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en讲故事#80:士师耶弗他


Karen-102804  05/07   9508  
4.5/2 





士师记第11章和第12章的前半部分,记载了士师耶弗他的故事。这位士师比亚比米勒王还厉害,亚比米勒王宰杀了几乎所有的兄弟,又灭绝了母亲家那边的外戚,这位士师干脆烧死了他自己惟一的后代,自动绝后。

 

基列地处约旦河东,属于以色列地盘的边缘地带,所以,比较容易受到侵略欺压。当时,罗得的后裔“亚扪人聚集,安营在基列。” 基列周围的以色列民在首领的带领下,也聚集起来要退敌,可是,竟然找不出一个有本事领兵抗敌的人来!刚死了的士师睚珥在基列地分封了30个儿子,管理着30座城邑,看起来,这30个儿子没有一个成气候的,没有一个可以当领袖的。所以,基列周围的以色列民急不可耐地贴出来一张招贤榜,说的是“谁能先去攻打亚扪人,谁必作基列一切居民的领袖。” 这次,以色列人没有到神面前求拯救,而是面向全民求“领袖”。可是,这张招贤榜张贴出来后,没人前来揭榜应召。基列人急了,他们想来想去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耶弗他。

 

“基列人耶弗他是个大能的勇士”,只可惜这位勇士出身不光彩,“是妓女的儿子”。他是妓女的儿子不是他的错,但这个可悲的事实给他带来了耻辱。他的父亲名字就叫基列,还算有点良心,似乎是把嫖妓留下的儿子接回家抚养长大了。当然了,嫖妓不耽误他结婚生子,而且“基列的妻也生了几个儿子。”  等到“他妻所生的儿子长大了”,基列已经老得在家里做不了主了,或者已经死了,他的嫡生儿子们看着这个“大能的勇士”哥哥不顺眼,有威胁感,“就赶逐耶弗他,说,‘你不可在我们父家承受产业,因为你是妓女的儿子。’” 他们的父亲已经认下耶弗他这个儿子了,他们没有发言权啊!亲兄弟之间争家产往往都会撕破脸皮,同父异母的兄弟们就更不会留情面了,何况耶弗他的母亲和他的父亲根本不存在婚姻关系。耶弗他的同父异母兄弟们,因为耶弗他母亲的身份,剥夺耶弗他身为儿子的合法继承权力,他们强词夺理地搬出律法给自己当挡箭牌,实际上做的事却违反律法背后的公义。耶弗他的兄弟们对他如此不仁,还好,他这位“大能的勇士”没有对兄弟们不义,这里,不得不夸他几句。他在家里没了立足之地,“就逃避他的弟兄,去住在陀伯地”,照现在的话说,就是他成了社会上的边缘人士,“有些匪徒到他那里聚集,与他一同出入。” 这些匪徒中可能有些是自甘堕落的人,但有些很可能是被逼上梁山的人。无家可归的大能勇士耶弗他,带着一帮匪徒,在陀伯这个地方成了黑社会的头,不容忽视,名声大噪。怪不得基列人不由自主地在危难之时想起他来了。

 

想当年,基列的兄弟们赶他出门的时候,左右邻舍没人出头替他主持公道,民间主事的长老们也没人说句公道话。他带着人在混黑社会这段日子里,没有任何正面人物关心过他,大概还认为他是破坏社会安定的危险人物。现在,以色列人被亚扪人欺压得没了忍耐的空间,只好硬着头皮想到能打敢斗的耶弗他。因为他们心里对耶弗他多多少少地有愧,所以,为了保证请到他,这些基列的长老专程“到陀伯地去,要叫耶弗他回来。” 他们想拿利益做交换条件,让耶弗他这个能人帮他们解眼下之急。他们对耶弗他说,“请你来作我们的元帅,我们好与亚扪人争战。” 他们在招贤榜上说要找一位”领袖”, 现在,他们不提让耶弗他当“领袖”,只说要他当“元帅”。“领袖”不管在战场上,还是战场下,都是大权独揽的统治者,“元帅”只负责在战场上打仗,打完仗就没什么事了,剩下的事,归基列的长老们管了。这些长老们都大难临头了,还是舍不得放弃权利,也不太敢相信混黑社会的耶弗他有能力当“领袖”。

 

