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堪稱 「世界警察」 世界最暴力 United States called the "world police" the most violent in the world

Johnson Choi-1008  11/30   7792  
4.7/3 1 2 3 4 5

美國堪稱 「世界警察」 世界最暴力 United States called the "world police" the most violent in the world



軍備鎮壓示威 出動裝甲車震眩彈 - 美國堪稱「世界警察」,自詡為尊重民權的國家,更經常就此對外國指手劃腳,卻對當地執法部門屢屢濫用武力的個案選擇性失明。以密蘇里州弗格森鎮黑人青年布朗遭槍殺案為例,當地警方在示威爆發初期已使用催淚彈和橡膠子彈,甚至出動裝甲車及突擊步槍鎮壓示威者。美國警隊近年處理示威的手法,經常被批評濫用武力,「暴力驅散」更幾近成為常態。 

布朗今年8月被殺後,弗格森鎮連日爆發激烈示威,警方為鎮壓示威者動用到裝甲車等軍事標準裝備,在全國惹起爭議。不少聲音質疑區區一個小鎮的警隊,竟然會獲分配裝甲車和軍事級別突擊步槍,裝備水平堪比軍隊,引來民眾及議員憂慮地方警察裝備及行動愈趨軍事化,猶如「準軍事部隊」。

反恐軍備交警隊 國會罪魁 - 地方警察之所以能獲取軍備,是根據美國國會1990年的決定。當年國會授權國防部把過剩軍備轉交地方警察打擊販毒,隨美國參與伊拉克及阿富汗戰爭,移交的武器亦重點用於反恐。軍備移交至今,每年易手的軍備價值由1990年的100萬美元(約775萬港元)激增至去年的4.5億美元(約34.9億港元)。有眾議員在槍殺案發生後提交法案,要求停止移交計劃。

群眾示威與警察出現衝突並不罕見,然而近年美國警方愈來愈傾向採取暴力驅散,惹人詬病。2011年「佔領華爾街」行動,一名年僅24歲的退役美兵示威時被警方發射的豆袋彈擊中頭部,造成腦神經受傷、語言能力受損,今年初獲賠450萬美元(約3,489萬港元)。同年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有學生佔領校園,21名學生和平靜坐時,遭校警施放胡椒噴霧,令人嘩然,事後每人獲賠3.8萬美元(約29.5萬港元)。

經濟差 魯莽「Rambo」急增

有分析認為,除了過於強大的裝備令警察對暴力行為愈趨麻木,2008年金融海嘯後,警員薪酬福利減少亦有影響。有前美國警察稱,現在申請加入警隊的人,很多也是急性子、魯莽、想玩槍的「小孩」,又形容他們自以為是「Rambo」(蘭保,電影《第一滴血》主角),只懂得開槍及用暴力解決問題。 ■Quiet Mike網站/《每日沙巴》

英國:鎮壓G8和平示威 當恐怖分子

去年八大工業國集團(G8)在英國倫敦舉行峰會期間,反資本主義示威者遭全副武裝警察粗暴鎮壓,有人批評警察竟把和平示威者當作恐怖分子對待,指當天是「民主的黑暗日子」。

當日逾百名配備全副防暴裝備的警察,在倫敦蘇豪區驅散一批示威者,其間強行拖走多人,有人被拖走時血流披面,共30多人被捕。
示威者不滿警方的做法,有評論指警方使用過度武力,質疑警方把示威者當作恐怖分子對待,「英國還能自稱民主國家?」 ■Scriptonite Daily

德國:圍千名示威者9小時 傷300人

去年6月1日,約2萬名來自德國全國各地及其他國家的示威者聚集法蘭克福,抗議歐洲央行、德國政府及大銀行應對歐債危機的政策。當大批示威者企圖遊行到當地的歐洲央行及德意志銀行總部時,警方未有理會德國法例保障人民示威的權利,粗暴對付示威者。

當時大批警察包圍約1,000名示威者,不准他們離開,持續長達9小時。其間爆發警民衝突,導致200至300名示威者受傷,45人被捕。事後法蘭克福警方遭輿論猛烈抨擊,警察的粗暴行徑成為當時媒體報道焦點。 ■therealnews網站

希臘:無挑釁下放震眩彈 警棍狂毆15分鐘

希臘數萬名示威者本月較早前聚集首都雅典和該國其他城市,紀念1973年11月雅典一批大學生遭當時軍政府鎮壓事件。據當地媒體報道,約1,500名示威者在雅典大學外集會,當時並無挑釁警方,防暴警察卻出言辱罵示威者,更用警棍毆打示威者長達15分鐘。

