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果玉法师主讲《金刚经》浅释第8节@妙法蓮華社
心緣-100180 08/11 14676
果玉法师讲解于佛兴禅寺讲堂
文稿整理于华居士
2016-1-13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
南无阿弥陀佛!我们接着学习《金刚经》。
《金刚经》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在上节课只是开了个头而已,并没有详细的解释,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习一下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思想。
若能“思不出其位”,若能“任运随缘”,则心有何不正也?如此心无不正,即佛教所说心无挂碍,则可坐而得圆通,不修小乘而小乘圆通,不慕大乘而大乘致矣。我们的心要做到“任运随缘”,其实真的是非常难的。并不是像“佛油子”那样,成天把随缘挂在嘴上,却根本不明白随缘两个字的教义,也根本没做到随缘。这里的随缘,并不是随便而随的缘,而是要“任运随缘”。
从这一点引申来看孔子的思想,儒教的缺陷、不圆满之处也彰显出来了。这也不单单是佛教对儒教思想的一种看法,《庄子·渔夫》篇有言:“渔夫笑孔子‘思出其位’,不是诸侯中人却想参与诸侯之事,非道也。可怜孔子空有大乘菩萨心,而不得其道,一生颠沛流离。故孔子拜而受之”。其实从孔子本位上来讲,能把学生教好,就可以了,因为他的圣人思想,确实没有错,而且是非常实际、实用的思想。但从孔子的生平来看,他在行上,并没有真正安住在本位上。一生都在贪慕着,想要改变这个世界,想着去游说诸侯来接受他的思想,且想要参与其中。如果有诸侯拜他为相,他也非常乐意接受这样的角色。但他一生颠沛流离,并没有得到他想得到的政治上的那种地位,也并没有把他的抱负付诸现实生活之中。所以我们做人,一定要老实本分地安住在本位上。假设孔子没有去做这样的事情(游说诸侯,希冀在高位上展现他的抱负),而是老实本分地去教学,那么他的成就可能会更大。孔子一生的颠沛流离,都在为谋取官位、谋取诸侯的信任奔波劳碌,最后被庄子笔下的渔夫讥笑,也是比较可悲的一件事情。
这里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孔子的思想、学说是没有问题的,他的问题就出在自身的行持没有落实到位。同时也引发了后来的学儒之人,出现了种种的问题:贪慕权位而放不下。这是学儒之人容易出现的偏执之处,而这也是我们佛教不能观待的思想。真正的修行之人,就应该如苏轼一般,能提得起,更能放得下。心地很坦然地:在位置上,就尽力为民做事;不在官位上了,也可以游山玩水,也可以风花雪月,更可以与渔夫、樵夫、农夫为伍,乐在其中。这样的思想、行持,从儒家来讲是中庸,从佛教来讲,就是一种中观思想,此时就比较接近于中道了。如果不如此去做的话,即使你有所成就(指世间法而言),人生也会是苦多乐少的,这样的人生就比较可悲了。
我们一定要知道,我们学习的是孔子的学说、思想,而非孔子个人的行持,就像《大学》、《中庸》的思想,还是没有问题的。如《大学》云“四不正”:心有忿懥则不得其正,心有恐惧则不得其正,心有好乐则不得其正,心有忧患则不得其正”。之前在《大学》的学习中我们讲解过,这里就不在赘述。再如《中庸》有言:“至诚可以前知”等等,这样的思想,跟佛教“心无挂碍”、“任运随缘”的思想,就接近吻合了。
“心无挂碍”、“任运随缘”的思想是根本基础,是小乘人与一佛乘人之共理也。唯初学菩萨人常轻之,故常妄心慈悲做主,反而造次。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金刚经》云:“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即‘无著(着)、无所著(着)’---心无挂碍。完整的‘般若真理’修‘真观真定’是---心境无差别、心无挂碍、平等性智。我们平时老是谈心无挂碍,要“任运随缘”,但我们真的不知道应该如何做,才能“任运随缘”,又应该随什么样的缘;如何能做到心无挂碍呢?我们接下来就谈谈‘心无挂碍’的三种高级境界。
