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67《僧事百講》僧信之間 @妙法蓮華社


心緣-100180  02/18   13683  
4.0/1 





  做好一個出家人,首先要尊重信徒。

   出家人做為在家信徒的老師,時時要服務信徒、鼓勵信徒,而在家信徒也應尊敬三寶、皈依三寶,彼此之間,各安其位,這是非常重要的。

   佛教教團包含出家與在家二眾。出家眾弘法,在家眾護教,僧與信就好比車之兩輪、鳥之雙翼,彼此應相互尊重,佛法的弘揚才得以發揮力量。「出家和在家的定位」、「出家人如何愛護信徒」、「信徒如何尊敬出家人」,以及「佛陀與信徒的相處之道」、「歷代高僧大德與文人墨客的往來」等等為此講的內容。 

  僧信二眾依循「共佛法往來,而不共世俗往來」,以建立起僧信之間的倫理,並共同為續佛慧命而擔負起責任。


 問(1):所謂「僧人弘法,信徒護法」,在家信徒要如何把護法的身分做得恰如其分?出家人又應該如何將弘揚佛法的本分做好呢?

 答:佛教僧團有「七眾弟子」,即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及式叉摩那,大體而言,是指出家眾與在家眾。僧事當中,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僧信之間的往來,就是說出家人如何愛護信徒,信徒又該如何尊重出家人的事。 

  僧團裡,出家人的地位崇高,一切行事是「僧事僧決」。所謂「僧住則法住」,雖然佛教以出家人為主體,但是在家信眾也不容忽視,佛教的發展需要十方信施的護持。僧信之間的關係,沒有誰大誰小、誰尊誰卑,彼此都是同等的。現今舉世講究國家與國家平等、種族與種族平等,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就倡導「四姓平等」,那麼身為佛弟子,僧信之間還能不平等嗎?

   基於感念十方信施傾盡全心,維護佛教;功德主們出錢出力,護持寺院。所以我把信徒定位為「佛教的老闆」,出家人只是一位工作者,我們的職責只是把寺院的工作做好。就如同一個國家的政府官員,凡事都以人民為第一,自己只是一個服務的角色而已。

   做好一個出家人,首先要尊重信徒。出家人做為在家信徒的老師,時時要服務信徒、鼓勵信徒,而在家信徒也應尊敬三寶、皈依三寶,彼此之間,各安其位,這是非常重要的。 


 問(2):對於不如法的出家人,信徒還要再護持他嗎? 

答:在佛教裡,常以「護法」來稱呼信徒。「護法」,就是護持佛法的意思。身為佛教的護法,又該如何護持佛法呢?

   第一,要護佛。有的人護神而不護佛,其實,護神更要護佛。向神明祈求,只是求消災免難、功名富貴,是一種貪求的心理,而向佛祈願,卻是為了學習真理,普施眾生,並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第二,要護法。學佛的人要護持佛法,不能護持邪道。世俗邪道,是不合佛法的,會將人導入錯誤的道路。因此,佛教徒信仰佛教要有正信、正見,才能提升信仰的層次。

   第三,要護僧。皈依三寶的時候,和尚會問:「汝等善男子、善女人,今天自願發心皈依僧,以僧為師……。」僧是老師,從其學習佛法,能長養慧命。因此,做為佛教的信徒也要護僧。 

  護僧,要護持正派,遠離邪派。當然,一個人有沒有道行,並不容易辨別,肉眼凡夫不識誰是聖賢,這也難免。但是基本上,只要是有道有德的出家人,都應該護持。

   再者,要護持大眾,不只護持一個人;要護持佛教,不只護持一間寺廟。有的佛教徒只對一位法師供養,只對一家寺廟贊助。能恭敬三寶、護持寺院,固然可貴,但是護法更重要的原則是,以禮敬大眾,護持弘法利生的道場為先。 

  「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出家人以弘法利生為使命,而做為信徒的,也有護法者的責任。僧信兩者,要彼此合作,共同為護法衛教而努力。


 問(3):身為信徒要如何護持僧團才是如法?譬如有些出家眾擅自離開僧團,信徒能夠護持這類溜單的出家人嗎? 

答:佛教徒要「依法不依人」,護持出家人,是因為他有佛法,而現在他背離佛法了,我怎麼能護持呢? 

