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分享 | 我给孩子买保险之二:给小孩/年轻家庭的保险怎么选?

睿誠理財-1460  06/08   5985  
4.0/1 

前一篇的博客,我给大家分享了为什么想要买保险以及为什么选择去香港买保险,那么接下来,很多朋友会问我,像我这样刚刚生了小孩的新新三口之家最需要买点什么保险呢?这个问题我研究下来,觉得最少要买重疾险和储蓄型保险,而我没有选择很多妈妈感兴趣的门诊险,接下来我也会给大家按照自己的情况分析一下,大家可以参考。


第一部分
重疾险
— Part One —
1
给小孩的重疾险
这个如我之前转发过的北美精算师孙明展老师的文章里说的:有了孩子之后就会发现说孩子的健康问题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最影响家庭的财务安排的。因为一旦生病,就算倾家荡产,作为父母都是会全力以赴的。为什么健康问题会影响家庭财务?

1)孩子年龄小,本身就容易生病(或者说在未来生重疾的可能性更大);
2)现在的医疗成本越来越高,尤其是孩子的医疗成本;
3)社会保险中的医疗保险,未成年人的待遇远低于在职职工。

而且从买保险的角度,重疾险和寿险都是越早买越便宜,所以如果为了以防万一,我们可以尽早考虑。

选择重疾险的时候要看清楚是能够cover到多少种疾病,给小孩选择重疾险还要看是不是包括一些18岁以下的小朋友特别的疾病,比如川崎病、脊髓灰质炎之类的。

从保额来看,我们国家莫名规定少儿险保额最高10万元,但是10万看个大病是完全不够的啊!所以在香港买可以把保额买高一点也是一个不错的优势哦!
2
给成人的重疾险
不论任何理财规划都会建议说要给家里的经济支柱先买保险,也就是目前工作赚钱的爸爸和妈妈。现在什么癌症啊之类的重大疾病发生的越来越早、越来越普遍,医疗费用也越来越贵,不是说乌鸦嘴,但是总要以防万一,所以这次我们也考虑我自己和我老公都买好重疾保险,万一有一方生病也可以得到一定的经济支援。

在成人的重疾险我们选择了可返还型的,也就是说万一没有生病,在我们去世之后会有一笔钱给到受益人(我们的小孩),或者是到了86岁之后一次性取出,我们老了之后养老费用或者日常医药费肯定也不便宜,能有一笔钱自己支配可以日子过的好一点,也不用给小孩太多的经济压力。
3
关于重疾险的保额
保额就是保险金额的简称,指保险人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最高限额,也是保险公司支付合理费用赔偿的最高限额,同时也是计算保险费的主要依据。也就是说符合理赔条件的话,可以拿到多少钱。那么既然是重疾险,就是要考虑如果生了癌症心脏病之类的疾病,要花多少钱。

那么我们全家其实都是有加入社会保险,所以基本的医疗可以cover掉一部分,只是万一治疗过程中,有一些医保不包括的进口药、进口设备之类的,就需要用到这个保险费了。所以根据家里周围有人得重病在国内三甲医院治疗的经验,基本上30-50万是足够了的,所以我给全家投保的保额都是10万美金,这样对于未来万一生病的情况下,医疗费用、住院误工费、请护工等照顾的费用基本都可以cover,也不影响日常的生活水平了。

另外还有赔偿次数,重疾险中有些是只要一次赔偿就就合同终止,也就是说以后都不用供保费,但是以后再生病也就不能保的,还有一种是可以多次赔付,我看到很多癌症类的保险基本都是有3次赔偿之类的。能够多次赔偿的重疾险一般比较贵,我们给小孩买的是能最多7次赔偿(所有list中疾病可以赔3次,部分可以最多4次赔偿)。而我和老公自己买的是一次赔偿的,cover的疾病种类差不多,但是因为没有多次赔偿,所以保费便宜很多,那种多次赔偿的保险,如果三十几岁的人购买,保费价格就非常贵了。
4
重疾险要供多少年
一般都有10年、15年、20年各种选择,如果想要短时间内趸交也是可以。但是在香港买保险的话,如果是要趸交,要提交很多的证明,说明这趸交的钱来自哪里之类的,反正就是很麻烦,所以还是分若干年来交好了。那么保额一定的情况下,交的年限长短肯定和每年的保费多少有关,你需要跟你的保险顾问好好讨论看看,怎么买最适合你的经济能力了。