一是‘空’心无挂碍----不起‘忧、喜、嗔、怖’(四不正心),也就是‘不染着’。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梦幻空花,何劳把捉?自然就开始‘心无挂碍’了。(这是第一层境界,首先要关注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不起‘忧、喜、嗔、怖’(四不正心),即不染世俗的心。)这就是所谓‘转六识为妙观察智’。其实没有功夫可作,只是见性、时时认得而已。这个时候,只是关照住了自己的意识,不起‘忧、喜、嗔、怖’(四不正心),把它安住在这里,还是无作的状态,哪里来的功夫呢?只是把它看住了而已。但我们普通凡夫,连这个也做不到的。你的心,不是在那里过度地忧伤,就是过度的欢喜;不是嗔恨,就是悲恼,反正是没有将你的心,安住在正心上面。(所谓的正心就是不起‘忧、喜、嗔、怖’(四不正心),上节课我们讲过这些,这里就不赘述了)。
二是‘平等性智’心无挂碍----乃至于无‘人我凡圣’(人我众寿)差别。知道众生都是自心,自然就得了‘平等性智’的法----把一切众生视同自己。----这就是所谓‘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其实没有功夫可作,只是见性、时时认得而已。这也还只是认得而已。认得什么呢?认得众生皆平等,心、佛、众生三位一体,无二无别。
想要理解这些,我打个比喻来解释。如果我们走在路上,被大风吹起的沙子迷了眼,我们不会起什么嗔恨心,也不会起怨恨心,自己赶紧清洗一下、处理一下就行了;可如果是一个人扬了一把沙子迷了你的眼,你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呢?你肯定马上火冒三丈,非得找人理论不行,这就是我们不能平等性智去对待这一切。我们面对的果是一样的,都是被沙子迷了眼,但我们却用不同的心境来对待同一个结果。我们生活之中,时时刻刻都在做着类似的事情。所以我们一定要观察一下自己的心,而我们的愚蠢之处也在这里。
我们面对人,就有一个执着的对象在那里:是张三或者李四扬起的沙子迷了自己的眼;而对大风扬起的沙子,就没有执着的点了,就没有挂碍了。这就是佛教所谈的观念----心无挂碍,是你建立在平等性智上的时候的心无挂碍。风吹的沙子跟人扬的沙子,都是相同的结果:迷了你的眼,所以你的心意识也应该是相同的,不起‘忧、喜、嗔、怖’(四不正心)。不管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境界,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果,你都应该坦然接受,而不能有所分别。
有人会讲,我做不到。那你会怎样?你被石头绊了一下,你还能踢石头不成?一般人是不会的;可如果是一个人故意伸脚把你绊倒了,或者是一只狗躺在地上把你绊倒了,你可能马上就踢过去了,这时候你的心,其实就不是平等性智了。这个时候,你的思想已经不正常了。正常的情况下,不管是人把你绊倒的,还是狗把你绊倒了,又或者是石头把你绊倒了,最终的结果,都是把你绊倒了而已,反正已经是绊倒了,你就是再踢上几脚,又有何用?你踢了几脚,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我们从理智上来想这样的问题,都能明白这样的道理,但实际上,又有几人能做到呢?为什么会如此?就是因为我们心有挂碍了。
再如张三欠了你五百块钱没有还,你见了张三就火冒三丈的了。但假如是你自己丢了五百块钱,同样损失了五百块钱,你自己丢了的话,就不会太过挂碍了。你的挂碍,就是有分别。又或者说,李四、张三同样都借了我五百块钱,由于平时你跟张三比较好,你就不太会执着于张三借的这五百块钱;可因为你比较讨厌李四,所以,你就会觉得这五百块钱比五千块钱都重要,也就是说,你把这五百块钱扩大化了,因为有了挂碍,所以就让你失去了理性;由于你的分别,你就有了执着。所以我们的修行,首先就要修不起‘忧、喜、嗔、怖’(四不正心),让自己的心安住在正心上面,安住在不染着上面,安住在不起‘忧、喜、嗔、怖’(四不正心)上面。