  現在有些年輕的出家人,希求自由,一受不了師門的規矩,就溜單了。佛教裡信徒很多,有的就說:「師父!我家裡有三層樓,第三層沒有用到,你就住到我家來吧!」「我家裡另外還有一棟房子,你就住到那裡吧!」這都是錯誤的想法。在佛教戒律中,這樣的行為叫作「破和合僧」。所謂「僧者,和合義」,出家人應該要與僧團大眾共住,而你現在卻讓他一個人到你家裡住,把和合的僧團給破壞了,這是要犯「五逆重罪」的。 

  所以,做為一個在家的護法,遇上溜單者,一定要勸他回到寺廟裡,不要讓他孤單在外。一個有道的出家人,他必定是和大眾住在一起,持守僧團的規矩。如果一個出家人遠離僧團,還要信徒來護持你,那是不如法的。


 問(4):有些在家信徒只供養某一位出家人,這樣的行為與觀念正確嗎?

 答:所謂供僧,「僧」是「眾」的意思。供養應該供養大眾才是真供養。有些信徒認為,這個出家人有道德、有學問,過去與我有因緣,所以我要護持他。當然這也是情有可原,但是真正的護法者,應該護持大眾、護持常住、護持教團,才是正道。 


 問(5):有的在家信徒護持道場、護持僧團,常常以家裡多餘的、淘汰不用的東西,或者是不適合寺廟使用的物品來供養寺院大眾,這樣的行為如法嗎?

 答:這麼做是不如法的,因為常住是佛教徒的信仰中心,它是很神聖的。況且在佛門,吃飯之前一定要先供養諸佛菩薩,供養過了,自己才能吃。所謂「未供先嚐三鐵棒」,在還沒有供養前,自己就先食用,是不對的。 

  因此,自己家中的物品用過了,像是舊沙發、舊桌椅不用了,送到寺廟裡,雖說寺廟講究樸素,不介意新舊,也會接受,但畢竟是不如法。所謂「如法供養」,倒不是要供養貴重的東西,但是給予尊重總是重要的。 


 問(6):有的信徒學佛久了,道場跑多了,認識很多的出家人,久而久之,就會習慣去計較比較、說長論短,或者有「跑道場」的情況。這樣的信徒,應如何自我教育呢? 

答:佛教徒要學習「一師一道」的精神,在哪一家寺廟皈依,成為哪一個宗派的信徒,認定之後,就不要再從這一家跑到那一家,從這裡趕到那裡,不要「跑寺廟」、「跑道場」。否則你若將人我是非傳來傳去,擾得佛門不得寧靜。 

  其實,無論你在哪一間寺廟,同樣都是在護持,只要選定一處就好。否則,你在這家寺廟受了一點委屈,生氣了,就要說:「有什麼了不起!我不到這裡來了,我要到那一家去!」跑來跑去,空費草鞋錢,自己身心不能安住,最後讓自己也煩惱不已了。 

  與其換寺院、換道場,不如轉換自己的心態。學道者,要學習忍耐,就算要重換一家護持的道場,所謂「君子絕交不出惡聲」,也不能傳播是非。


 問(7):出家人可以常常到信徒家裡嗎? 

答:出家人不宜常往信徒家裡跑,有什麼事情應在寺院裡談論,否則容易惹事生非。假如是某位信徒家中有長者生病,需要法師前去慰問,也要兩個人以上同往。甚至探望時,信徒家中也要有兒孫等很多人在場,共同表示對病人的關心和支持。 

  就我一生的觀察,一個好的出家人,是不會經常在信徒家中來來往往,僧俗不分的。


 問(8):出家人能與信徒建立俗眷關係嗎?譬如說,結拜為兄弟姐妹、乾爹乾媽,這一類的僧信關係。 

答:當然不可以。既然選擇出家,已經「割愛辭親」,世間的父母都能捨棄了,又再拜什麼乾爸爸、乾媽媽、乾哥哥、乾妹妹的呢?那是犯戒的行為。

   幾十年前,我從南京回到宜興禮祖,受命任職當家,並在小學裡兼任校長。那時候幾百里路外的人,都想來看看我的樣子,多少的老人家,都要認我做乾兒子,我心想:真是莫名其妙!我都離開自己的媽媽了,為什麼還要在外找一個媽媽?甚至有很多人想盡方法,要我做他們的女婿,那時我想:我何人也?能像草木一樣,與他們同腐朽嗎?我有無限的未來,能和他們同歸於盡嗎?這樣一想,所有的人、所有的事也就沒什麼大不了的了! 