我的保险顾问是一个很nice的大姐,小时候从上海移民去香港的,她跟我说她曾经服务过一个四川的财政局的公务员,还有一个国内名校的统计学教授,俩人自己测算下来,都觉得买15年是效益最好的,所以我就跟风按照15年买的(其实我自己也是懒得算啦 ……^_^)算一下也是从现在三十多岁供到四十多岁五十岁不到的样子,应该可以在小孩读高中自己退休之前赚钱能力比较好的情况下都供完,我觉得从时间上也是比较合理的。

第二部分
储蓄型保险
— Part Two —
1  储蓄险+寿险 = 长期稳定的资产准备
储蓄型保险相对比较简单一点,它可以被理解成时间比较长久的强制性储蓄投资,复利计算、有红利分发,如果去世了,可以拿到比较客观的寿险赔偿,如果去世之前拿出来,那么就当成长期的投资回报。

我买的是储蓄型的寿险,也就是说,如果身故可以拿到最大的赔偿,而过程中如果需要大笔用钱,也可以提前拿出来,不需要任何证明,就直接跟保险公司说我要拿出来就可以了。

这种保险其实就是解决很多跟我类似的理财比较保守的妈妈们的远期投资理财的问题,因为这种保险是开始放进去并没有多少现金价值,但是投保的时间越久,价值就越多,而且保险公司的投资如果效益好,分红也会比较多,那如果你没有把保险金和分红拿出来,那么这些钱还会一直在这个保险里面继续利滚利。因为国内保监会规定保险的复利计算不能超过2.5%,然后保险公司的投资范围也是有比较严格的规定,所以分红可能没有海外的保险公司那么多。所以我在香港买的这款储蓄型保险的优点就是回报稳定,取出也比较容易。

国内很多保险名为“教育险”、“年金险”、“万能险”、“分红险”、“生死两全保”这些名字,其实运作原理和作用跟我买的差不多了,所以叫什么名字不重要,我们买保险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楚这些钱是怎么进去怎么出来的,会给投保人和受益人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2
全球美元支取好处多
在香港买的保险,在取出的时候可以选择港币或者美金,这里就是我在上一篇文章中说到的,未来如果需要用大笔的美金的话(比如小孩读书之类的)那就可以直接跟保险公司要求把这笔保险拿出来,而且直接美元支票寄到你所在城市,不用经过国内的银行和外管局了。

同时,如我第一篇所说的,这样的保险也是可以合理规避遗产税的问题。现在为小孩做好准备,未来ta需要用钱的时候也不用担心税率的问题。
3
一份保单、富足三代
储蓄型保险最好是买在小孩身上,为什么呢?因为年纪越小,保费越便宜,而且保障的时间越长,保险价值越高。比如我买在未满一岁的女儿身上,那么等她读高中,这份保险已经15年了,等她读大学是18年,等她结婚也是30年左右,这些需要花钱的节点上,这份保险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现在做定存的回报,而且比股票基金什么的要稳定很多。

如果我们小朋友一直没有用到这部分的保费,那么等到她未来有小孩需要用钱的时候,这份保险已经有五六十年的积累,价值就已经是非常可观了!所以说,一份好的储蓄性保险是可以cover到三代人的需求,我觉得是不错的一笔长期投资了。

储蓄型保险在你需要用钱的时候可以随时支取,所以如果你怕年纪大的时候没有钱供重疾险或者其他保险了,也可以支取储蓄险里面的钱来支付重疾险,这样不影响日常生活的费用。用一张保单的钱来cover另一张保单,让生活的保障不减少,生活品质不降低,这也是我的保险顾问给我提供的小妙招,真的挺开拓我的思路的!
4
保费和交费期限
和重疾险你要决定保额多少不同,这种累积的储蓄型保险,你要想好你准备一年投资多少,总共供多少年。 所以如果你对保险的投资总额有了基本的想法之后,可以尽快全部供完。比如每年买1万买5年 vs 每年买5千买10年,20年之后那肯定是每年买1万买5年的收益高。因为储蓄型的保险也是利滚利的结构,所以投入越早,后面滚出来的利就越多。那么就越早投入越好了。

