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ice Zhang 张怡 文学系列 《悼念诚品书店创办人吴清友先生》
Janice Zhang 张怡 微信号 : janice4168388306-102106 07/22 60914.0/1
作者:Janice Zhang 张怡
2017-07-22
我以无比沉重的心情悼念刚去世的诚品书店创办人吴清友先生。诚品书店是我在亚洲见过的最有文化,最诚恳的书店。
2015年夏天我与家人跟旅行团游台湾,特意让导游安排去一趟台湾最大最好的书店。导游小钰在行程最后一天安排团友在台北一个大商场购物。于是,我便让家人带上女儿去吃喝玩乐,自己静静地在诚品书店读书买书。结果,我买了一大堆我最敬仰的民国时间,以中英双语创作的作家的书。他们都是海归派,亦是那个时代中国知识分子中最优秀的一群,包括:徐志摩、林语堂、梁实秋、余光中等。当我满意地扛着如砖头般重的书,准备去结帐前,我在诺大的文学区逛了一圈,惊讶地发现:各位近代、现代文学家当中,著作放上了最大最显眼的文学专柜上的竟然是~鲁迅!其他作家的待遇都远没有这位革命者作家高,而鲁迅又将多位移居台湾的作家都臭骂过。书店经营者对待文化的态度,加上旅行中所遇台湾人的淳朴、和对中华传统的坚守令我感动,一时间竟有落泪的冲动……
而之后我回中国大陆旅行及探亲。在家乡广州一个繁忙地铁店出口旁,有间书店在门面上挂了条醒目的大横幅:"书店搬迁,所有图书论斤卖,十至十五元一斤!" 这可真雷倒我了……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进去一看,书散乱地堆放着。科学类、应试类图书十五元一斤,最不值钱卖十元一斤的正是:文学类书籍!进来的时候还是怀着捡便宜的心态的,可当我捧着几本文学经典,看见店员吆喝着叫卖图书的样子,那几米的路竟然无比漫长。最后,我还是长叹一声,放下了手上的书走了。当日见了友人就慨叹书店搬迁日子艰难, 谁知友人说:"切!这书店已拿那个踔头这样搞了好久了。" 顿时,我心里一股浓烈的哀伤, 就像打翻了五味瓶, 是言语道不出的心酸。
今日读到诚品书店开业二十五年,头十五年亏损却依然坚持的故事,以及刚去世的创办人吴清友的语录:"没有钱,诚品活不下去。但如果没有文化,诚品也不想活了。"⋯⋯ 我不禁回忆起两年前的这段经历,并与大家分享。
假如朋友们有机会游台湾,去一趟诚品书店吧。诚品在苏州也有分店。而中国大陆的书店,听说经营亦是一样的困难。有一件事我后悔了,当时那家将文学名著十元一斤地卖的书店,其实我也应该光顾的。人家的经营手法再怎么低劣,毕竟还是从事极不容易的文化产业。热爱文学的人又怎该嫌弃,而不去帮上一把呢?