接下来就要修平等性智。而平等性智,就是将第七识转为平等性智。还用我曾经打过的比喻来讲,第七识就是一个大总管,对待一切众生应该是平等的,不能起这种‘忧、喜、嗔、怖’(四不正心),可我们凡夫的心,是起‘忧、喜、嗔、怖’(四不正心)的,就如刚才讲过的,因为李四跟我的关系不好,所以对他借我的五百块钱,就更为执着;而张三虽也借了我五百块钱,但因为他平时跟我的关系不错,所以我就不怎么执着。在你的第八识里,不管是张三还是李四,都只是欠了你五百块钱,在果的层面上,是一样的。但当你的第七意识出了问题的时候,分别心起来了,分别了张三还是李四,于是你就执着了,你就有了挂碍了。
从这个层面上来讲,那些贪污受贿的人,都是第七意识出问题了,他们的理智不存在了,他用自己的分别来评判事情。带着这种执着处理问题的时候,就不平等了。(这是从世间法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当然了,这样的比喻用到这里,并不是很恰当)。一位领导,面对员工的时候,肯定是不平等的,也是没办法平等的:李四给我送了五百块钱的礼,而张三没有,他权衡的是这个。但这个并不是当领导的应该平衡的,领导应该站在工作的角度,来权衡员工的工作表现,你应该用你的智慧,观察员工对单位、团体利益的贡献。如果我们失去了平等性智的话,就会出这样的差别:张三给我送了五百块钱,所以就偏向张三一点;而李四没有送礼,就对李四苛刻一点儿。这就是用不平等的思想,去面对本该平等的事情,问题就这样出现了。所以说,平等性智是非常重要的,要想心无挂碍,就要修平等性智。
三是‘心境无差别’心无挂碍----最终是‘真如实观’----无心境差别,一切都是自心,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这就是‘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其实没有功夫可作,只是见性、时时认得而已。只是看到,本来面目就是如此的,心境无差别才是第八识的大圆镜智。那么大圆镜智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一切都是自心所生的,自性本来是清净的,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的。这个层面上,我们想要去解说清楚,就有点儿难了,即使我认真地去解释了,也不见得会对我们有实用性。这些是需要我们自己慢慢去思维的。《金刚经》的义理,并不是用这样文字性的解释能解说清楚的,而是要靠大家自己的悟性去悟得。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的状态,才是‘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
大乘菩萨完整的‘般若真理’修‘真观真定’,是这三种境界:心境无差别、心无挂碍、平等性智。大乘菩萨自心清净了,知道众生都是自心(这一切的山河大地、众生,都是自心过去业力所幻化的),普度众生就是消除自己过去的业障,就是自修,这就升起了‘平等性智’。‘平等性智’是如此生升起的:观一切众生与我都是一体的,没有分别,所以就有了‘芥子纳须弥’。整个宇宙就如一粒种子一般,细胞组成的种子,你是没办法分开的。你分开了,就不是一颗完整的种子了。这个世界、这个宇宙、这个因果轮回,本来就是一体的,本来就是如此轮回而已,你只是其中的一个细胞而已。如果你硬性地把各个细胞分开,而去看这个世界,就不平等了,就有了张三和李四的差别。而当你达到这个境界,真正地认识到,自己就是这个整体的自性的一部分,把这个世界也好、这个宇宙也好,还是这个妙明真心也好,视为一体,不去分别于它,这样才是平等性智。
得了‘平等性智’的法----把一切众生视同自己,大乘菩萨心就会因此油然而生,大乘菩萨戒也因此自然具足。大乘菩萨戒是自然具足的,我们现在所谓的持戒念佛,都是在头上安头,不是自然具足的,而是硬性地套在自己的身上,把自己的思想框住了,这样的解释,大家就理解不了了。
大乘菩萨普度众生,就是消除自己过去的业障,修‘心境无差别’,最后圆满般若,看到‘一切都是佛菩萨----自心、大圆镜智’。也就是说,大乘菩萨在世间所做的一切,并不认为是别人欠他的,或者是我欠别人的,而是随缘了旧业,在了断过去世自己所造作的种种业力,在这里了断业障而已,不存在分别、挂碍,这才是真正的自心、大圆镜智。
