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在烏克蘭顏色革命失敗幫助中國俄羅斯目前的密切關係 - 「習式外交」多面布局 中俄交好成關鍵
Johnson Choi-1008 11/25 248925.0/1
奧巴馬在烏克蘭顏色革命失敗幫助中國俄羅斯目前的密切關係 - 「習式外交」多面布局 中俄交好成關鍵
Obama failed "Color Revolution" in Ukraine helped cement current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客觀而言,中俄接近和交好有雙方共同的不針對第三方的需要 - 大公網特約評論員 鄧聿文
世界局勢正處於大動蕩大轉折的歴史關口,面臨着自冷戰結束以來最深刻的變化。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以及正在崛起的大國,如何在國際秩序的變革中謀求一個與國力相稱的有利位置,不僅關乎大國地位,也關乎中國自身的轉型發展。
審視今年以來的中國外交,從2月初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俄羅斯索契冬奧會會晤普京,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訪德國、俄羅斯、意大利、聯合國糧農組織總部,並出席第十屆亞歐首腦會議,再到11月在中國主場召開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以及隨後舉行的東亞峰會和G20領導人會議,中國領導人正在進行一場大外交的布局,它包含以下內容:
親俄疏美遠日。對俄外交和對美外交在中國外交中一向有着特殊的重要性。然而,在這個全球最重要的三角關係中,與過去中國尤其重視對美關係不同,第五代領導人上台以來,更着力打造中俄關係,習近平當選國家主席的第一站就選擇莫斯科,今年的首次出訪也是去俄羅斯出席索契冬奧會,而彼時西方領導人因烏克蘭問題紛紛抵制。今年以來,習近平在國際場合已六次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京,其他中國領導人,如總理李克強也多次同俄羅斯領導人見面。相反,對美關係則出現降溫跡象,包括習李在內,中國領導人自去年以來尚未對美進行正式訪問,習近平去年的訪美屬於非正式訪問,在國際場合會見美國總統奧巴馬的頻率也不多。盡管在APEC會議上及隨後奧巴馬對中國的國事訪問,兩國領導人在中南海瀛台夜話,雙方還達成了氣候、軍事、貿易和簽證協議,改善了曾一度緊張的雙邊關係,但從中美兩國領導人的互動來看,兩國的戰略互信還顯得非常脆弱。由此可見,中俄關係如果不比中美關係更重要的話,也是一樣重要。
之所以出現這種親俄疏美現象,與地緣政治的變化和美國對華政策有關。中美關係對雙方而言都是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為此,習近平去年在和奧巴馬的莊園會見中提出了建立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建議,但一年多來的表現說明,美國對習的這一建議並不真正重視,因為新型大國的真正含義是取得和美國的平等地位,要美國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這自然和美國的期待相反,華盛頓即使不把北京看作自己的敵人,也還未準備好將北京作為平等的對手,因此,其重返亞洲的戰略被北京認作主要針對自己。這種情況在奧巴馬最近對中國的訪問中雖然有所改進,表示要同中國發展新型大國關係,但美國能否視中國為平等地位的夥伴,而不只是外交語言,還要華盛頓拿出實際行動來。
然而,中俄關係的發展要順利得多,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兩國就達成了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並簽訂了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如今,在俄羅斯因烏克蘭問題與西方鬧翻後,更有同中國發展更緊密的全方位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願望與動力。所以,中俄關係在這樣一個大的戰略背景下升溫,也就很自然。
中日關係在今年則呈現一種遠離態勢,直到APEC會議召開,習近平才借主場之際,在最後一刻同意兩國舉行首腦會談。此前,兩國領導人互不往來,雙方在國際上開展了一係列針對對方的外交圍堵,民間和經濟交流也受到極大影響。這種事實上的敵對關係對兩國利益都有損害。因此,雙方客觀上有謀求改善關係的動力。這也才有APEC會議期間中日四項原則共識的達成,朝着改善兩國關係邁出了第一步。作為中日今後處理分歧的政治文件,四項原則共識確認雙方將遵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的各項原則和精神,繼續發展中日戰略互惠關係;同時本着「正視歴史、面向未來」的精神,就克服影響兩國關係政治障礙達成一些共識;雙方還認識到圍繞釣魚島等東海海域近年來出現的緊張局勢存在不同主張,同意通過對話磋商防止局勢惡化,建立危機管控機制,避免發生不測事態;以及同意利用各種多雙邊渠道逐步重啟政治、外交和安全對話,努力構建政治互信。但中日關係的改善似乎注定要一波三折,日本政府隨後公開否認雙方在釣魚島主權問題上有承諾,日本不承認釣魚島存在主權爭議,這就使剛剛回暖的中日關係再次陷入冰點。中國遠日的局面至少在近期很難改變。
大國外交與全球外交並行。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正在崛起的大國,中國近年來也在着力推進大國外交。大國外交的一個標志就是,大概除日本外,中國領導人與全球被認為是大國的領導人都有會晤或會談,出訪了它們中的多數國家,有的還去過多次,而它們中的很多領導人也來中國訪問過。俄羅斯就不提,歐洲國家中,德法英意中國領導人都出過多次,新興大國的巴西和印度,習近平今年也訪問過。同這些大國,中國都能建立友好合作關係。
在此需要一提的是印度,作為兩個充滿歴史恩怨和現實糾葛的鄰國,雙方之間有着瑜亮情節,如何將兩國的邊界分歧爭議壓到最低,是對兩國戰略夥伴關係的考驗,習近平9月的訪印,突出了同為新興大國、上升力量、改革推手的主題內涵,以戰略共識壓倒和超越分歧,使中印關係得到了新發展。
與發展大國關係並行的是全球外交。中國領導人的足跡今年以來可謂是走遍五大洲。從周邊鄰國到中亞腹地再到歐洲,以及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乃至南亞和遠隔重洋的拉美,以及南太平洋島國。其中有些國家是中國領導人第一次踏足,如對島國馬爾代夫的訪問。應指出的是,中國的全球外交重點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亞洲、非洲和拉美,這是發展中國家最多的幾個地方。作為以發展中大國自居的國家,中國與這些發展中國家搞好關係,為它們的利益代言,是必然要求。
責任編輯:晃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