(上述文章由多伦多中英诗人 Janice Zhang 张怡 原创)
上图是Janice Zhang 张怡女士于2016年出版的新书的封面和封底。此书共307页,12万字。收集了其25首中文诗;23首中英双语诗;3首英文诗;2个中文微小说;44篇中文散文;2篇英文散文;3首中文歌词;2首中英双语歌词;1首英文歌词;3篇艺术家专访;8篇文化艺术及社区活动报道;15篇游记;10幅个人油画/国画作品配原创中英诗文;为其他诗人/填词人/艺术家做的3篇英文翻译。
《连亏15年仍坚持的诚品书店创始人走了,他说没有文化活不下去 》
2017-07-22 创业最前线 之 生意圈那些事
昨晚突然传来噩耗,诚品书店创办人吴清友因心脏旧疾去世,享年68岁。
据报道,吴清友5月底才亲自出席过诚品股东会,原本今天要参加他的自传新书《诚品时光》的发布会。没想到昨晚7点多突然病发,送往医院的路上已无呼吸心跳。
消息传出后,作家龙应台立马在脸书发表了悼念:
“今晚我为他流下眼泪。
有些人飞扬跋扈,其实贡献很薄。有些人默不作声,做的却是静水流深的事。
书店可以只是卖书卖纸卖文具的商店,他却把它做成生活的美学、文化的指标、对心灵境界的坚持。可是也只有朋友们知道,在幕后,他坚持得多么、多么辛苦。
我感佩他对台湾的付出,尊敬他对华人世界的贡献,但是更心疼他白了头发的辛酸……”
吴清友的好友,华硕电脑创始人之一童子贤则表示,吴清友一生为台湾创立了举世瞩目的文化事业,是一位有福报的人。
1950年10月,吴清友出生于台南,患有先天性心脏扩大症,生前一共动过3次大手术。
1988年进行了第一次开胸心脏手术之后,本来以代理欧美厨具起家的吴清友,于1989年3月创办了诚品书店。
诚品书店初期专卖艺术与建筑类书籍,采取有别于同业的经营模式,后来逐渐扩张到出版、画廊和策展等诸多行业,更结合了书店与商场,成功经营出特殊的诚品书店文化。
“诚品证明了一间书店能带给一座城市的商业效益,不输给一间百货公司”。
1999年,诚品敦南店成为亚洲第一家24小时营业书店,成为台湾地区著名的文化产业坐标之一,也是访台游客必去的打卡景点。
第43家诚品书店位于苏州,也是大陆首家旗舰店。原本上海也有计划开分店,不过后来项目流产。(以上是苏州诚品)
吴清友曾说,“我一直认为诚品是坐落在某一个城市集体的创造,没有人文,诚品只是一个空洞的躯壳。”
他个人的信仰是——生命在事业之上,心念在能力之上,事业、工作,都是你生命的道场。
下文来自吴清友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演讲,讲了他为什么能承受诚品书店长达15年的亏损:“诚品书店不是商学院的好案例,却是我对生命的一种创作和探索。”
他说,没有钱,诚品活不下去。但如果没有文化,我(诚品)也不想活了。
*文章原刊于《中欧商业评论》九月号,原题《我与诚品书店25年》。
1950年代,我出生在台湾西南沿海,小时候是家里表现最差的小孩,但我得到非常多的爱,尤其是我的父亲,他给了我这一辈子最伟大的养分。
那个年代,台湾很贫困,父亲经历了非常大的风波。但是,他在我心目中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也是一位伟大的爱人。他把生命定为“留得清白在人间”,虽然没有钱,但很有骨气,希望他的 小孩将“诚”字作为生命的信仰,“财物有时而尽,惟有‘诚’字是终身受用不尽的”,所以我有机会成家立业,所有公司全部以诚为始。
我经历了年少的贫困,但运气很好,工作十几年积累了很多财富。1980年代左右,我经营一家小公司时,读到一本《灵机实务》。通常,公司做年度计划都会沿用去年业绩,但这本书讲了一个新的概念:当你做一个新计划,可不可以把一切想法归零再去考虑呢?
它让我自问两个问题:一、不做原来的行业,我做什么?第二,生命归零,我又期待什么?
