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果玉法师主讲《金刚经》浅释第2节---经题@妙法蓮華社
心緣-100180 07/17 12674
4.0/1
释果玉法师讲解于佛兴禅寺讲堂
文稿整理于华居士
2015年11月25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
这冬日午后的雨,成就了我们共同读经论道的因缘。这部《金刚经》,可以说是普及面非常广的一部经典,对我们学佛之人来讲,也是必须要读诵的一部经典。上节课我们大概解释了一下经题,“能断金刚的智慧”。我们前面也讲过,我们这一期的学习,非传统意义上的讲经,如果是按传統的讲经,仪轨再加上以我这种方式,不知道要讲到什么时候呢!闲言少叙,咱们还是接着学习好了。
这部《金刚经》开篇,是由阿难尊者宣告开始的: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这一句有几处关键点:
第一点就是「如是我闻」。每部经典的开篇,都是如此,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宣告,一方面说明,阿难尊者亲历佛陀讲法现场;另一方面,说明该部经典,不是出自阿难尊者的证量,只是复述佛所说的话。意思是说,那个时候,我听佛是怎么讲的。也就是说,阿难尊者只是一个听闻者,而非是经典的解释者。还有一点,我们也要必须明白,阿难尊者是小乘的圣者,是声闻乘的行者,而非大乘弟子,但《金刚经》却是宣说大乘教义的一部经典。从这一点也能看出,我们往往自称为大乘的学佛弟子,总觉得自己高于小乘的修为,但实际上,如果没有这些小乘的尊者,我们连听闻经典的机会都没有的。《金刚经》虽是大乘经典,却由小乘的阿难尊者来为我们宣说。般若法门里,有两部重要的经典,一是《金刚经》,另一部是《心经》。《心经》也是由声闻乘的舍利子尊者复述的。
第二点就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这里表明,佛讲说经典的这件事情,不是发生在一个模糊的地方,而是发生在祗树给孤独园这个地方。这句话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场景,告诉我们经典是佛亲口说的,是真实不虚的,是佛在那个时候,针对当时的因缘,讲说了这部经典。
大部分的读经之人,对祗树给孤独园可能并不陌生,我在这里再为大家讲一下它的缘起:舍卫国有一位有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名叫须达多,他时常周济穷苦的孤寡人,所以都叫他”给孤独长者“(长者是对年纪大道德高的人的尊称)。给孤独长者想买祗陀太子的花园,建造房屋,供养佛陀及其弟子,用以居住和传经布道。太子戏言,要长者用黄金铺满整个花园的地,才肯卖给他。给孤独长者就拿出自己家里所有的金子来,铺在花园的地上。祗陀太子看他很诚心,就把这个花园送给他了,同时太子布施了尚未布金的地和园里的树林,两人共同供养佛僧,所以叫做祗树给孤独园。佛陀住世讲法四十九年,在舍卫国居住的时间最长,而在舍卫国期间,在祗树给孤独园精舍,居住的时间最长。所以,大部分的经典,都是在祗树给孤独园讲说的。可以说,祗树给孤独园这个地方对佛教徒而言,是一个非常殊胜的地方,我们应该记住这个地方:祗树给孤独园。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当时与会大众有一千二百五十名大比丘在场,其中有声闻乘的大比丘,还有许多的大菩萨,还有许多的天人。所以说,这部经典,不仅仅是为某一个群体而说的,而是对声闻乘、大菩萨、天人以及凡夫地的凡夫, 都有摄受。这里对讲经场景的描述,非常地具体、到位且详尽。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我们再现一下当时的场景:在某一天的早晨,佛陀穿上袈裟,拿着饭钵,带领着弟子们走进舍卫城去乞食。不分贫富、贵贱,挨家挨户地托钵,乞食后,回到给孤独园中。吃过饭后,佛陀将衣、钵收拾好,洗净了双足,铺好座位,便盘腿静坐。一千二百五十名比丘围绕佛陀而坐。接下来佛陀就讲说了《就金刚经》。