耶弗他不仅是个勇士,也是个聪明人,他明白基列长老对他发的邀请意味着什么。他不想让“狡兔死,走狗烹”这种事上演在他身上,不想被利用完了抛弃。以色列人屡屡对神干出过河拆桥的勾当,对人能好到哪里去?耶弗他抓住了以色列长老的软肋,没直接接受他们的邀请,也没拒绝。他反过来问他们,“从前你们不是恨我,赶逐我出离父家吗?现在你们遭遇急难为何到我这里来呢?” 耶弗他跟长老们提这笔旧账,不是为了算这笔双方都心知肚明的旧账,而是提醒对方,他知道对方对他的迫切需要,他要趁机提高自己的价码。他不满意长老们只肯让他当个领兵打仗的“元帅”,出力卖命,事后被打回原位,捞不到多少好处。他提醒长老们,他可是没忘了旧账,也明白此刻是谁求谁。

 

基列的长老们发现自己小看了耶弗他,错误地估计了这个黑社会老大的智商,只好让步,改口说,“现在我们到你这里来,是要你同我们去,与亚扪人争战,你可以作基列一切居民的领袖。” 长老们不仅不敢接着耶弗他的话茬儿提旧账,还亮出底牌,一口答应给耶弗他要求的最高价码,让耶弗他做约旦河东“基列一切居民的领袖。” 这个耶弗他真是个谈判天才,只问了对手一个问题,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他自己都不敢相信谈判进行得这么顺利,所以,他追问基列的长老说,“你们叫我回去,与亚扪人争战,耶和华把他交给我,我可以作你们的领袖吗?” 耶弗他怕长老们说话不算数,把“耶和华”的名号都搬出来了,也看得出来,他对“领袖”这个头衔有多重视,想确保万无一失。基列的长老们此刻明白了,自己这一方给对了价码,赶快接口说,“有耶和华在你我中间作见证,我们必定照你的话行。” 长老们也抬出“耶和华”的名号,想跟耶弗他表白诚意。在基列长老和耶弗他谈判的过程中,双方都主动打着“耶和华”的名号,提出自己的价码,可是,神在这个过程中没主动说过一句话,这是很可怕的事,因为人在神的面前,没有任何主动权,神若不主动带领,人怎能行出合神心意的事呢?

 

从前,都是神主动给以色列人兴起士师,这次,是基列长老们和耶弗他谈判,请耶弗他出任“领袖”。条件谈拢后,“耶弗他同基列的长老回去,百姓就立耶弗他作领袖,作元帅。” 百姓比长老们还俱怕亚扪人带给他们的威胁,不用说服,马上就立耶弗他“作领袖,作元帅。” 耶弗他是以色列众人挑选出来的“领袖,元帅”,神没有阻止他们这样做。神有主权选择是否任凭人的作为。当了“领袖,元帅”的耶弗他,“在米斯巴将自己的一切话,陈明在耶和华面前。” 事情都办妥了,板上钉钉子了,耶弗他想到需要把事情“陈明在耶和华面前。” 这样做,比事前事后都不跟神“陈明”要好些。我们能苛责耶弗他吗?,我们自己有比他做的好吗?这种先把决定做了,或干脆先把事情做了,再求神对着我们点头同意的事,在我们身上是不是经常发生呢?

 

耶弗他出身尴尬,是所有士师中背景最不好的。很长一段时间,他的家人,他的民族都不认同他,排斥他,他不得已闯江湖,混黑社会。他很可能以为当个江湖霸主就是他最风光的事了,没想到啊,时事造英雄,走投无路的基列人把他请回来当”领袖”,期待他当“元帅”击退侵略者。摇身一变,耶弗他对自己的新身份太满意了。他走马上任后,立即着手化解危机,他选择先跟敌人谈判,试着不流血,不损兵折将就把侵略者劝退了。他打发人去跟亚扪人的王说,“我与你有什么相干,竟来到我国中攻打我呢?” 换句话说,耶弗他以一个王的身份,问另外一个王为什么带着人到他的地盘上来打他,耶弗他进入“领袖”的角色真够快的,说话有王者风范了,他多么急于认同自己的新身份啊!他知不知道,他真正的新身份,不是以色列人选他出来作王,而是神在恩典中赋予他新生。新约在希伯来书第11章把他和大卫,撒母耳及众先知同列,足以说明了他得到了恩典,得到了新生,有了神认同的新身份。我们每个人,不管出身是显赫,还是卑微,我们生下来的身份都不光彩,都是以罪人的身份降临在世间。我们真正的身份转变,不是在这个社会上摇身一变,而且靠着神的恩典一步登天。我们怎样才能一步登天,彻底洗白身份呢?我们只需承认自己是罪人,信靠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流的宝血有赦免罪的功效,接受祂的恩典就成了。

