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4 多伦多诗友会诗歌交流活动报道
Janice Zhang 张怡 微信号 : janice4168388306-102106 06/24 64074.0/1
作者:Janice Zhang 张怡
2017年6月24日下午3点,多伦多诗友会群的首次线下诗歌交流活动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烈治文山市警察局的社区会议室举行。组织者是前《海外诗刊》总编枫舟及群内几位热心诗友。
枫舟是一位中英双语创作的诗人,在中国出版了《枫舟之诗》,在美国Amazon出版了三本英语诗集,含《By the Sea - Poems of Love, Longing and Lust》,亦曾自资开办《海外诗刊》刊物,长期每天花三小时做诗歌编缉等方面的义工。枫舟办的"海外诗刊"群今年春天开张,要求加入者都有一定的诗歌创作水平,但短时间便满500人,群里大家贴的优秀原创作品之多是诗歌群里不多见的。
上图是本次活动组织者枫舟。
本次活动线上报名33人,实际到会约25人。有些人来得晚一些,有些人走得早一些。但对于一批每天在群里交流,但很少有机会见面的诗歌爱好者,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各位诗友还带来了小食和饮料。交流会以座谈的形式进行,各位诗友逐一介绍自己,并谈对于诗歌的体会。
写了很多诗,尤为热爱写古体诗的文刃为自己这个笔名解画,听了的人都会为其热爱文学的态度感动。他谈了诗歌理论、押韵的讲究、中国古典文化、古体诗与现代诗的对比、现代人年轻人对诗歌看法、如何做诗评等。
微名为"多伦多听觉中心"的老华侨赵先生(黄衣)感叹自己移民已30多年,早年受的中文教育不够好,诗词基本功不够扎实,移民后工作上一直用英语,对中文诗的写作是非常热爱但觉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次是个向有更高水平的诗友学习的好机会。
(蓝衣)华海庆是一位地产经纪。他认为目前地产市道转淡,写诗练笔正是时候,所以现在自己的诗歌作品特别多。他曾把《诗经》译成英文,但没有发表。他认为每一个人的人生感悟都不一样,努力之下都应可以成为一个诗人。他现在主要写英文诗,因为华人的声音要让主流知道。
丹丹从滑铁卢来参加活动。她是移民后陪孩子学中文、读国学经典的时候,开始重新认识中文文字的美,从而开始写中文诗,认为这会令生活更美好。
李莉是软件工程师。北大理科毕业,数学很好,移民后一直做本行。白天与数字打交道,下班后与文字、艺术打交道。她很热心为大家写诗评,而且她的评语往往是很理性的分析。
杨青Lilith是学中文的, 回顾了当年在华侨大学里,最优秀的北大老师借调过来,学生们得益良多。毕业后哪怕忙,基本坚持每天写日记,或诗文。听到有诗友是中文系科班出身的,"多伦多听觉中心"赵先生又感叹自己的中文底子不够好了。枫舟点评:虽然大部分人没有受过正规的中文、诗歌训练,有些人还是学理工科的。但大家都可以通过多读多写,写自己的感悟,诗最重要是表达感情,而非技巧。
秋叶(Tony)是一位中英双语诗人。他是英语专业出身,从事贸易,并幽默地介绍自己一到周末就当农民,种瓜瓜菜菜的。大家笑称他为田园诗人。秋叶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启蒙了他写格律诗,前后共写了四五十年了。他是《枫华园》网站诗歌方面的主编,以前就旧韵、新韵发表过论文,义务给诗友们编了不少同题诗集。秋叶是广东人,他说:用粤语来朗诵古诗特别中听。
秋叶的诗《乡愁》在上周的春之声文艺晚会上被配乐朗诵了。 (上图为秋叶与张怡在春之声晚会上相遇,交流诗歌,合照留念)
张怡的诗歌创作也是以中英双语进行的,出过一本中英双语写的《艺术相伴移民路-张怡作品集》。她介绍道:自己写诗不过是三年左右时间。最早开始接触诗歌创作是陪在加拿大读小学的女儿做一年级诗歌写作功课。女儿初学写的是日式三言俳句Haiku这种,短短三行,写景物抒情的诗。
张怡随后把这种短诗也配上中文版,并进一步学习诗歌创作。
张怡介绍了密西沙加桂冠诗人:星子 的中英双语诗,特别介绍了她除了个人创作出色、诗集多外,义务地在中小学和社区中推广诗歌,作出很大贡献。其诗歌亦被印在巴士上,推广密西沙加这个美丽的移民城市。
Helen Yang(上图中)从事电信业,也是英语专业出身。她在加拿大创建了深圳社团,做了大量艺术方面的策划与公益工作,对搭平台与传播很有经验。现在也是《红枫林传媒》的编缉。烈治文山市政府给她颁了一个杰出贡献奖,种了一棵树。
诗友们慨叹多伦多展示华人诗歌爱好者作品的平台不多,但兴奋地表示感谢《信报》近日专门开了一个中文诗歌栏目,刊登多伦多华人优秀的中文诗歌。几位用英语创作的朋友则表示,中英双语的诗歌有利于向主流社会反映华人的心声,展示我们的艺术成果并得到共鸣,亦应有个好的平台。Helen表示,她处于商界与艺术之间,主流机构与华人社区之间,会为这个目标努力。她呼吁大家一起去拉些赞助,并努力去供稿,争取搞华人双语文学作品的平台。
会上,亦有朋友谈到:写诗帮助其走出健康困扰、移民生活彷徨等的困境。另一些朋友,如:Susan,有极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人生经历,觉得如不用笔把它写下来留给后代和友人,是浪费了这么好的素材。于是,大家鼓励文友诗友们从小事写起、为心声而写、用写诗写文章来丰富自已的生活。
大约在六点,作者张怡便提早离开活动,赶去参加"加拿大多元文化民间艺术协会成立十周年暨多伦多作家节颁奖典礼"。因为作者迟到早退,这个报道仅仅是诗歌交流会的一部分内容,许多与会诗友的演讲没有听,所以不在文中,敬请部分诗友谅解。
张怡(下图右三)与另外五位获奖人在晚会上从烈治文山市议员(下图右五)及作家节发起人陈萍(下图右四)手上接过这个荣誉奖状。张怡的获奖称号是:文学推广火炬手。
她的获奖感言,首先是介绍作为作家节的文学访谈栏目及书展的负责人,得到多位文学前辈和文学爱好者们的支持。第三届作家节书展共有十五位加拿大(主要是华裔)作家、诗人、翻译家,共二十多本中文、英文、中英双语著作参展,约40%是全英文、或中英双语著作。第二届叫"华文作家节",第三届因为有大量英语著作,和非华裔作家参展,主办机构就去掉"华文"两个字,只叫"第三届多伦多作家节2017"了。
随后,张怡向观众介绍了多伦多诗坛上,星子、枫舟、秋叶这三位中英双语诗人在创作上的成就,以及他们长期为诗歌推广做了大量的义工和贡献。她之所以能拿到这个荣誉,是受这三位前辈的指点、激励和影响,边努力创作边推广诗歌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