‘真菩萨’都已知道‘般若真理’(正法眼)----本来都是自心、心境无差别、如梦如幻、心无挂碍。菩萨一边普度众生、同时用般若心法正法眼来不起‘心境对待’,消除‘心境差别’。渐把‘识阴’彻底消除,就能十方圆明,成无上觉。菩萨为度众生,又可以‘起知见’(六识界)了,在度众生中修炼‘真妄不二’。(这些就不能用白话直接去讲了,没办法再讲下去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六组坛经》语);我们也知道这句话,可想去理解它,确实很难。为什么呢?上面我讲的这些,你都理解不了,想去理解这句话,就更难了。
《维摩诘经》言:“菩萨度众生,如梦如幻。入生死而无所谓,于诸荣辱心无忧喜”。菩萨度众生,像在梦中一样,如幻境一般不真实。“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像早晨的露珠一样,太阳一出来,马上就消失了,但我们却不能否定露珠的存在。而这才是真正的转识成智。转你的思想(不仅仅是知识了)、识、境界为智慧。
《六祖坛经》说:“转三身四智,但转其名,不转其体”。也就是说:还是用的六根,六识,并不消灭它们,而都没有了这些差别,因而‘六识’、‘八识’都成了‘智’、‘菩提自性’。还是用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和六识(色声香味触法),但却没想着去消灭它。也就是说,不起‘忧、喜、嗔、怖’(四不正心),并不是让你去消灭六根:眼睛闭上,看不见了,……,可眼睛闭上,你就真的看不见了吗?妄想多的人,即使闭上了眼睛,依然看得“清清楚楚”,这里的“清清楚楚”可不是真的清楚,就是在那里瞎想而已,在那里起妄想、分别。这样的妄想、分别,就产生执着,于是就有了挂碍了。只要有了挂碍,就有烦恼了。
你不执着于你的儿女,怎么会有儿女的烦恼呢?烫着手也好,扎着脚也好,都跟你没关系的。就像张居士教学,你对班上的学生跟对你女儿是一个感觉吗?不会的。你的女儿被钉子扎一下,你肯定心疼得不行了;可如果是你班上的学生被钉子扎了一下,你只是想了一下,哦,你被钉子扎了,仅此而已,感叹一下而已,不会再有心疼的感觉。真正的心应该如何呢?都是孩子嘛,你的心疼应该是一样的,从理论上讲,应该是这样的,但当你的心不受自己控制的时候,或者你没有训练你自己的心,让它达到这种平等性智的时候,就会有这种分别。有了这种分别,你就会有挂碍,即使你在教室里给你那五十个孩子讲课,你依然会想到你的女儿,想她在学校会怎么样。所以说,只要我们保持理性的时候,我们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上课的当下,我就把这堂课讲好,我就面对教室里的这些学生。而不是一边上课,一边挂碍自己的女儿。当你无有挂碍的时候,你讲课就自在了。
如果你挂碍很多:要么想着学校的奖金,要么想着得到领导的赞扬,要么想着跟同事一争高下,要么就想着你家里的琐事,……,又怎么会把这堂课讲好呢?做世间法的任何事情,都是同样的道理。所以《金刚经》里才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关注在当下,非常地重要。当下做的事情,是最重要、最要紧的。我当下在讲课,就把课讲好,且我讲课的对境,是现前的境,是现在面对的群体。如果你有了挂碍、分别,你的课就没办法讲好。做其他的事情也是一样的,为什么会出车祸?多数车祸都是因为思想上有了挂碍了,一边开车,一边挂碍的不知道都是些什么,挂在心上那些拖拖拉拉的东西太多了,才会出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汉传佛教会把《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推到那么高的一个位置上的原因所在。可真正能理解这句话的人,确实是少之又少。如果多少认真去探讨一下这个道理的话,你的人生,都不会如此,你会老实本分地做好你当下该做的事情。