 

亚扪王听了耶弗他的话,不以为然,振振有词地回答说,“因为以色列人从埃及上来的时候,占据我的地,... 现在你要好好地将这地归还吧!” 这个亚扪王反咬一口,说以色列人占了亚扪人的地,他不过是带着人马来收复失地罢了。第一轮谈判失败了,双方各执一词。耶弗他再次打发使者去见亚扪王之前,好好地做了一番准备工作,虽然经上没说他跟神祷告,但是他下了功夫思考神昔日对以色列人的恩典。他从神昔日对以色列人的所作所为中,想好了他跟亚扪王继续谈判的外交辞。耶弗他第二次打发使者去见亚扪人的王时,先把结论跟这位拎不清历史的亚扪王陈述出来:以色列人并没有占据摩押地和亚扪人的地。耶弗他在这里把“摩押地和亚扪人的地”一并提出来,是说以色列人不仅没占亚扪人的地,连亚扪的弟兄摩押的地都没占。

 

接下来,耶弗他好好地给亚扪王上了一堂历史课。他告诉亚扪王,当年以色列人走旷野进迦南时,没打扰以扫的子孙以东人,也没打扰罗得的后代摩押人,以色列人连亚扪人的地边都没沾着。至于亚扪人现在来抢的这块地,虽然他们曾经拥有过,但当以色列人在旷野时,这片土地的拥有者是亚摩利人,土地早就转手了。当时的亚摩利王西宏不让以色列人过境,还主动出击,攻打以色列人,结果,“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将西宏和他的众民都交在以色列人手中,以色列人就击杀他们,得了亚摩利人的全地。” 所以,这块地是以色列人从亚摩利人手中抢过来的,和亚扪人毫无关系。

 

上完了历史课,耶弗他提醒亚扪王说,耶和华神把亚摩利人的地,赐给敬拜耶和华的以色列人,难道亚扪人想让以色列人把从神手里得来的地,拱手相让吗? 接着,耶弗他说,亚扪人拜的偶像基抹也把地赐给了亚扪人为业,这句话,耶弗他说的不靠谱,亚扪人的地,也是真神耶和华赐给他们为业的,因为神在地上分邦立国,祂“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 亚扪人就不该觊觎以色列人的地。

 

再接下来,耶弗他提醒亚扪王,三百年前,强大的摩押王巴勒都不敢和以色列人“争竞,或是争战”,现在过了三百年了,亚扪王应该掂量一下自己的本事,算算自己能打过以色列人吗?再说了,在过去的三百年里,亚扪人都没想到来夺地,怎么这几年突然想入非非了呢?亚扪王可能故意在历史事实上装糊涂,但是有一件事情他可不糊涂,他看明白了,三百年后的以色列人,根本就没专心致志地拜耶和华为独一真神,以前耶和华神恩待以色列人,为他们争战,别人对他们不敢轻举妄动。现在以色列人的光景可比不得从前,已经有好几拨人从四面八方侵略过他们了,现在该轮到亚扪人来来欺压以色列人了。再说了,亚扪人可是一直拜着偶像基抹的,这个偶像没准儿打算帮亚扪人夺取以色列人的地呢。所以,亚扪王不买耶弗他的账,“不肯听耶弗他打发人说的话。”

 

谈判强人耶弗他的这第二轮谈判,准备得这么充分,还数算了神昔日对以色列人的恩典,结果还是谈判失败了,这仗非打不可了。耶弗他对这个结果是有心理准备的,他在外交谈判的最后,对亚扪王说,“原来我没有得罪你,你却来攻打我,恶待我。愿审判人的耶和华,今日在以色列人和亚扪人中间判断是非。” 恶战临头,江湖霸主耶弗他比任何人都懂得,打仗是要提着脑袋上阵的,他这次临危受印,这场仗又不比他在江湖上砍砍杀杀,真正的战场比江湖打杀可是规模大多了。所以,我推测他是从心里“愿审判人的耶和华,今日在以色列人和亚扪人中间判断是非。” 耶弗他在领兵打仗前对神如此呼求,我认为是他发自内心的祷告。

 

