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ronto 系列讲座之《红楼梦》与清宫文化 主讲:骆耀军; 茶艺师:夏倩

Janice Zhang 张怡 微信号 : janice4168388306-102106  06/28   4127  
4.0/1 



作者:Janice Zhang 张怡 (加拿大多伦多)

Tearonto 系列讲座之(二)《红楼梦》与清宫文化 于2017年6月28日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多伦多举行。

主讲:骆耀军,南京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目前在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所进修。主攻清朝文学。

讲座上的茶艺师是来自上海的高级茶艺师夏倩老师。






(上图:左为骆耀军先生;中为夏倩老师;右为把骆先生请来的,南京大学同专业的博士生Echo)



这次讲座很受文学及茶艺爱好者的欢迎,二十个名额很快就报满了。大家听得都很投入。





骆耀军先生一开始先讲《红楼梦》里妙玉请宝玉、黛玉等人喝茶的内容,而夏倩老师则在一旁给二十位同学泡茶饮用。





夏倩老师泡的茶异常的清香。而骆耀军介绍道:林黛玉这般聪慧清高又才气极高的人,在妙玉面前,被教训了也不敢出声。成化窑,Ban Pao Jia,点犀Qiao,这样的珍贵的饮茶器皿,我们要不是在老师指导下,都不会它们的读音。



就在几天前,有一版《红楼梦》拍出了2403.5万元的天价!看来,红楼研究与收藏大有可为。



四幅最经典的红楼美人图里,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湘云眠芍里的三位女子都是金陵十二钗正册里的小姐,而晴雯撕扇里的晴雯是副册里的丫环,不过同学们都表示特别喜欢这位敢爱敢恨、俏皮又美丽的姑娘。



《红楼梦魇》是张爱玲旅居美国研究《红楼梦》十年的心血结晶,亦是一部学术考据之作。
像张爱玲这样一位作家,用十年时间,对《红楼梦》作如此近乎繁琐的考据,似乎真是“梦魇”一般奇特。

不过,喜爱张氏作品的人都知道,她实在与这部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有太深太深的关系,
她从小就爱读《红楼梦》,以后每隔几年又重读一次,对《红楼梦》真到“熟读”的程度,“不同的本子不用留神看,稍微眼生点的字自会蹦出来。”
她少年时代就模仿《红楼梦》写过作品,以后她的写作品如《金锁记》等,意境、手法、语言,都得《红楼梦》之真传。

难怪她醉心于《红楼梦》世界的一切,甚至是:“偶偶指逆,事无大小,只要‘详’一会儿,红楼梦》就好了。”

《红楼梦》已经这样融入她的生命和生活之中。
真是要了解张爱玲,不可不了解这一点。




红楼研究学者们也爱研究金陵十二钗正册与副册里谁裹脚、谁不裹脚。



原来,宝钗因原准备去选妃,应当时孝庄王后谕,而没有裹足。尤二姐、尤三姐这两位汉族美女则是裹了吸引男人的小足。大家看曹雪芹描写其一对金莲的文字多么的生动!然而,当大家讨论当年女子为了取悦男人、嫁得一户好人家而受的苦难,都感慨万分。



骆耀军介绍了清朝男子为什么扎辫子、剃额前发。而87版《红楼梦》里,宝玉未成人,所以没剃发也不扎辫子。



研究林黛玉的发式也很有意思。至于演员陈晓旭后来出家与早逝,也令大家伤感。



这是著名西洋画师郎世宁画的清宫图。右图中的两位是雍正和乾隆皇帝。



曹雪芹的祖上是宫廷的内务官,所以对宫里及贵族人家的事情了如指掌。



《红楼梦》里,作者曹雪芹并没有明写故事发生在什么朝代,不过一般认为故事背景在清朝比较多,也有些明朝的成份。









部分内容比较深,骆耀军的介绍深入浅出。而同学们则努力咀嚼,认真记笔记。











讲课内容结束后,同学们积极提问。部分问答如下:



研究家族传承的工商管理博士、商人、旅加文化学者、作家 骆回 亲切地表示与骆耀军先生是本家,又是广东老乡。骆回问了《红楼梦》里关于家族传承的问题。骆耀军答:在后四十回里,宝钗怀了宝玉的遗腹子,在宝钗精心栽培下之后也应成器。

骆回又问:宝钗为何没成为象王熙凤那样厉害的管家。骆耀军答:宝钗原是准备选王上妃子的,具备封建社会上层阶级挑选媳妇的品质,也非常圆滑,这在"宝钗扑蝶"的场景里得到了体现。但后来家族没落了,不如王熙凤时代了,所以没有如王熙凤般厉害。不过,宝钗的结局并不好,她只得到宝玉的人,却连心都没得到,又年轻守寡。




在讨论《红楼梦》女子中,谁最受读者欢迎时,骆耀军说:慈禧太后最喜欢的红楼人物是:贾母。因为她是大家族里的"老佛爷"、有身份。而相对应的,刘姥姥也是一个人物,巧姐也被托附于她了,并因此得救。只不过她身份低微,自然不是慈禧眼中的偶像。



同学们就《红楼梦》及古代人近亲结婚盛行,所出现的问题,在民俗、科学层面进行讨论。

骆回出版过七部围绕着经营、管理学、家族传承的著作。他就自己研究领域里的主题提问:红楼内谁最有财商?骆耀军答:探春。曹雪芹没写太多宝玉的财商,他是大家族里的公子,没有经济压力。只吟诗作画、舞文弄墨就好了。