不买门诊险
的理由
— Part Three —
说了半天,很多朋友都问我说“那种看和睦家可以报销的保险要怎么买?”其实这就是所谓的“门诊险”。我一开始想要买保险的时候也是想说未来小孩子如果去好一点的外资医院看病可以用,但是后来研究下来发现门诊险这个东西除非是有那种大跨国公司给员工福利买了你就享受一下,自己买是挺不划算的。

我微信公众账号上转载的孙明展老师的文章里面也说了:
谁都知道门诊会经常发生,但发生频率高,损失小的风险是没办法买保险的。这就是保险的原理。

怎么样让大家直观地理解保险的原理?我们还是以门诊险为例。孩子可能每个月要看一两次门诊,每次花费一两百不定,如果每次都要理赔,光往返的快递,出据理赔 支票的行政成本可能要三四十元,已经占据理赔金额的相当一部分。保险公司在这一险种上运营成本太高,必然会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提高保费,最后的结果是, 门诊险对保险公司没有价值,对消费者没有价值,只对快递公司有价值。

你想想,保险公司卖你一份保险,今年收你6000块钱保费,结果你理赔了4000块,除去运营成本,保险公司没钱赚,明年他就加你的保费。所以说,门诊险本质上是费用管理,而不是风险管理。

各大保险公司一般不会针对个人出售门诊险。即使在海外,门诊险也是保费和保额相差无几,而且还要在固定的诊所。保险公司在门诊险上赚取的基本上是管理费。

因此,在门诊这个风险上,我们不应寄希望于保险公司,而应“自留风险”,因为这个风险你承担得起,风险不高。每月预留一笔钱即可。除非单位购买了团体门诊险作为员工福利,这又另当别论,我们当然要享受了。
我实际问过,如果给周岁以内的小孩买一个可以看任何外资医院都报销的保险,一年也要一万多,那么你自费在这样的医院打一年的预防针,也差不多是一万多。然后小朋友普通看一个感冒发烧什么的,一次也就是一两千到两三千就cover了,所以成本并不是高到大家觉得可怕。另外,外资医院如果你去过的话就知道,你付费的时候ta会问你是自费还是用保险,一样的一万块的医疗费,用保险就是三万多,反正是保险公司支付。所以觉得保险公司报销很划算,是用这种“保险公司医疗费”的成本来计算,其实自己看病也还好。

所以除非说小孩真的一直生病、或者需要全球各地看病之类的,我觉得没有必要买门诊险。当然,这是我自己的观点,我觉得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所以你的各种想法,最好都充分地跟你的保险顾问讨论,然后得出最适合你的方案。

结尾碎碎念
啰嗦了很久还有话说

还要在结束前说一点比较主观的感想,我以前不敢买保险的原因也是觉得国内的保险经纪人都是“安利传销style”,我妈妈很早以前给我买过保险,但是其实也没有得到多大的好处,每年有一点小小的分红,十年时间到了之后全部拿出来而已,她也觉得没啥划算。不过现在来看她选的保险险种,又cover到健康医疗、意外的成分,又cover到储蓄和分红的功能,所以目标很分散,收益也少,如果生病,理赔的额度也是不高的。

所以其实选保险的险种,买什么、怎么买,真的要跟专家好好讨论才行。那么一个好的保险顾问就很重要了,我自己的感受是我的香港保险顾问还是蛮专业蛮诚恳的,做保险规划的时候都是从我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为了多卖点保险什么都推荐,有些东西可能看上去很便宜,但是她不会刻意推荐给我,而有些看上去很fancy的概念,如果跟我家庭的实际需要不符合,她也觉得没必要买。所以我觉得找到一个好的保险顾问量身定制也是蛮重要的呢。

Anyway,下一期我就要跟大家来分享我的香港买保险实际之旅,大家如果需要找香港保险顾问给你们,也可以给我留言哦!

香港医疗和香港保险咨询微信號碼:61370520

以上资料釆集于網絡希望给您带来帮助,如有任何疑问,欢迎联络管理员。                              


你可能不知道的【微信二维码扫描】功能:

 按住图片便加到本人微信,方便快捷。香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