为了烘托讲经的氛围,经中也做了相应的描述,而这些对与会大众的交代以及对场景的描述,其意义非常深奥,我们今天不再继续探讨这些。因为我们今天讲经的缘起,是要浅释《金刚经》,而非详尽地讲说经典。以后我们慢慢地再去探讨:为什么阿难尊者在叙述经典之前,会这么详尽地描述场景;且其交代的场景,在每部经典的开篇又会有所相同和不同。这些留待我们以后再慢慢探讨。
这部经典的开篇,交代了很多形而上的对话,实际上,我们现在好多的物理学家的讨论会,其实无非也是在讨论这些课题而已。现在好多的学者,自以为是地认为,这些是他们所发现、宣说的,但其实在两千五百多年以前,佛陀与他的弟子们,在某一天的早晨,早已宣说了这些深奥的理论。并没有宣说如:你不好好修行就要下地狱之类的理,来恐吓大家;也没有宣说如何治国理政、如何行持善法等等,佛陀与他的弟子们探讨的是非常深奥的教理。
我们接着往下看,「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在此,长老须菩提赞叹佛陀,赞叹这部经典的殊胜:佛陀为了护念诸菩萨,而宣说了这部经典,是多么地稀有难得。所以说,历代的高僧大德们,都特别推崇这部经典,为学习佛法的四众弟子推荐读诵这部《金刚经》。佛陀在确立其继承人的重要性,我们读诵、思考、修持《金刚经》的话,就会成为佛的传人。佛陀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我们四众弟子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佛,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成为佛陀的弟子,没有高低之别。
那么须菩提问的是什么问题呢?「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菩萨如何才能圆满深奥的道理,如何才能证得本性?我们前面讲过,《金刚经》的开篇就讲了形而上的对话,并没有问今天吃了寺院的西红柿,会不会下地狱五百年呢?等等类似的问题并没有问。而是问了一个非常深奥的话题:---菩萨如何才能究竟圆满深奥的道理,如何才能证得本性?也就是说,如何才能成佛。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须菩提赞叹佛陀,佛陀也赞叹须菩提所问的问题,非常地好;然后建议须菩提要专心聆听。须菩提问的问题非常深奥,佛要解答的时候,也可能不是那么地好理解,所以,与会大众要耐心、静心地聆听。我出家这么多年,见过好多听经闻法者,那种乱哄哄的场面,并不适合佛教的修学。所以,经典里的每句话,都是很有深意的。佛接下来解释了,菩萨应该如何建立、如何安住在这个深奥的道上,成就菩提心,以及如何发菩提心。也就是说,这部《金刚经》从开篇到结束,都是谈菩提心的。菩提心就是佛心、佛性,就是成佛的,是我们要证得的那个本具的本性。
这部经很难理解,我尽量用平实的语言为大家讲说。即便如此,也不见得能解释清楚;同时,大家也不见得能理解这些深奥的教理。这部经的哲理虽如此缜密,但却没有任何的嫌隙,没有我们能够挑剔的地方。所以说,如果我们的思维稍微跟不上的话,就很难成就我们的学习。
