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幹半島健行之旅 - 水鄉澤國 by 李嘉音
AliceB-223 09/29 13493
5.0/2
這一次到巴爾幹半島,最主要就是為了今天的行程,Plitvice Natiional Park 普萊維斯國家公園,俗稱十六湖。這一站是我們這一趟旅行的最高點,也是最重要的景點,更是克羅埃西亞最有名的國家公園。傳言中這公園比九寨溝還美,又可以環湖健行,正合味口,來一探究竟,說不定真的不用去九寨溝了。為了來拍十六湖的水,還特別買了一架新相機,智慧型儍瓜相機,不但視屏大,而且有立即上網功能,分享照片,所向無敵,只要是我的朋友,父老兄弟姐妹們,都可以立即看到。機在人在,機亡人亡。
十六湖分上湖區及下湖區,全程走完大約是二十英哩,算算也得走個二天,加上停下來拍照吃午餐什麽的。上湖區,景緻以壯麗磅勃著稱,有茂密的森林、清澈綻藍的湖泊以及湍急的瀑布,於峰巒疊綠之間氣象萬千,走到峽谷高處,由上往下俯瞰,層層相接的大大小小湖泊一覽無遺。下湖區,鍾秀的山水綠林,聯合國文教會將其明列為人類世界少數的自然珍貴保護遺產。十六湖四季變化氣象萬千,各有各的美,我們磨拳擦掌,興奮萬分,恨不得睜大眼睛,將此一人間仙境,全部刻入腦中,成為永久的記憶。
好日子到了,睡了一個飽足的覺,吃了一頓飽足的早餐,往外一望,怎麼回事?下雨?酒店內有賣雨衣,大家把雨具全都帶上,可是沒有人帶雨鞋。這可怎麽辦?出門前,在最後一秒鐘將我的防水登山鞋從行李箱拿出來,為了拍照美麗,換上了這雙通風的耐吉球鞋。通風透雨,一走出酒店門口門,水直灌鞋內,連襪子也溼了。這樣的情況,由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腳趾泡到發白發皺。大遠跑來,天公不做美,但是團友們個個氣勢高昂,沒有一個人打退堂鼓的。大筆銀子花了,下刀子也得去。
我們在雨中,等巴士、擠巴士、下巴士,先去了上湖區,一切都在煙雨濛濛之中,水花雖美但烏雲密佈,我想拍的湖上倒影成了不可能任務。湖面棧道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風景秀麗,想必當年棧道工程十分艱辛,巧奪天工,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除了天氣不爭氣。大大小小的瀑布、湖泊,景緻秀麗、迷人,沐浴在山林之間,真的有人間仙境的感覺。雨不停的下,止不住大家拍照的熱情,有人用塑膠袋裹住相機,有人把相機往雨衣裡揣,有人拍照時,雨傘遮着相機,寧可自己淋雨。相機壞了,下面的行程可不是開玩笑的。上湖區就在這麽迷迷濛濛,窘迫之中算是走完了。
到了中午,播雲見日,雨總算停了。大家邊吃中飯邊晾乾,以及擦拭寶貝相機。下午是去下湖區,因為不下雨,所以原本不開的渡船也開放了。在船上太陽露臉了幾分鐘,於是大家搶拍水中倒影,如果能拍到,那天算是幸運兒,因為就那麽會兒,又是愛下不的烏雲來來去去。下湖區的瀑布壯觀許多,一層接一層,源源不斷,最有名的步行水上棧道,沿壁行走也就在此。但是我們巧遇一百五十年未見的大雨,許多的水上棧道已被淹沒,而那又是去沿壁棧道的必經之路。由於淹水,去下湖的路都已封閉,黃色警戒線也阻住進口,導遊不得不提早結束行程。有幾位團友不甘心就此打住,跨越黃色警戒線,問我要不要一同前去?我猶豫了一下,他們就一轉眼的都不見了。我不停的回頭,有團友問我是不是不死心?我當然不死心,但是我的雙腳被水泡了一天,實在難受,這輩子還沒有這麽慘過,落湯雞做一天。另外在美國登山,我也一向很守規矩,不能跨越的地方一定不去,想想國家公園設立警戒線必有他的道理,應該尊重他們。沒想到我這一個奉公守法的一唸之間,卻教我後悔不已,個個下去過的都説下面有多美,恨不得時間倒轉,我由岔路下去。其實下去後也走不遠,因為洪水氾濫,淹沒棧道。兩天之後,十六湖國家公園關閉,因為洪水將部份棧道衝斷。想想寥勝於無,我們至少到此一遊,下次一定要來走兩天,全程走過一遍,痛痛快快。
這一回出門,一年四季的衣服都帶上了,薄至比基尼,厚至羽絨衣。不怕它熱也不怕它冷,沒想到被一場雨打的落花流水。晚上住在國家公園內的酒店,洗完了澡去吃飯,聽說有人向餐館侍應生要塗麵包的牛油招拒,早上也有人因為用玻璃杯裝熱水挨罵。第二天吃早餐時注意看看,那些侍應生真的很像警察,拿兩個橘子也會問你,是否吃得完?有人想用早餐包個三明治帶走,也都像做賊一樣。因為國家公園是國家的,所以在職人員都是公務員,不陪笑臉,奉公行事,上下班制,不需要服務態度。害我吃個早飯,心驚肉跳,不停張望。
第二天,巴士帶我們去一個水鄉澤國,驚艷小鎮 Rastoke - Slunj。十六湖水經流於此,再由內陸注入黑海,整個小鎮包圍在各式各樣的瀑布中,除了水聲,還是水聲。小鎮是個自然保護區,香煙裊裊,紅色屋頂,原來童話中的小屋都在這裡,找找看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住哪一家?
Zimmer 的文字倒處都有,就是 Hotel ,處處也有掛有 Sobe 的招牌,也就是民宿的意思。這裡水聲這麽大,晚上能睡得著嗎?在這個水域區的小鎮,以前還是澳地利皇室渡假區。小鎮奇特又可愛,昨日在十六湖的不爽,都因它而抹去。
李嘉音起稿於十六湖
9/13/2014
複稿於矽谷
9/26/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