  所以,一個出家人在面對社會的誘惑時,要有理想、要有性格,那麼,什麼艱難的事就能度過了。


 問(9):出家人與俗家親眷應如何相處?能把常住的物品送給俗家親人嗎?

 答:常住共有之物,是佛教的、三寶的,是招提僧物,不容許給俗家人使用,即使是壞了、爛了,或者要拿去救濟,也必須由常住決定,不能私自做人情。

   現今佛教有些出家人,尤其是中年出家者,由於沒有受過叢林教育,不懂規矩,便將常住物品送給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僧俗之間的分寸,拿捏不清楚,這在佛門製造許多糾紛與麻煩。

   佛門廣大,中年出家也不是不好,但是僧俗之間的往來,還是要有分寸。


 問(10):假如是自己的父母,或者兄弟姐妹,能請他們來寺院做義工嗎?

 答:俗家的親眷來寺院當義工很好,但是要本著對待一般信徒的熱誠來接待他們。好比我的父母來了,因為某些因素,需要給予些許的優待,就要先秉告常住,因為那已不只是個人的事。常住有客堂,有當家師或知客師等負責接待的人,他會知道怎麼給予待遇。在接待上,佛門裡都有一定的禮法。 


 問(11):出家人能夠夜宿俗家嗎?

 答:當然不可以,出家人要住在寺廟裡。假如那個地方沒有寺廟,也要秉告常住,告知:「我要到某某地方,那裡沒有我們的寺廟,我無處掛單,須寄宿某一個人家。」給常住知道,才是合法。不可以為不說,常住就不知道,甚至想外面信徒多的是,我就找一家掛單住宿,這是不如法的。 

  我一生從沒有這樣的行為,我不隨意到信徒家中走動,也不曾在信徒家裡過夜。出家人是屬於大眾的,不是屬於個人的。


 問(12):所謂「僧事僧決」,信徒不能干涉僧團事務,那麼信徒的家務,出家人能干涉嗎?比方說,信徒因為家務事困擾而請求開示、排解,出家人應該如何調和? 

答:如果這位信徒需要法師給予心理輔導、給予鼓勵,或者需要法師的一言九鼎,以促進家庭的和諧、和好,那麼出家人以度眾生為義務,當然要協助。假如請求處理的事情,是非太多,好比信徒的金錢糾紛、感情問題、財產分配等等,就不宜介入。 

  身為出家人,對於家庭俗事要超然,應該協助的,當仁不讓;不宜涉及的,應當遠離。 


 問(13):信徒在道場發心,在人際關係上受到委屈,以至於不想再來寺院,出家人應該如何開導?

 答:可以找他經常接觸的信徒去開導,或者找一些具有正知正見的道友,給予勸說,甚至於常住上適當的人等,或能撥一通電話給他,作一些說明。能夠解釋的就解釋,無法解釋的也就隨緣隨分,有時世間是非難斷,無明的、不明白的、牽涉複雜的事情,也就不宜涉及。


 問(14):佛世時,國王皈依佛教時有所聞。佛陀曾教導肥胖的波斯匿王,提供減肥的方法,這段因緣為何? 

答:佛陀對於信徒,不論他是國王、大臣、民眾,各種人等,都施予平等的教化。更不論什麼問題,舉凡健康之道,佛陀都能給予教導。例如,印度的波斯匿王,佛陀教他減肥的方法,要他注意飲食、勤於慢跑、禪坐等,終於使他不再受肥胖之苦。