那么菩萨应当如何发菩提心呢?接下来佛陀就为我们讲解了:菩萨一定要有度化一切众生的决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卵、胎、湿,可能大家都比较好理解,这里不做过多的解释。化生指的是各种天神、树神等等有形色、无形色的众生。还有所有像我们一样有思想,但却没有五蕴的,比如一些高级而又特别的神,甚至更高级的无想天的天神等等,菩萨要引领这一切的众生,证悟究竟涅磐,让它们获得解脱。也就是说,菩萨的发心非常地广。比如我是一个受了菩萨戒的弟子,那么我肯定要发菩提心,因为只有发菩提心,才能受菩萨戒的。大家能够理解菩提心了吧。菩提心要面对的是一切胎卵湿化、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以及地狱、饿鬼道的众生。所以菩萨的思维跟普通人是不一样的,普通人的发心,可能只有你的家人乃至你的家族,再广一点的,是你所谓的社交圈、人脉圈而已。但菩萨的发心不是这样的,菩萨的发心非常地广博,一切众生都应该是我们应该度化、接引它们趋向涅磐的。
非非想天的众生,其福报很是深厚,为什么称为非非想?从这一点来看,我们真的应该去读《华严经》,要不然我们没办法去理解的。《华严经》里对非非想天众生的解释,有很多内容的。用直白的话来解释,就是这一类的众生,妄想非常地少了,思想非常地纯洁。所以说,好多宗教、外道,把非非想天的那种境界,当作是佛菩萨的境界了,想当然地认为,那就是涅盘的境界。所以,道教的理论,所成就的长生不老、永生不死的概念,就是非非想天的众生。道教的思想,也非常接近于非非想天众生的思想,但绝不是佛菩萨的思想。好多的教派,都是以这个为成就的最终目标,却没有办法出离轮回。天上也有净土的,比如兜率内院,就是在欲乐天那的内院里,被称为弥勒菩萨的兜率净土。
我们不能用凡夫的思想,去揣测佛菩萨的思想,因为佛菩萨面对的群体,实在是太广博了,不是你所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们要想趋向涅磐、度化众生,就必须要发这样的菩提心。所有胎卵湿化、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以及地狱、饿鬼道等等众生,都只是我们发菩提心的范围,但却不是菩提心本身。
接下来佛说,当所有无量无边众生被度化后,菩萨不应当认为,有任何众生被其度化。这个就很难理解了,是吧。刚才说了发菩提心,有人会说,发这样的心,我也能发,即:发心度化一切众生。但菩萨的发心不能停留于此,虽然菩萨度化了无量无边的众生,但却无一众生是被其度化的。虽然这句话很难理解,但却是真正的关键之处。
大家还记得上节课我提过,佛法是安慰剂的比喻吗?我们希望所有众生快乐、希望所有众生得度的愿望,在激励着我们修行。但在这里,佛说,无一众生被我们度化,这就是菩萨的境界。既然如此,那么菩提心的发心,我们所做的一切,不就成了安慰剂了吗?“我”要度众生,“我”要怎么怎么样,“我”应该怎么样的发心,无非就是一剂安慰剂而已。但大家一定不要误会,当佛说菩萨不要以为有任何众生被度化,不是说菩萨应当满足于救度众生的行为,而应当继续度化更多的众生。再继续解释就是,如果菩萨认为有一个真实存在的我,一个真实存在的人,一个真实存在的众生,那么,这位菩萨的见地,就是错误的。虽然你认为菩提心是一剂安慰剂,但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不是我们不去度化众生,也不是没必要去度化众生,反而佛说,让我们去度化更多的众生,还要有力去度更多的众生。为什么要这样呢?唯有如此,才能成就自己的菩提道。我们自身要修佛、要成佛的话,必须要去走完这个菩提道。圆满菩提道的过程,就是成佛的过程。
接下来佛在经典里讲,如果一位菩萨认为有寿者存在,就不是真正的菩萨。所谓的寿者,就是寿命的长度。我们总是认为,任何众生都是有寿命的,都是有生命的长度的,但佛说,众生没有寿者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只要有这些相,你就是错误的。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没有缘起缘灭的想法,才可以。虽然很难理解,但你听了之后,再去慢慢思维、读诵《金刚经》的时候,当你真正领悟了这些话的时候,你的思想境界,就不一般了,也可以说,会超越很多。