神出于祂至高无上的旨意,定意“在以色列人和亚扪人中间判断是非。” “耶和华的灵降在耶弗他身上,他就...来到亚扪人那里。” 神的灵带着耶弗他来到敌人的阵前,他在磨拳擦掌准备发起进攻之前,心里还真有点儿虚,画蛇添足地向耶和华许愿说,“你若将亚扪人交在我手中,我从亚扪人那里平平安安回来的时候,无论什么人,先从我家门出来迎接我,就必归你,我也必将他献上为幡祭。” 耶弗他真是有张三寸不烂之舌,他跟基列的长老们谈判,跟亚扪王谈判,现在,圣灵刚刚降临在他身上,他又想和神谈一谈,因为他太想大获全胜,不仅为基列人解围,更重要的是,可以巩固自己的领袖地位。他不敢彻底地相信神会赐他胜利,所以他跟神许下这个愿,出发点是他不相信神要恩待他,是想拉着神站在他这一边,而不是他自己谦卑地站到神那一边。在以色列人中,拿活人献祭是不被允许的,耶弗他大概以为拿最宝贵的人命来献祭,足以表达他对神的诚意,岂不知,神最看重的是人的生命,怎可喜悦拿活人献祭。再说了,生命的主权在神手里,人无权践踏他人的性命。神最不乐见的活人献祭之事,神干了一次,就是一次献上祂的独生爱子,为罪人当挽回祭。

耶弗他跟神许愿,既表达了他对神没有足够的信心,也表达了他自己没自信。他想借着许愿之事,把他的努力跟神的恩典捆绑起来,一起保证胜利。随己意行万事的神,何需人的努力去达成祂的心愿呢! 祂要恩待谁就恩待谁!耶弗他对神的认识有偏差,不影响神在他和亚扪人打仗这件事情上恩待他,因为神定意要恩待他和以色列人。耶弗他带着人马,发起向亚扪人的总攻,连下二十座城,彻底把亚扪人打败了,耶弗他这仗打得过瘾,比他在江湖上斗勇可来劲儿多了。但请别忘了,经上告诉我们说,“耶和华将亚扪人交在他们手中。” 耶弗他带着人取得的胜利果实,是神白白地赐给他们的。神再次明显地介入以色列人的历史,主动施恩救他们脱落外来侵略者之手。

 

打完了胜仗的耶弗他,凯旋归故里,“回米斯巴到了自己的家。” 一路上,他归家的脚步并没有放慢,他急着跟神还他许下的愿。这不是他第一次出门拼命,多少次了,他都打赢了回家,大概他心里有数,每次都是何人第一个从他家门出来迎接他,我想是个伺候他的人,他不在乎把这个人“献上为燔祭。” 可是,他万万没有料到,这次,“他女儿拿着鼓跳舞出来迎接他,是他独生的,此外无儿无女。” 看见他的独生女儿第一个从家门出来迎接他,耶弗他“就撕裂衣服”,打胜仗的高兴劲儿消失得无影无踪,非常痛苦地指责女儿说,“哀哉!我的女儿啊,你使我甚是愁苦,叫我作难了,” 指责完了女儿,他跟女儿交代了一下原因,说,“因为我已经向耶和华开口许愿,不能挽回。” 似乎神逼着他还愿,他把最终的责任推给了神。耶弗他许愿的动机,是出于不信神答应给他的恩典,许愿的内容,违背了神对生命的顾惜,还这种愿是更严重地得罪神。但是经上的确要求许愿的男人要还愿,但是,许错了愿,男人可以选择不还愿,直接接受还不了愿而带来的惩罚。耶弗他许错了愿,是他自己得罪神,不关他女儿的事,他的女儿在这件事情上无错。耶弗他完全可以选择不还愿,如果神真要惩罚,就让这惩罚落在他一个人的头上,落在永生神手上吃点儿苦头,比落在人手上吃苦,甚至比自讨苦吃,都好太多了,因为神是有恩典,慈爱,怜悯的神。耶弗他如果真心疼女儿,为女儿着想,就不必把他许的愿告诉女儿,造成女儿的心理负担。可他不仅把他许的愿告诉了女儿,还指责女儿不按常理出牌,冒冒失失第一个从家里跑出来迎接他,害得他难过。女儿对父亲爱的表示,成了父亲的负担,因为这位父亲最爱的不是独生的女儿,是他自己的形象和地位。他宁可牺牲女儿,也不肯在神面前,更是在人面前,把自己打造成说话不算数的形象。往往人最在乎的,不是自己的身体,更不是自己的灵命,而是在人面前的形象,而这个形象,往往是一个拼了命也要维护的假象。

 