   當時波斯匿王不時會到祇樹給孤獨園向佛陀請法,因為身體肥胖,往往一個頂禮,就讓他氣喘如牛,汗如雨下。佛陀見狀,說道:「國王!您過分肥胖了。」 

  國王不好意思地說:「佛陀!確實如此,我為身體的肥胖感到苦惱及羞愧。」 

  於是佛陀教導國王:「人在飲食上,要知道節量,身體才能輕安;腸胃好消化,才得以養生延壽。」 

  回到宮中之後,國王就命一位名叫鬱多羅的少年,在他每次用餐時誦念佛陀教導的「節食偈語」,提醒他不可過度飲食。最後,國王終於恢復健碩的身材,行動也更加敏捷了。

   在佛門裡,我們要用平等心來對待社會人士。像是到佛光山的「雲居樓」齋堂過堂,不論來的是什麼人,有錢也好,沒錢也好,通通都是吃一樣的飯、菜、湯,可說是很好的示範教育。 


 問(15):佛陀曾教導須達長者的年輕傲慢的媳婦,使她心悅誠服,這段佛陀教化的因緣為何? 

答:須達長者是佛陀的大護法,須達長者有七個兒子、七個媳婦,小兒子的媳婦玉耶女年輕、美麗,但是性情傲慢。長者認為媳婦如此驕慢又不孝順公婆,實在有辱門風,因此內心深感慚愧。

   不過,在長者的心裡,能夠教導媳婦的只有佛陀,在無可奈何之下,長者只有前往祇園精舍求見佛陀,請求佛陀光臨家中教訓剛強難化的玉耶女。 

  佛陀應允須達長者的請求,親身前往長者家中開導玉耶女。和玉耶女見面時,佛陀說道:「玉耶女!我送妳一面與眾不同的鏡子,一般的鏡子是用來照面孔,我的鏡子是用來照心的。」玉耶女接過鏡子,一照,大叫:「哎喲!怎麼這樣難看呢?」昔日自恃嬌美的面貌,如今一照,竟然如此醜陋。

   玉耶女再問:「佛陀!我的心這麼醜陋?可以改變嗎?」 

  「可以!」於是佛陀為她開示做人妻室所應奉行的五道: 

  一、要做母婦:敬愛丈夫,應猶如父母愛護子女。

   二、要做臣婦:將丈夫視為君王看待,自己如同臣下。

   三、要做妹婦:將丈夫看作兄長,相敬如賓。

   四、要做婢婦:侍奉丈夫,猶如侍奉主人,心存恭敬。

   五、要做夫婦:當與丈夫一同孝養父母翁姑,和睦家庭大眾。

   玉耶女聽了佛陀的教誨,從此回心轉意,改往修來,後來成為一位賢慧的妻子、媳婦。因此,而有倡導婦女之德的《玉耶女經》流傳後世。 


 問(16):同樣在佛陀時代,有位維摩居士時常親近佛陀,他與佛陀之間又是如何往來的呢? 

答:佛世時代,維摩居士是個大長者,在當時的社會裡是個很有地位的紳士,深受國王的尊敬與人民的愛戴。

   他是個大有修行的人,和佛陀之間,相互尊重。有一天,維摩居士示疾,心想:「我有病了,佛陀總應該派弟子來看我吧!」其實,維摩居士是希望藉病引出一段佛法因緣。 

  當維摩居士生起這一念時,佛陀就已明白他的意思,便對弟子們說:「弟子們,你們去看維摩的病吧!」沒想到這個弟子也不去,那個弟子也不去,大家都認為老維摩嘴很利,說起話來總要教訓人,也就沒有人要和他見面。 

  最後,佛陀指派文殊菩薩前往。文殊菩薩是首座大菩薩,不得推辭,只有率領諸大菩薩前往探病。 

  文殊菩薩與維摩居士論說「不二法門」,闡述「唯有一乘道,無二亦無三」的經典,稱作《維摩經》,內容很精彩,文學意境濃厚,很適合初學佛法的人研讀。


 問(17):佛陀如何以「吉祥草」的譬喻,來開導喪子的母親,使她覺悟無常之理呢?

 答:佛陀是一位不推辭問題,耐煩為眾生解決困難的聖者。在他住世的時候,有個婦人,所生養的獨子,在十多歲時突然往生,讓她久久不能接受。在傷痛欲絕,幾近瘋狂的情況下,她跑到僧團裡向佛陀哭訴:「請您把我的兒子救活!」

   所謂「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人壽命的長短都有定數,要將死去的人救活,怎麼會有辦法呢? 