当然了,我学佛,就必须发菩提心,而发的菩提心,就是如此的一个心:一方面要去度众生,但另一方面,又无一众生为我所度;一方面所有胎卵湿化、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以及地狱、饿鬼道等等众生,都是我要度化的范围之内,但又无一众生为我所度。更要命的是,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而这,才是我们真正要发的、真实的菩提心。
我们中间的很多人,处在这样的思想境界:承许自己是菩萨,认为真实存在的众生,正承受着真实的痛苦,存在着真实的苦受,需要我们的帮助。如果一位菩萨执着或固化于,认定众生是一个实体,那么这位菩萨只不过是集聚痛苦的因而已。因为事实上,我不存在,人也不存在,众生也不存在,没有什么是受者,什么是我。“我”只不过是贴在由诸蕴组合而成的几个实体上的标签而已。比如这张桌子,是由桌面、桌腿等各种部件组合而成的,我们不能执着于它是一个实体,众生跟我就是这种关系而已,五蕴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
人是这样的,众生也无非如此。我们人是由四大假和积聚而成,除了这些之外,寿者并不存在,此生以前的时刻,已经逝去。我们总是认为,生命是有长度的,但实际上,生命是无有体量的。上一刻已经逝去,想要找回来已经不可能了。比如我们中午吃饭的那个时刻,已经过去了,你却不能说这一切没发生过,虽然发生过,但现在确实已经消失了。而我们,把这些累加的时间,当作是寿命了。实际上,它是不真实的,“现在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就是这样的一个道理。
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中午吃饭的时候,确实很真实,吃的沙拉是甜的,吃的咸菜是咸的,吃的辣酱是辣的⋯⋯,都是很真实的一种触受。但那一刻已经逝去不存在了,而当我们执着于那一刻真实存在的时候,痛苦就产生了,烦恼就出来了:今天中午在庙里,吃的那个萝卜干真好吃,谁腌的呢?哦!是于少华居士腌的,那我得找她学一学⋯⋯,一系列的妄想就出来了,一系列的分别心就出来了,紧接着,一系列的烦恼就出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吃的时候,认认真真地吃,“哦!这个腌萝卜真的是很好吃,酸甜可口。”这都是很真实的感受,但却不要在你的心田里,留下任何的痕迹,吃过就吃过了,马上就放下,不再去研究它了,其他的一切都是如此的。这就有点儿难了,但这就是佛说的意思。
再强调一遍:菩萨了悟没有真实存在的众生被度化,就是究竟的菩提心。菩萨发心度众生,没有问题的,光有这样的发心,不算是菩萨的,因为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有这样的发心,这不是菩提心,也不是菩萨之所行。当真正的菩萨了悟了没有真实存在的众生被度化,就是究竟的菩提心了。
就像夏令营结束之后,我为大家讲的那些,你们不要老去研究,哪个孩子通过我们夏令营,产生了哪些变化,或者是哪个孩子变化到哪种程度,但他(她)回去之后,又变回去了。你们由此产生了一大堆的烦恼:“我们不如不搞夏令营,累死累活地,孩子回家之后就又变回去了”。有人就觉得做这些毫无意义。我们去做了这样的事情,从最初发心做夏令营,到如理如法、尽心尽力地去做了这期夏令营,最后结束的时候,我们放下了这一切,就圆满了菩提心。
如果我们发了做夏令营的心,也去做了这样的事情,但却没明白这个道理,始终牵挂着孩子们回家以后的状况,学得怎么样,变成什么样,这就不是菩提心了。大家明白了吧,放下的道理在于:当下即止。当下起,当下止。当下的事情,机缘成熟了,我就去做,去圆满它。但你要明白,圆满之后,一定要立即、马上,放下它。甚至没有众生被我度化,什么样的想法都不能有,随缘度众生就好了,做了该做的事情就可以了。