我有先天性心血管疾病,而手术在当时是很危险的。这就逼迫我思考生命的问题,重启了一段旅程。
经过诚品赔钱的15年,我至少看到了自己对生命态度的诚恳。
在病痛之中,我的内心非常迷离。就在这个因缘中,《弘一大师传》和史怀哲(Albert Schweitzer)先生的《文明的哲学》给了我最重要的影响。
《弘一大师传》文字太美了,是弘一大师对生命的了断。他三十多岁时,在文学、音乐、戏剧、教育等方面都很有成就,却选择了佛教中最严厉的律宗,以追求生命的完成。
史怀哲先生对基督教很有研究,还研究巴赫,是一个非常好的管风琴演奏家。一天早上,他读到一份报道讲刚果有很多黑奴病痛无人照顾,就立志此生都要奉献给黑奴,花了五六年时间去学医,然后跟太太去了非洲。这本书让我大受感动。
史怀哲和弘一大师,一位在西方,一位在东方,在三十多岁的壮年就决定此生要度己度人,这种生命的壮阔实在是非我们所能及。我的学问不好,但从小就喜欢思考。史怀哲讲到,大自然是上帝最伟大的创作,人类最伟大的创作尽在书本当中。这开启了我对书店经营的一种兴趣。
(上图是吴清友和女儿吴旻洁)
柏拉图曾经说过,贩售和分享知识其实是要比贩售和分享食品更严谨、更需要小心的事情。之前我根本没有任何对书店的认识。虽然相较于弘一大师,经营诚品书店也不过是做一个心灵生活的逃兵,但我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我提出了人文、艺术、创意和生活为理念的诚品之旅,也就是爱、善、美的不断精进,使自己不断地活下去。诚品除了书店,还有一个诚品画廊,是讲美的;“诚品艺术空间”则希望通过各类艺术活动,通过展览、表演或对话,把美展现出来。
因为病痛,我对书店无法做五年、十年长远的计划,而是要考虑每个当下安定心灵的可能。我本以为准备一点小本钱可以赔5-8年,没想到一直赔了15年。诚品书店不是商学院的好案例,却是我对生命的一种创作和探索。
诚品赔钱的15年,是我一生中最丰富的时间,因为这让我第二次看到了自己。
第一次看到自己,是当我拥有的金钱超过生活所需之后,觉得钱不是那么重要。经过诚品赔钱的15年,我至少看到了自己对生命态度的诚恳,即便是执迷不悟,不知变通。
其实,我不是一个笨人,但我不想做太容易的事情,而是要做自己认为是有兴 趣、有意义,或者做一些从来没有人用这种方式做的事情。
“困而知之”,我有切身的体会。诚品曾经走投无路,我安慰自己说,“人生在事业之 上,心念在能力之上;所有这些困惑,都为你在人生上的遭遇让你对生命有新的发现。”我所有的领悟都是在困境当中得到的。
我在香港、台湾经历了三次心脏手术。陷入困厄之时会问为什么是我?其实,为什么不是你?只问“为什么是我?”会很委屈,心不甘、情不愿,心灵是负面的;想“为什么不是我?”就会豁然开朗多了。
没有人有资格说贫困不该归我、苦难不该归我、病痛不该归我。生命当中没有那种理所当然的回报。你要做什么,你自己可以决定;你要得到什么?对不起, 上天做主。这可能不太合乎商学院的逻辑,但可能是人的心灵最需要的养分。
当你把顾客看成消费者的时候,你看到的是他的钱,而没有注意到他是一个人。服务的终极目标是精进自己、分享他人。
诚品是服务业。但服务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上过很多美式、欧式商学院的课,至今也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商学院举的案例,全部都和金钱有关,和得到客户的欢心有关,和职位升迁有关。
但很多从事服务业的人不是光要这些的。诚品有很多同仁,大学毕业、硕士毕业,愿意站在结账柜台用恭敬的态度、两手递一本书给读者,他们想要得到的是什么?服务的终极目标是精进自己、分享他人。
每一个从业人员希望明天的我比今天更精彩。能不能把所有陌生人当成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就像自己的兄弟姐妹一般?顾客只不过是在分享我精进过程当中某一个当下。这是一个永远无法完成的完美的目标,但至少表达了我们对服务的态度和对生命的态度。利益也有近利、远利、短利、长利之别。
我对事业的经营关照几个面向——对社会、对文化、对城市、对读者的全面关照。商学院的教育一般把客户当成是消费者,而我们把顾客看成是一个读者,一个人。当你把顾客看成消费者的时候,你看的是顾客的钱,而没有注意到他是一个人。
