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人民,人;理解毛泽东


大牛-131  04/24   11647  
4.0/1 

    石凳


    理解毛泽东,要分清上面三个概念。 
    抽象的人是哲学的事,跟政治无关。 
    人民,做为一个整体,是毛泽东最关心的。 
    个人,做为整体中的个体,他们的权益很重要。但如果个体的权益与人民整体的权益有矛盾,那么人民(民族)的利益为大。 

    这个角度,是历史,文化,社会,现实等等因素综合作用出来的。没有这个角度,就不会有中华民族的崛起。没有民族的崛起,就不能保证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在世界上的利益。论证是:近代以来,世界资源已经被西方强国把持。中国人,作为个体,参与到西方的体系中去或作为其在中国的代理,很可以锦衣玉食。做为一个民族,作为一个国家,如果依附于某种强权,也有可能沾到一点利益。但是这种状态是不可能稳定的,所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没有永远的朋友。要保证一个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利益,不把整个民族团结起来是不行的,在此意义止,从人民群众的角度来看问题就是必然的了。在抽象的意义上,毛泽东的思想不一定比比西方自由主义思想更高明。但放到中国近现代历史来看,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角度来看,毛泽东的思想是最符合中华民族利益的。试看今天其他的主动或者被动拥抱了西方强权的民族或者国家,哪个不被西方强权所限制?哪个有中国今天拥有的自由?(当然,三十年来,种种因素,使在思想层面讨论中国变得更加复杂了。但客观地看,中华民族的崛起与毛泽东思想是分不开的)

    相反的角度是,个人至上。绝对地看,这个角度不比集体主义差,甚至这个角度与集体主义能够达到一一致。你看西方强国,都是个人至上,个人至上了,国家也跟着强大了。但这种一致,也是受历史条件限制的:在蛋糕还没有被分以前。如果蛋糕已经被分完了,你想从别人手里把蛋糕拿走,就会被收拾了。中国近代以来到49以前,基本是处于当蛋糕的状态(改开以后,又在某些方面主动地当了蛋糕)。在这种情况下,想从利益的提供者变成享受者,是不可能的。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认识到这一点。有些有点头脑善于钻营的人,他们不愿意站在民族的角度上来看问题,不想谋求民族的利益。因为他们相信,没有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他们还是可以衣食丰足。事实是,他们更愿意让大多数人处于底层,做为他们渔利的对象。他们的角度,就是个人的角度。这个个人的角度,还不是整体之下,统一于整体的个人角度,而是要从整体中脱离出来,从整体获利的个人的角度。不论他们有没有教养,懂不懂得尊重他人,在本质上,他们的角度与民族整体这个角度不相容,甚至相反:他们的角度在近现代,与民族的利益是必然冲突的。

    这就是为什么毛泽东要把新民主主义革命推进到社会主义革命,进而再搞思想领域的文化革命。他是想从内到外,从上到下,从政治到思想,把认识彻底地统一到人民利益至上,民族利益至上这个高度上来。在民族利益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保障每个个体的利益。从这个角度来看,抗战以来到毛泽东逝世,他所主导制定的一切政策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 

    是的,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有头脑有才能的人被压制了。他们被压制,不是因为他们有坏心,不是因为他们要破坏中国的建设,更不是因为毛泽东担心他们危及自己的统治,而是因为他们的“路线”是个人至上角度的。可叹的是,他们自己意识不到自己的“路线”是有问题的,他们自认为纯粹是出于热情,出于忠心,要为祖国建设做贡献的,而事实也是如此。他们当然觉得冤。毛泽东发起的斗争与运动,不但无情,而起看起来无理。但事实上,从思想层面来看,要保证人民群众最长远的利益,在当时的情况下,对于某些人进行限制是必要的。试看当时被压制的代表人物邓小平。看看他在改开后的讲话,他还不知道自己的路线跟毛泽东的路线是不同的。但是再看一看毛泽东建国后的一些讲话,他已经准确地预见了执行邓小平所代表路线的结果。毛泽东观察问题的着眼点是如此之高,如此之远,邓小平也不能望其项背。在当时不被理解甚至被人误解,也是在所难免的了。在现时被主流攻讦,就更加正常了。因为毛泽东所代表的人民群众,已经被另一条路线的执行者们成功地压回到了社会底层,他们失去了在社会上的主导地位,当然也就失去了主流的声音。 

    客观地说,在夺取与建设政权的过程中,确实很多人蒙冤了。毛泽东站得太高看得太远,而现实太难改变。强行改变,就会出现悲剧。如果毛泽东有一个跟他同样胸怀,同样气魄,同样领导能力的“接班人”,或者如果改变人的思想与意识很容易,十年即可完成,那么那些人的冤可能没有白受,因为他们的牺牲换取了民族整体的更好发展。然而,有毛泽东的胸怀气魄与领导能力的,几百年间,只有一个。文革的精神也从中央到地方被扭曲,被利用了。第二代上台,观察点就从人民转回到个人上来了。而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除了靠卖地增加GDP成了经济总量第二与打洋工换外汇以外,再没有比改开以前更大的成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