还要再说明一点的就是,虽然说,没有一个众生被我度化这句话,并不是在做否定。如果否定了的话,就意味着还是有众生可被否定的,还是有对象被你否定了,就是错误的了。还有一点就是,这里也不是要我们去抛弃众生,如果我们要是抛弃的话,就意味着有众生可被我们抛弃。既不能否定,也不能抛弃。而这,才是真正的菩提心。
佛在《金刚经》里说,菩萨要有度化众生的心,不只是鸟类、人类,而是所有的众生,包括那些无想天的天神。同时菩萨一定要了悟到,并没有一个真实存在的众生,可被度化,这就是究竟的菩提心。大家慢慢地去体会,如果想听一下就能体会,几乎是不可能的,我是没有这个能力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所以,要去反复琢磨、推敲这句话。这句话的逻辑性非常缜密,不是我们听一听就能理解的。
这些道理相当地深奥,没有这么简单的。我打个比喻跟大家解释一下。当菩萨布施一枚硬币给一位乞丐的时候,这个布施行为,必须是基于如下的了悟之上的:并没有真实存在的一个对象去布施。即便如此,菩萨还是要去布施这一枚硬币的。佛并没有说,我们不应该如此去做,不应该去布施这一枚硬币,绝没有如此说。
当我们发现了一个乞丐,并去布施一枚硬币,但你布施硬币的时候,不是布施硬币本身。你必须了悟到,没有一个真实的对象,可做布施。你的想布施的这颗心,都是错误的,但你还必须去布施这一枚硬币。能理解了吧?我看见了这位乞丐,生起了怜悯心,发起了菩提心,然后就去布施,但你不能有布施的这个想法,没有一个对象可供你布施。如果有这个想法的话,麻烦就来了。有这个乞丐,就还会有另外一个乞丐。这个乞丐需要一块钱就可以了,另外一个乞丐需要的可能就不止一块钱,……,这里的道理非常地深奥,还不仅仅是我所讲的这些。我讲的这些,是很肤浅的一部分,因为上课之前我就讲过,我们的课程是浅释《金刚经》,只是简单地来解释一下。要往深里去解释的话,以我目前的资历,我也解释不清楚的。不单单是我很难解释清楚,更重要的是,我们与会大众听起来,实在是太吃力了。这就是缘起的问题了。
以此类推,我们的很多问题就来了,比如我们的出离心。出离心的标准定义是,了知执着是无用的,是无自性的。我们老是谈出离,你到底想出离什么呢?这里就讲,出离的标准就是,了知执着是无用的,是无自性的。因为我们的执着、分别是无用的,是无自性的,所以我们应该摆脱它们。我想摆脱贪嗔痴,就是一种出离心了。想从泥沼里爬出去的这颗心,就是出离心。我们的心被泡在贪嗔痴所制成的泥坑里,我们明白、了知了这种执着,你贪恋、执着于这滩污水,是没有用的,由此,你就应该想到出离。
这里的无自性又是什么意思呢?我还是打比喻来解释,比如我们小的时候,可能会认为当时的玩具水枪、沙包等等玩具,非常地好,非常地有意思,所以,当时的你,非常地执着于它们。但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当我们到了十几岁的时候,对这些已经都不感兴趣了,取而代之的,可能是滑板、乞丐装、松垮的牛仔服等等,这些就成了你的兴趣点了。认为这些非常地好,能够满足我们的欲望。再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东西也满足不了我们了,对这些不屑一顾了,又会去执着于什么呢?劳力士手表、宝马车、名贵的房子、饰品等等,这些又成为我们执着的点了。随着时间的流逝,等到我们八十岁的时候,前面所有的一切,对我们而言,可以说已经无关紧要了。这个时候的我们,可能更容易被眼前的花草感动;也可能桌子上被用旧了的桌布,更容易触动我的心灵。所以说,你所执着的那个物体、精神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是无自性的,随着时间的流逝,都是无常的、迁流变化的。你去执着于这些,是完全没有用的。