有的诚品书店开在医院里。我看到,病人在我们卖简餐的地方吃一碗热腾腾的面,跟他在购物中心吃一碗面的感动是不一样的。我有机会在医院服务一个有病痛的人,让他有那碗牛肉面的满足感,这是非常好的。卖一本八卦杂志和卖一本好书,在POS机上可能显示的都是25元人民币,但有良心的经营者会知道,那是不一样的。
在诚品书店,我们摆了差不多400个公共座位。从零售店的经营来说,这些座位是无效率的,应该拿来摆更多的书和商品。诚品的理念是“连锁不复制”。复制可以快速发展、成本降低,但我们不复制,每一家诚品店都不同:书的组合不同,装修的空间和气质不同。
在大学,我们用的材料非常简朴但又自成风格。因为那里是学生们进出的地方,不必去用光亮的大理石等豪华材料。要让学生进入书店之后,觉得这个空间是属于他的一部分,人和空间的融洽度是合意的,不要让学生觉得这是一个奢华的空间。
诚品书店一开始不是要为了卖书,而是要推广阅读,所以会从人、空间、活动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人们来书店不仅仅为了买书。诚品希望在书店环境的设计中,将颜色、灯光、布置或者同仁的微笑都考虑进去,甚至还有烹调分享,都是为了人。
我们准备了一个30平方米的独立空间,让年轻创作者去进行实验性的装置或者其他创造性表现;最近我们开了一个音乐厅,我们知道一年就要赔400万人民币,但它是诚品的梦——为平时不能在国家级殿堂表演的人提供一个专业发表创作的空间。
诚品办的活动绝大部分是免费的,因为在我们看来,人文思维关乎人和自我、人和他人、人和社会、人和天地、甚至人与鬼魂之间。
2010年,到诚品书店看书的人次超过了1亿次。
2013年,诚品书店营收是130亿台币,会员98万,书店营收占30%左右。
经历25个春夏秋冬之后,我的生命才学到从容;曾是学家笔下的悠然自在,现在才化为生活中的美好。
全球化是一个灾难,导致强者更强、富者更富、大者更大。绝大部分人要在商场一争长短,100个人当中赢家不会超过10个人,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人类可能开始要转变了。无论如何,人是城市当中最珍贵的资产;人最重要的素养是人文和艺术方面的素养,就是善、爱和美的素养。
书店行业,大家都在讲网络化、电商,但诚品讲的是人和人之间、人和空间之间、人和书本之间、人和讲座、表演等之间的互动。诚品出版了几本刊物,用的名字都与此有关。
当你不能改变世界的时候,必须要改变自己,要厘清自己的价值,保有心灵层次的安宁。
台湾有一位很有名的文学家曾经讲过,活在当今社会,假使没有一点文学和艺术的涵养,日子是很难从容过下去的。生命终究是我们最重要的关口,而不是生意和钱。
诚品在商业经营上备受批判,但我至少信守当年的信诺,希望一本书、一句格言、一首名曲、一个新的思想剖面、一件艺术创作品、一栋感人的建筑与空间,都能产生一份灵动力,丰富大家的精神与心灵。
25年来,我陆续实现了这些愿望。现在我们有电影院、音乐表演厅、画廊、艺文空间、诚品讲堂,在苏州建造了未来诚品在大陆发展的第一个项目。我真的觉得奇怪,好像上天在冥冥之中促成了很多好的因缘。
一个企业真正的创新是在价值和理念部分。假如把事业和人生做一个整合性的思考,以生存、生活、生命,或物质的生活、精神的生活、心灵的生活三层次,对应到经营上来,就是先求生存,再求领先,领先之后,有的人要成为产业的第一,而诚品希望让顾客满意。
在繁忙的都市当中,希望书店成为城市人的客厅。到书店里可以放松,可以从容。
2011年,我到北京和很多官员见面,他们问我对北京的意见,我很坦率地讲,北京的读者值得书店的经营者给予更好的待遇,给他们更好的空间、更多元的选择、更亲切的服务,要让更有灵魂的活动注入书店的氛围。
当代大陆的企业家要有更好的人文素养,必须要关怀这个社会,不能仅仅依靠政府。过度精明取得的利益是一种掠夺。商业认为你的KPI好,经营效益好,从人文观点来说,实质是在衍生成强弱贫富。
没有钱,诚品活不下去。但我心里同时也非常明白:如果没有文化,我也不想活了。很多人可以买到香奈儿,但买不到气质;可以买到很好的床,但买不到安稳的睡眠;可以买到豪华别墅,但买不到温馨的家庭;可以买到很好的食物,但不一定买到很好的食欲。
有一位建筑评论家说过,真正知道一个理念至少需要花20年的时间;至于亲身体验而至深信不疑,则需要30年光阴;要能够随心所欲地应用,将要耗掉50年的生命。
这段话,诚品同仁感受最为深刻,我们的能力虽然有限,但信守25年的愿许。在经历25个春夏秋冬之后,我的生命才学到从容;曾是学家笔下的悠然自在,现在才化为生活中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