(上图是夏倩老师被邀请在颐康中心筹款活动上,向华裔及西人朋友讲解中华茶文化) 

在本次讲座上,对茶很有研究的夏老师提到犀牛角有药效,并就红楼里用来做茶杯,药效或味道是否有特别之处带领大家进行讨论。

骆耀军也特别介绍:妙玉请宝、黛等人喝茶,所用四个杯子分别是四个字:Jia、Qiao、斗、盏,或具有文学上的对称性。


在高鄂续的四十回里,以懂茶著称的妙玉结局是最悲惨的,因留守在庵里被强盗掳走了,但作者没讲清楚具体如何。同学们关怀地各自猜想,大家希望这位冰雪聪明、心高气傲、又出身大家闺秀的女子没有惨死。其中有人说结局应是流落街头被救,有人则创意地说:不如移民来加拿大,抹掉过去,得到个好归宿吧。



骆耀军向大家推荐由他的导师:南京大学苗教授所做的中国古代小说公众号。该公众号目前已有二万多粉丝了。



以上是讲座参加者的大合照。很高兴茶、中国古典文学、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把这些旅居海外的华人在多伦多聚在了一起,并擦出了火花。



位于加拿大蒙特利尔的McGill 大学是一所国际知名的大学。骆耀军目前在那里的东亚文化系做访问学者,写博士论文。



谈起东亚文化系,作者Janice Zhang 张怡对此很有感情。她在原广州外国语学院读了本科前三年,第四年赴合作办学的英国兰开夏大学学习,专业仍为国际商务英语。

在准备赴英留学的暑假,她把毕业论文的题目订为:"论儒家文化对海外华商的影响",并在广外图书馆和广州图书馆借了大量相关中、英文书籍阅读。当时也没有太注重版权,便复印了一公斤重的活页资料带去英国。但是,英国论文导师看了从中国带来的大叠资料后摇头,说道:"你要是只根据这些来写,百分百不及格,你的内容太Bias(偏见)太狭隘了。既然你在中国找了一公斤关于儒家思想的内容,你必需要在英国和中国以外再找一公斤的资料,这样才对称,这才是研究的正确方法。于是,张怡便到大学和城市图书馆大量借书读,也上网查资料。这才知道,关于儒家思想,海外学者的研究也相当多,其研究角度及观点与中国学者有不一样的地方,令她眼界大开。其中,好书最多的就在东亚研究系推荐的书单里!

后来,张怡也借力于英国大学的华人学生会,把超过100份问卷通过海华华人学生,发给了他们在港、澳、台、欧洲、北美、新加坡、马来西亚从商的家长填写,收回大部分问卷。这个本科毕业论文是当年全系最高分的论文,也令张怡拿到了一级荣誉文学士学位。

本科毕业后,张怡来到加拿大,跟很多留学生一样,为了更快更易找工作与移民,选读了计算机研究生,之后也在多伦多IT界工作十六年,后又转做地产投资与地产经纪。

一直而来,深爱文学、文化、艺术的她每逢有机会参加这些活动,便很投入,除了向专家与艺术前辈学习外,也乐于把参加活动的笔记与心得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在她看来,这样是总结、提炼、并推广文学的一个过程。




活动结束后,骆回在群里分享了以下一段原创文字,写得非常优美又贴合主题。 

骆回关于茶与书的约会: 

茶,是文化的浮云,喝在口里的味道,异于纯粹的“甘甜”或者“芬芳”,不同于“生津”和“解渴”,这味道里有每个人书写生命的滋味,润泽身体,有约会人生的心路历程,有细致生活的悦和爱。

茶,天赐之物,摘茶,是行为艺术,泡茶,是生活文化,品茶,是心灵状态…… 

茶汤里有书的味道,是生命的芬芳和人生哲学的纯朴,“书茶”交集着“茶书”的曼妙,令人憧憬……  

我对茶的认识,本是解渴,慢慢地因为他滋养了我的身体,让我更加温润,更有生活的味道,因而令我更懂得珍惜与周围的人和事物发生联系和互动,我从茶的身上感受到那份仁和爱的力量。 …… 

茶片,伟大而通达人性,融入水而不改变自身……

令喜欢他的人,多了些灵性。 茶,不仅仅是味觉享受,更多的是洗涤人的心灵
…… 

与茶的约会,由书缘开始! 

书,对一部分人而言,是“茶叶”,煮泡似耕读,融入水,喝下去,滋养身体,但茶还是茶,没有改变,这“茶书”却改变了“喝书”的人。

书,对一些人来说,是“鸡蛋”,越煮越硬,同样可以吃,但叫“硬吃”。 

书,还有一类的人感觉是米,煮久了,糊了,吃下去,一肚子“糊水”。 

茶和书的约会,是那样让人作迷执着,也许不是茶的本意,却是书的追求……




上图是Janice Zhang 张怡女士于2016年出版的新书的封面和封底。此书共307页,12万字。收集了其25首中文诗;23首中英双语诗;3首英文诗;2个中文微小说;44篇中文散文;2篇英文散文;3首中文歌词;2首中英双语歌词;1首英文歌词;3篇艺术家专访;8篇文化艺术及社区活动报道;15篇游记;10幅个人油画/国画作品配原创中英诗文;为其他诗人/填词人/艺术家做的3篇英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