  佛陀為了教化這名婦人,就說:「你想要讓你的兒子再活命,確實有一個辦法。只要你能找到一株『吉祥草』,用來作藥給妳的兒子吃,他就能復活。」 

  婦人聽後,說道:「哎喲!吉祥草在哪裡啊?」

   佛陀說:「你必須到別人家裡去詢問,只要這戶人家的家裡沒有死過人,那麼,他們家院子裡的草就是吉祥草了。」 

  於是婦人懷抱著希望,挨家挨戶地詢問:「你們家裡死過人嗎?你家中有吉祥草嗎?」然而找遍全城,都沒有人家裡是沒死過人的。終於她還是洩了氣,心想:「世間根本沒有『吉祥草』的存在。」

   婦人把經過告訴佛陀。佛陀為她開示道:「人有生老病死,生死是世間的實相。但是生命是會轉生的,所以妳不必悲傷,應該要為他的轉生而歡喜才是。」 

  婦人聽了佛陀的一番開示,悲苦的心情終於舒緩下來。

   從這件事看來,佛陀對於信徒、對於弟子的老婆心切、苦心孤詣,是十分有人情味的。


 問(18):佛陀時代,有一位女性護法毗舍佉,對僧團的護持供養做了最好的典範。能不能請大師為我們談談? 

答:佛世時,有一位行大布施的女施主毗舍佉,護持佛教不遺餘力。每當佛陀講經時,她必定參與聽經;佛陀的說法會上,她都歡喜供養;僧團裡有任何事情,她更是盡心盡力,給予協助。

   有一天,毗舍佉邀請佛陀及諸位比丘到家中接受供養,藉此機會,她向佛陀提出「八事布施」的心願: 

  第一、比丘在下雨時,沒有雨衣穿很不方便,我希望能布施雨衣給比丘們使用。

   第二、初進僧團的比丘,不知到什麼地方去托缽乞食,才有人供養,我希望能給予供養,免得他們辛苦走上很多路。

   第三、外出參訪的比丘,身上沒有錢,又要沿路托缽,是多麼不方便,我希望能供養食物和金錢給他們。 

  第四、比丘有病,沒有醫藥療治,身體不易康復,我希望能布施湯藥給生病的比丘。

   第五、比丘有病,沒有適當的食物調養,我希望能給予供養。

   第六、看護病患的比丘,又要忙看病,又要忙乞食,我希望能給予供養。

   第七、曾聽佛陀說「粥有十利」,我希望能常到僧團中,供養稀飯,以增長比丘們的健康。

   第八、過去比丘尼在河邊盥洗,不甚如法,我希望能布施給他們盥洗的浴衣。

   佛陀聽了毗舍佉說明布施的原因之後,歡喜允諾。

   由此可知,佛陀是一個富有人情味的人,凡事只要合法,只要你出於真心誠意,他都樂於協助。


 問(19):關於中國歷代高僧與信眾之間的往來,西域高僧佛圖澄,曾度化個性殘暴的石虎、石勒,使之一改殘暴的本性,而尊其為師,這段因緣為何?

 答:南北朝五胡十六國時期,後趙主石勒性情凶暴,殘殺無辜。來到中土弘法的西域高僧佛圖澄為免生靈塗炭,於是以神通、咒術等方便權巧來化度他,使得石勒一改過去粗暴的性格,且皈依了佛教。

   石勒死後,暴虐無道的石虎繼位,佛圖澄不忍眾生受苦,又以神通救活石虎的兒子,再度攝伏石虎,放下屠刀,不再殺生。

   佛圖澄如何示現神通,使得有殺人魔王之稱的石勒、石虎轉惡為善呢?他在石勒、石虎面前,對著一盆清水念念有詞,不久,盆中竟生出一朵蓮花,石虎、石勒看了,大為驚奇,從此對佛圖澄便以師禮相待。佛圖澄見時機成熟,就對兩人宣說佛法,講述戒殺的重要性。

   當時,佛圖澄救了很多人的性命,可說對社會有很大的貢獻。


 問(20):梁代寶誌禪師深受梁武帝敬重,經常向其請法。他們之間的往來,有留下哪些為人稱道的事蹟嗎? 