当你把分别、挂碍转一下的时候,换一种方式去思维,六识或八识都成了智了,你就不会烦恼了,而这,就叫转烦恼为菩提。还用张老师上课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本来面对这五十个孩子,这些学习不好的讨厌,那个学习好的也有诸多的毛病,……,这样一分别,你的烦恼就来了。但如果你的念头一转,这些都是我的学生,学习好的学习优秀,学习不好的只要德行无亏同样很优秀,学习不要又德行不好的真的好可怜我更应该付出爱心帮助教育他们,用平等心去面对他(她)们,就成了智慧了。这样的智慧就非常地实用,你平等地去对待班上的每一个学生的话,就会人人满意了。可如果你分别了之后,那个学习不好的对你有意见,那个学习好的对你也有意见。
只要平等心起,平等心去面对这个世界,你就有了闲心去欣赏风花雪月了。如此你的心才能闲得下来,否则的话,你的心永远闲不下来。即使你身处再好的环境里,你的心挂碍太多,又有什么用呢?你的智慧全被你的分别、执着遮盖住了。如此你就无有闲心去欣赏这个世界了,你总觉得这个社会、这个生活、这个人生,太灰暗了,没有意义。
我曾接触过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又玩手机,又玩游戏的,不上学了,我跟他交流,他就是两个字:无聊。这个世界无聊,这个生活无聊,…...。我问他玩游戏怎么样,他认为玩游戏也无聊。你说我们的教育,把孩子都教成这样的了,没有生活的意识了。在他的意识里,这样的生活不是苦,而是太枯燥乏味了,没有意义了。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心不闲。再继续与他深入交流,你会发现,他的思想非常非常地复杂,想得太多了,而不是想得太少了,而且想的都是些没有用的,一个十六岁的男孩子,思想完全不在状态。
达摩祖师《无心论》说,“假如见终日见由为无见,见亦无心;闻终日闻由为无闻,闻亦无心;觉终日觉由为无觉,觉亦无心;知终日知由为无知,知亦无心;终日造作,作亦无作,作亦无心。”念着都比较拗口,大家听着也会很拗口,这也是为什么我的身体状况一直不是很好的原因所在,就是因为学习累的。思维这些,你能不累吗?这些在你的脑海里绞来绞去,你要把这一团团的麻绳解开,理顺好了才行。在座诸位的读经量不够,面对的各种境界也不足,所以现在去思维这些的话,确实有点难度。《六祖坛经》定慧品第四言:“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刚才讲的这些,如果讲到仅止于此的话,大家肯定会一头雾水了,不会有太多收获。那么我们接下来继续探讨一下。
刚才讲的这些,无非就是讲了一个空慧的境界。所谓的空慧,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人无我”和“法无我”的问题。什么叫“人无我”?什么叫“法无我”呢?而要懂得“无我”,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我”。应承派中观鼻祖月称大师在《中论疏》中说:“我”指事物的不依赖其他事物的“自性”。任何事物都无这种自性,因此是“无我”的。(就这一句话,就够我们思考半天的了(笑语))。由此可知,“无我”就是“无本性,无自性”。
“人无我”主要是指自己,除了自己以外的他人和一切事物都属于“法无我”的范畴。这“人无我”的“人”指的是人的“自我”观念。人的身体和感知功能都是“自我”的附属物。人的朴素的意识中,从不把自己的身体当作自己,因此会说“我的身体”如何如何,“我的思想感情”或者“我的感觉”如何如何。“我”和“我的”是不同的概念。这表明在人们的意识中,还有个笼统的无法指出来的“我”。如果你想要深入探讨生活、人生的话,这些是你必须要深入探讨、研究的。什么是“我”,什么是“我的”,什么是“我所有的”等等这些,必须要搞清楚的,没有那么简单的。
这个“我”是自我的主体,“我的一切”都从属于这个“我”,爱恨、利害、得失等都是从这个主体“自我”生发出来,以它为出发点。这种虚幻的、经不起分析考究的自我意识是自私意识的根源。人有了这自我自私意识,就产生爱恨,计较利害得失,使人们的心胸变得狭窄,目光变得短浅,品行变得恶劣。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个“我”在作祟。