數日後,一批示威者遊行到雅典希爾頓酒店時,在全無挑釁下遭警方施放催淚彈及震眩彈鎮壓,一名女攝影記者更被防暴警察扯頭髮拖走。 ■wsws網站

示威潮蔓延倫敦 5000人美使館抗議 示威者在美國大使館外高舉標語和以燭火悼念布朗。美聯社

美國不起訴槍殺密蘇里州弗格森鎮黑人青年布朗的白人警員威爾遜,觸發當地以至全國各地大規模騷亂,至今超過400人被捕。示威潮更蔓延至英國倫敦,前日有5,000人到當地美國大使館抗議,他們手持「黑人性命同樣重要」的標語及大叫「舉高雙手,切勿開槍」的口號。部分遭警槍殺的黑人的親屬到場,以示支持布朗的家屬,部分示威者手持蠟燭默哀悼念。

布朗的母親麥克斯帕登前日接受訪問,表示得悉威爾遜不被起訴後,「恍如自己中槍」,感覺沒有尊重、沒有同情布朗,並說:「你的孩子也可能是受害者。」她堅持布朗當時沒冒犯威爾遜,亦無拔槍。她形容布朗是好孩子,溫文有禮。在場的布朗父親情緒激動,指威爾遜蓄意殺死兒子,大陪審團的裁決令他覺得美國是種族歧視的國家。

新華社記者弗格森被槍指嚇

弗格森鎮連續3晚騷亂,部分示威者縱火及搗毀商店,密州州長尼克松已增派國民警衛軍至2,200人。新華社記者迪保拉及採訪隊本周二晚在當地採訪時,遭15至20名暴徒以槍指嚇要求停止拍攝,迪保拉一行隨即棄車逃離,未有受傷,採訪車則遭燒毀。
200名示威者前日在密州聖路易斯市遊行,其間有人衝入市政大樓,至少2人被捕。全美各地示威持續,遍及波士頓、紐約、洛杉磯、達拉斯及亞特蘭大等大城市。

感恩節局勢或升級

隨美國昨日展開感恩節假期,或有更多民眾上街,緊張局勢可能升級,密州警方表示會繼續確保弗格森鎮的安全。司法部長霍爾德周一與民權分子通電話,稱司法部會積極調查弗格森警方的執法手段。

美國多位名人紛紛在社交網站留言,呼籲民眾杯葛今天的「黑色星期五」傳統購物日,抗議不起訴殺人警的裁決,當中包括饒舌歌星Rusell Simmons及劇集《吸血新世代》女星Kat Graham。 ■法新社/路透社/美聯社/美國有線新聞網絡/《華盛頓時報》

黑人以德報怨 助白人守舖

布朗案激化種族矛盾,不過並非所有白人都受針對,當地有黑人居民更合力守護一個由白人開設的油站,驅趕企圖搗亂的示威者。

弗格森自今年8月爆發騷亂以來,大多數商店均關門。示威者在本周一騷亂期間縱火燒舖,但Conoco油站卻因以往常幫助黑人居民,獲他們守護報答,一直照常營業。東主梅雷洛表示,自己與熟客關係良好,坦言要是沒黑人保護,30年基業恐毀於一旦,反而國民警衛軍誤以為4人是示威者,一度引起衝突。

另外,弗格森鎮一帶的白人居民惶恐不安,紛紛買槍自保,令槍械銷量急增。鄰近聖路易斯的一間槍店表示,以往每天約售出3至5支槍,但近數周銷量急升至20至30支。 ■路透社/法新社

持假槍黑人童被殺 警公布片段惹爭議

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12歲黑人男童賴斯上周六在公園把玩仿真BB槍,遭警員誤以為是真槍而開槍擊斃。警方前日公開閉路電視片段,強調男童手上的槍沒橙色安全標籤,警員開場前亦三度叫他舉高雙手,但未獲理會。不過片段亦顯示,警員到達現場不足兩秒便向男童開槍,被批評使用過度武力。

片段顯示,賴斯獨自坐在涼亭,一手拿手機通話,一手拿假槍,曾把槍口指向途人。警車抵達現場後,今年3月才加入警隊的26歲新丁勒曼先下車,隨即向賴斯開槍,之後有6年經驗的46歲警員葛貝克才下車。當局正調查事件,兩名涉案警員按程序正接受行政休假。

克利夫蘭警局副局長通巴稱是應賴斯父母要求公開片段,無意為任何人脫罪。 ■法新社/美聯社








                



Font Size...
Font Family...
Font For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