答:過去的帝王、大富長者,社會上的知名人士,因為佛法的因緣,或支持、或護持、或捐獻,漸漸地和出家人成為相互提攜、相互尊重的道友。好比梁武帝對寶誌禪師,不但拜他為師,還任命他為國師,兩人也成為好朋友。

   佛教著名的《梁皇寶懺》及《水陸儀軌》,是寶誌禪師奉梁武帝之命所制定、編修的。其中,《梁皇寶懺》是梁武帝於夜裡夢見生性善妒,喜好爭寵的皇后郗氏,於命終後受蟒蛇身,因心生憐惜,而請寶誌禪師制定,用來超薦她的。 

  梁武帝一生精研佛教義理,曾四次捨身同泰寺,現今極具歷史的南京古雞鳴寺,就是同泰寺的前身。寶誌禪師則安葬在南京靈谷寺旁。


 問(21):過去祖師大德與文人談禪論道,就此開啟他們與佛教因緣的例子很多。宋朝佛印禪師與蘇東坡之間,有留下什麼膾炙人口的公案? 

答:佛印了元禪師和大文豪蘇東坡,彼此之間亦師亦友,至今仍流傳許多兩人談禪論道的精彩軼事。

   有一回,佛印禪師將要登壇說法,蘇東坡聞風立刻前往金山寺聽經,怎知趕到的時候,坐位已經滿了。佛印禪師遠遠看到了蘇東坡,就在台上大叫:「學士啊!此間已經沒有你的坐處了。」 

  蘇東坡是何等人物,豈能受如此對待,馬上機鋒相對,回道:「此間沒有我的坐處,那麼就借和尚的四大五蘊之身為座吧!」 

  佛印禪師也非等閒之輩,就說:「大學士!我有一個問題問你,假如你回答得出,老僧的身體就給你坐,如果你回答不出來,又該怎麼辦呢?」 

  蘇東坡十分慷慨地回道:「我若回答不出,身上的玉帶就輸給你了。」

   佛印禪師一聽,再說:「學士啊!你說要以我的四大五蘊之身為座,但是佛法講『四大本空,五蘊非有』,你要坐在哪裡呢?」

   蘇東坡雖然有深厚的佛學素養,但是佛法的這層道理,一時之間倒還不容易體悟,玉帶因此輸給了佛印禪師。

   我在金山寺還見過這一條玉帶,至今已經成為鎮寺之寶了。


 問(22):近代的弘一大師與在家信徒,比如說夏丏尊、豐子愷等人,彼此之間是如何維繫僧信的關係呢? 

答:弘一大師在還沒出家前,與夏丏尊就是道義之交,兩人經常有往來。有一次,夏丏尊來寺拜訪,發現弘一大師所使用的毛巾已經破爛不堪,勸他換一條新的毛巾,但是弘一大師卻認為毛巾還可以使用,何必換新的,還是繼續使用。   等到吃飯的時候,夏丏尊見弘一大師只吃一道鹹菜,就問:「只吃鹹菜,不會覺得太鹹了嗎?」

   弘一大師說:「鹹有鹹的味道!」

   飯後,弘一大師端著一杯白開水喝著。夏丏尊又說:「怎麼只喝白開水呢?」

   弘一大師又說:「淡有淡的味道啊!」

   接觸弘一大師淡泊的生活,夏丏尊感動於心,就此親近佛法,漸漸成為佛教的護法。

   與弘一大師親近,受其影響而研習佛學的,還有他過去的學生豐子愷,就是《護生畫集》的作者。之所以有這本書的出版,是弘一大師五十歲的時候,豐子愷想為老師慶生,弘一大師告訴他:「與其為我慶祝世俗的生日,不如畫一幅戒殺放生,救度眾生的畫。」

   豐子愷遵守師約,完成了上百幅精彩的畫作,與老師合編了一本《護生畫集》,內容以戒殺、護生為主,彰顯佛教因緣果報的道理。畫集流通甚廣,許多人看了之後,基於護生,而生起了吃素的念頭。

   過去,這些文人仗藉佛緣,從事環保、護生的工作,可以說對社會的貢獻很大。


 問(23):出家眾與在家眾的相處,分寸拿捏的程度,有否以一句話作為勉勵? 

答: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僧信之間,要相互尊重,共佛法往來,而不共世俗往來。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妙法蓮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