耶弗他的女儿听了父亲的指责,体贴地对父亲说,“父啊,你既向耶和华开口,就当照你口中所说的向我行,因耶和华已经在仇敌亚扪人身上为你报仇。” 这个把形象,身份看得最重要的江湖霸主,养出来了一个知道疼爱父亲的好女儿,她只字不提父亲可以自己担当违约之责,她甘愿为父亲担当惩罚。天底下有多少为父者为了一己私利,牺牲儿女的利益,不在少数吧!耶弗他听见女儿出于爱的回答,怎么就不感动呢?怎么就不能跪在神面前求神放他一马,让他不必还愿,或者把因还不了愿带来的惩罚降在他自己头上就好了。耶弗他没有这样做,他任凭女儿被牺牲。父爱的缺失,女儿心知肚明,所以,她没选择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和父亲相守,尽管她爱她的父亲。她对父亲提了一个要求,说,“有一件事求你允准,容我去两个月,与同伴在山上,好哀哭我终为处女。” 这个要求让天下有心人动容,也有点特别,女孩没说为自己将被父亲“献上为燔祭”而哀哭,而是为她“终为处女”而哀哭,女孩感到悲哀的,是她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得到过一份完全的爱,因此,她将带着遗憾离开这个世界。女孩的遗憾是不是你和我的遗憾呢? 不管你我是否已经嫁娶,我们找到一份真爱了吗?我们如果将要离世,会为什么哀哭呢?

 

耶弗他容女儿去了两个月,“在山上为她终为处女哀哭。两月已满,她回到父亲那里,父亲就照所许的愿向她行了。女儿终身没有亲近男子。” 经文里没记载耶弗他女儿的名字,也没有具体交代她父亲“照所许的愿向她行了”的细节,我相信经文说的,耶弗他还了他许的毒愿,把女儿献上为燔祭了。这个在地上没得到完整父爱,也没得到男子爱情的女孩,在天家得到了天父的爱,她早点回天家不是悲剧吧! 神感动以色列人立了个规矩,“每年以色列的女子去为基列人耶弗他的女儿哀哭四天。” 以色列的女孩子们,不仅仅是哭耶弗他的女儿终身未嫁,她们哭的是世间真爱的罕见,是对真爱渴望而不能得到的哀伤。

 

耶弗他带领以色列人打败亚扪人的喜悦,持续的时间太短了。他很快就自己绝了后,牺牲了唯一的女儿。他正在恼恨自己当以色列人领袖付出的代价太大,牺牲太多,以色列人中的旺族“以法莲人聚集,到了北方,对耶弗他说,‘你去与亚扪人争战,为什么没有招我们同去呢?我们必用火烧你和你的房屋。” 这以法莲人看见耶弗他平息了外患,竟然想挑起内战。以法莲人自认是以色列民中的旺族,是老大,当年基甸打退了米甸人时,他们就找基甸闹过事,不过,那个时候他们说话还没这么凶,基甸用好话安抚了他们一下,他们就没接着闹了。这回不一样,他们拉开了架式,搁下了恨话,要用内战的方式,跟耶弗他争以色列领袖的位子。

 

耶弗他听了以法莲人的话,气不打一处来,针锋相对地对他们说,“我和我的民与亚扪人大大争战。我招你们来,你们竟没有来救我脱离他们的手。” 这些以法莲人住在约旦河西,亚扪人围困约旦河东的基列人时,以法莲人没觉得会对他们造成威胁,所以,他们不肯过约旦河,对他们的弟兄施予援手,和耶弗他一起打退亚扪侵略者。现在,神已经恩待在耶弗他领导下的以色列人击退了侵略者,以法莲人捡这个时候跑到约旦河东硬要充老大。此时,耶弗他的领袖地位空前巩固,所以,他一点都不怕以法莲人闹事。他斥责以法莲人说,“你们今日为什么上我这里来攻打我呢?” 接下来,耶弗他以领袖的地位,不仅招来了自己的嫡系,还聚集了基列人,“与以法莲人争战。... 那时以法莲人被杀的有四万二千人。” 这个以色列最强的一个支派几乎被灭绝。这是经上记载的耶弗他当士师做的最后一件事情。

 

“耶弗他作以色列的士师六年。基列人耶弗他死了,葬在基列的一座城里。” 他的士师任期是士师中最短的,在他的带领下,约旦河东的以色列人打败了侵略者亚扪人,但他也因此毁了自己的家,绝了后,接着又几乎灭了以法莲族。对这个复杂人物的盖棺定论,我们无权置喙,只能由神来决定。神让耶弗他的名字列入了以色列民族的信心伟人榜,他最终得到了最宝贵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