由于这个“我”有了自我的意识,就有了自私的思想,你执着于“我”的东西越多,你就越自私。都是你的嘛,整个世界都是你的,你能不自私吗?现在人的观点就是,世界属于我的。世界属于你的,你就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这个世界是大家的,是六道众生共有的。我们人往往把这世界当成是人这个群体的,所以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太自私了,只顾及到了人的利益,在保证人的利益的前提下,去伤害其他的众生、伤害这个自然、伤害这个世界、伤害这个地球、伤害这个空间,这就是自私。
站在人的群体里,你又是“我的”的话,你就更自私了。而人的自私,就会让你的的心胸变得狭窄,目光变得短浅,品行变得恶劣。本来你所做的任何事情,要照顾所有六道众生的念头,可我们现在,即使是很伟大的人,也只是思考人存在的价值。这样的人,就会去掠夺自然,满足自己的私欲。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只是在掠夺这个世界,而且是疯狂地在掠夺。你的掠夺,就剥夺了其他众生生存的空间,这就是一种自私。你越自私,就会让你的的心胸变得越狭窄,目光就会变得越短浅。本来你要生活的话,是要看整个宇宙、整个虚空的,整个六道都是要看得清清楚楚的,做事情的时候,都要去顾及这些的。
可是我们普通凡夫,只看到了我们,退一步讲,只看到人类也还是不错的了,可怕的是,你只看到了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只看到了你的那个一家三口,这样的你,就成了井底之蛙了。别人并没有把你怎么样,是你自己把自己固住了,自己把自己的思想束缚住了。本来你可以站得很高,看得很广,照顾得很多,你的思想、能量是无限的,你的心胸可以无限大的,可你局限于自身的时候,心胸变得狭窄,目光变得短浅,这样的人,品行自然就变得恶劣了,就没有什么道德底线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自私自利、心胸狭窄、目光短浅的人,会是什么样的状态呢?
别说圣贤,就连世人中高尚、伟大之士与卑劣小人的分界线,也是是否“自私”。如果一个人放弃了自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就是佛菩萨了。你放不下自私,放不下目光短浅的见识的话,你就是凡夫,而且是凡夫里面的卑劣小人。为什么这么讲?因为你剥夺了其他人的生存空间、权利,来满足你的私欲。“无私的奉献”、“忘我的精神”、“舍己为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类菩萨行、高尚行为,都产生于对待“自我”的正确态度。
佛和凡人在品德上的根本不同之处是“佛为众生着想,人为自己着想”。要想成佛,首先要破“我”破私,做无我之人。破不了自私自利的人,神通虽能呼风唤雨、上天入地,但永远入不了佛门,脱离不了凡尘,这是佛法的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咱先不说能呼风唤雨等这六种神通,就是权力稍微大一点、自利重的人,是入不了佛门的。这样的人,天天想的都是自私自利的事情,没有为众生想,他做的是什么?坑害这个国家、民族利益的人,做的是伤害这个地球、破坏大自然的事情。
我们看烟台地处海边,都会有严重的雾霾,谁造成的?还不是自私自利造成的?人如果少一点自私自利的话,又怎会把环境、空气糟蹋到如此地步?自然为什么会被破坏至此?人类制造的那些奢侈品,如LV包等,能解决什么问题吗?不就是一个包吗?我经常说,LV的包有什么好的呢?还不如外面的编织袋装的东西多。一个LV包,要浪费多少的资源,大家知道吗?人如果穷奢极欲的话,是没办法满足自己的私欲的,即使你买十万块钱的包,也还是不满足。过去没有包的时候,买菜用绳子一捆,放到手工编织的篮子里(篮子一般用的都是可回收再利用的材质),可我们现在去市场买菜,要用多少的塑料袋!这些浪费的都是资源,而这些资源,都是不能消化的。如果不制造这些所谓的方便袋,又怎会把环境污染到如此地步!如果不研制出塑料材质的话,又怎会有如此严重的污染呢!