子的积极性扑灭。要是家长监督太多,那慢慢地做家务就变成家长的责任了。
这一代的孩子的思想已经跟父母不同了。家长还在想孩子能不能上好大学,孩子已经在思考到底要不要上大学。现在很多孩子都在考虑在上大学之前休学一年。最终,做决定的只有是孩子自己,孩子的一生也取决于孩子自己。
很多家长讲座后说,进了藤妈群,变得更焦虑,恨不得再给孩子补2个䃼习班,跟孩子的对抗更大;而来PCE 听完讲座后,感觉很轻松,很有liberated的感觉,跟孩子的关系有所改善,孩子反而更独立、更有内驱力,更愿意与我们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