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你自私自利的心,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如果自私自利之人修出了神通去做坏事的话,还不如没有神通,还不如普通老百姓,造恶的机会少一点。所以佛教不让我们贪恋神通,而首先要学做人。这里我再引申讲一点,我们谈教育,我们教人一定要抓住重点,以教人做人为根本。你光教知识没有用的,你不会做人的话,学的知识又有什么用呢?这样的人,会用学到的知识去做坏事。如果你教会做人的话,学习自然就好了。为什么这么讲?一个好人,一个会做好人的人,又为什么会不好好学习呢?所以说,教育孩子千万不要走错方向,一定要教会他做人,而不要天天只会抓成绩。你把人教好了,成绩自然就好了,不好好学习,他会干嘛呢?所以说,佛教不谈神通,就做人层面上来讲,有神通的,还不如那个没神通的。而做人,首先就要破“我”,破我执。
空慧就像一面显微镜,在这面镜子底下,一切事物的真实面貌会变得清晰,也像一个透视镜,在如花似玉的皮肤后面,能看到可怕的骷髅,在荣华富贵的背后能显出灰飞烟灭的惨境。空慧就是让你看到这些的。
空慧又像一面过滤镜,一切五彩缤纷的虚色假相,可爱可憎的身影面孔,在它的面前会变得无形无色,如清澈的万里晴空。所以无“我”,就不会产生因我生出来的万般烦恼。
“法无我”就是明见诸种事物包括他人,都属因缘的暂时联系,其性虚幻,无可爱、可憎、可取、可舍的固定品质,自己和身外诸物的关系也属因缘的暂时联系,也没有固定的从属关系。
悟出“诸法无我”,就不会因物生贪,因贪求物,因求物不得而生愤怒,因愤怒而又引起众多麻烦,造种种恶业。我们平时贪的是什么?贪的是物,不管是情感还是物质,都是除了“我”之外的物(法无我),这里我们先不谈你所造作的善业,我们先谈造作的恶业。你所造作的恶业,全都是因为贪物(法无我)而生的。
壁画上的美人和金银财宝,人看了不会产生贪爱之心,因为看的人知道那是假的,是假色假相。因为你知道那些都是镜中花、水中月,你认为那些都是不真实的,贪也不得,所以就不会生起贪心。就像昨天有位居士,带了六万个元宝来送孤魂,谁都不会把它当成真的元宝,想带几个回家是吧?其实我们世间所有的一切,不都是成住坏空,不都是梦幻泡影吗?哪里有真实的?(法师拿起供盘里的橙子)这个橙子在这里,一会儿如果我们把它切开吃了的话,哪里还有橙子?它也是空的,也是个假的,你贪它有什么用呢?你吃到橙子的当下,确实挺甜的,挺好吃的,就可以了。可如果你吃不到这个橙子的时候,你也不要去贪恋它;吃完之后你更不要去贪恋了:这个橙子很好吃,我还想再吃一个。吃了一个再去贪恋想有十个甚至更多的橙子,是没有用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思想调整过来。
假若把你生活中的意中人、金银财产,都看成画面上的假色假相,还会同样起贪心吗?一个真实的橙子摆在你的面前,就会很诱惑人:现在的我口干舌燥了,吃一个肯定会很舒服;可当这个橙子是画上的橙子的话,你就不会如此去想,就不会生起贪心了。就像走路逢刮大风,把灰尘刮进眼睛,人不会对风生气;而假若有人把灰尘扬进了你的眼睛,你就会生气。这就是你的分别心了,虽然结果都是一样的,但由于你的分别、执着,就产生了痛苦和烦恼。
沙子迷了眼睛之后,你只是肉眼感觉到了疼,清洗一下就好了,可你的心苦,才是真苦。折磨你的烦恼是什么呢?你执着的是,那个人扬起的沙子迷了你的眼。你苦的是这个、烦恼的也是这个,而不是烦恼被沙子迷了眼睛的这个果。被沙子迷了眼睛的这个果,不会苦,只会痛。
先前讲课的时候,我也讲过,我们所谓的痛苦,你的痛本身不会苦,就像被针扎一下,只是疼了一下,马上就过去了,但你执着(苦)的是,你的疼是被某人用针无缘无故地扎了一下,你会苦(纠结)好几天。我们所要解决的是这种苦、这种烦恼。而空慧的思想,就能了断我们的这种苦,就能解决我们的这种问题。同样的结果,为什么对风不生气,对人就生气呢?理由很简单,把风看作是“无心”的,而把人却看作是“有心”的。
同样,如自然灾害造成伤亡事故,谁也不会对自然界生气、恼怒,追求伤害责任,进而进行报复,就像唐山大地震,我们能去报复谁呢?如果人造成伤亡事故,就会产生仇恨,就要进行报复。假如朝鲜或美国扔一颗原子弹到中国,你还会去重建家园?不可能的,早就打仗去了,怎么还会忍呢?而这就跟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了。这一切的原因,是因为对自然灾害找不出事故的具体“责任者”,而人为的伤害却有具体的“责任者”。如果把向眼中扬灰尘和别人对自己的伤害也同样看成是因缘的巧合,是无心无意的,就不会斤斤计较了。
我们冷静思考一下的话,我们人生之中,好多时候都是一种误会,别人并没有很严重的害心,多数都是你负面的情绪,影响了你正常的思维。也就是说,你的思想已经不正常了,一切都是你假设出来的,你想象出来的,都是你自己认为是怎么怎么样的。如果一个人扬起沙子迷了你的眼睛了,即使这个人是有意的,你也把他当成是无意的,你就当成是风扬起的沙子眯了眼,你也不会产生痛苦和烦恼。所以说,痛苦跟对方没关系,伤害你的是你自己而已。对方扬了一把沙子走了,你痛苦了好几天,这又怨谁呢?你想着人家是故意的,所以就绞尽脑汁,想要想办法还回去,这就烦恼了,就苦了。其实生活应该是很简单的,我们的思想应该是越简单越好,不要搞得那么复杂。
如果我们把所有的事情,都看成是因缘和合而生的,你就不会烦恼了。我刚来烟台的时候,被人欺负成那样,我也火冒三丈,也生气,现在冷静下来想想,无非也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也就不生气了。因缘聚到一起,不管是善缘也好,还是恶缘也好,反正是聚到一起了,就发生了一些事情,让你经历了这样的一些事情而已,你还生什么气呢?也没什么气可生的。如果你不把它当成因缘和合而生的话,那就麻烦了。可能就会像有些人发的那种恶誓,一辈子甚至几辈子、生生世世怎么怎么样,这样就太可怕了、太恐怖了。
这所谓的“有心”、“无心”、“有具体责任者”和“无具体责任者”,就是人对事物所产生的看法上的区别,即“有心”执心,“有人”执人,“无心”“无人”便无所执,无所执也就无恨可生。要懂得这个道理并不难,难就难在事事贯通,并用这个道理改变思想意识,解开思想上一个个顽固的结子。你自己思想上结的那些疙瘩,得你自己解开。我们最初的人生,不要自己给自己结那么多的疙瘩。我们大部分的人,每天都在那里结疙瘩,到最后就成了一团乱麻了。你完全可以自己去解开,自己的去理清这团乱麻。而要解这些疙瘩,就要做到“无心”、“无人”。这些我们前面都讲过,这里就不重复了。
这样的思想,需要反反复复地推敲、思考,不能简单地一带而过。很多人在这里一听师父这样大概一讲,感觉自己也像是开悟了,好像马上回去就要成佛作祖了,但实际上并没有这么简单的。这会儿听师父这样一讲,想着:恩,这会儿不生气了。可舒服不了一会儿,出去就又开始生气了,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学习这些正法,不断地思维这些正确的理念,让自己的心,保持在正念上。保持在正念上,不失去正念,所有的问题就都会迎刃而解了,这才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今天就讲这些吧,《金刚经》也不想再讲下去了,本来是两节课的《金刚经》,今天都是第八节课了。本来是浅释,但我现在看来,也不浅了(笑语)。如果再继续讲下去的话,就需要教理、教义的基础了。好多东西需要思辨的能力,而这不是靠法师三言两语就能帮你悟透的,是需要你自己多读经典去悟的。《金刚经》要多读,反反复复地读,甚至每天都要读,当成自己的定课。因为《金刚经》的义理、思想,实在是太深奥了,而且也是太实用了,你多少悟得一点,你的人生就会自在很多了。所以《金刚经》可以当成我们每天的功课读诵。《金刚经》读起来,感觉比较难理解,那么你就可以读《六祖坛经》,《六祖坛经》可以说是用最直白的语言来讲说最深奥的道理,你每读一遍,都会有收获的。读完《六祖坛经》再读《金刚经》,慢慢地就会找到那种感觉了,有了感觉之后再读下去,就有收益了。其实读《金刚经》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们应该读600卷的《大般若经》,普通人读起来确实有点难,但收获确实是不一样的。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大家请合掌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妙法蓮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