就在座诸位而言,给你一个玩具,你会去玩吗?给你一个滑板,你会去滑吗?但对那个年龄的你,感受却是很真实的。我们小时候渴望好玩的玩具、漂亮的衣服等等,感受是很真实的,所以你会执着于它。有了执着的你,就会困惑、烦恼。但这一切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地就变得无关紧要了。知道自己基本上已经厌倦了旧的玩具的这种思想,就是一种我们有过的、很重要的出离的经验。不过不但是这种出离,我们甚至要谈,没有什么可以出离的出离。这,就是《金刚经》的思想,不仅仅要出离,还要超越于出离,是一种没有什么可以出离的出离,这才是最伟大的出离。这就不是我们普通人的思想了,很难理解的。
当我们打破了对玩具水枪的执着的时候,其实并没有真正损坏到玩具本身,而是在你的内心里,已经把它粉碎了,但你却不能执着于粉碎它的过程。这才是真正的自在。同样的道理,当我们布施的时候,并没有真正的乞丐可以布施。
不知为什么,我们陷入了以金钱、财产为重的观念里,而不能自拔。其实是人类的心,才觉得金钱、财产是必须的。这个道理还用比喻来讲。现在的我们都执着于石油,衣食住行,片刻不能离开石油,所以石油对现在的我们来讲,好像是非常地重要。但我相信,不用五十或者一百年的时间,石油对我们来讲,可能并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干净的水。那时的我们,可能更执着于水,而不是石油。我们人往往不是执着于石油,就是执着于水;不是执着于金钱,就是执着于钻石;不是执着于房子,就是执着于车子⋯⋯,无时无刻,无有休止。但这些所谓的价值,都是我们的心制造出来的。你说到底是房子值钱还是车子值钱?你给了一个标准,用人民币去衡量它。但在需要的人的心目中,我需要房子,房子就是最重要的;我需要车子的话,车子就是最重要的⋯⋯。这一切所谓的价值观,不是物体本身具备的能力,都是我们的心造作出来的,赋予它的、强加给它的。
我们必须要超越这个,粉碎这个,就像你当时执着于那个玩具水枪一样,你应该放下它,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切都不会再是你的执着点了。现在被认为最重要的是石油,为了石油,都起国际战争了。国与国之间的打,不就是为了争夺石油嘛。美国为什么要去打伊拉克?无非都是去执着于这个东西而已。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相信,石油将不再是我们去抢夺的财富。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去争抢这些的时候,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你的贪婪,引发了你的贪欲之心,自然就无法发这样的菩提心了。
修布施的菩萨,一定不能住于相,不能住于声、味等相,甚至不能住于布施的相。色声香味触法一切的相,都不能执着,不能住在这上面,不能停留在这上面。为什么呢?因为菩萨在修布施时,渴望或依赖于相,那么这位菩萨就在度量,如果这位菩萨在度量,就表明有个参照点,好像有个终点线可以期待似的,而这将意味着痛苦,意味着竞争与焦虑的痛苦。意味着这个过程,你要付出。你总在期待着要成佛,所以你修得很苦。但佛要成吧?佛是一定要去成的,我们都明白,修佛就是为了要成佛。但由于我们执着于要成佛的这个点,所以你就有所期待。当你还不能成佛的时候,你就烦恼:我怎么还不开悟?我怎么还没成佛呀?所有的痛苦,都是因此而来的。我们老是谈放下,听到最多的也是放下吧,放下什么呢?我们又如何去放下呢?讲到这里,大家应该有一点点明白了,应该放下什么了吧?修布施的菩萨,一定不能住于相,不能住于声、味等相,甚至不能住于布施的相。
佛问须菩提,你认为东方的虚空能度量否?须菩提说,不能。佛又问,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否。须菩提说,都不能。佛接下来说,如果任何菩萨不住于相,或者终点线,那么其布施就被称为无量布施,这种布施的结果是无量的,是无法度量的。东南西北、四维上下的这个虚空,你可以测量吗?测量不了的。既然如此,如果菩萨不住于相,就无有终点可度量。比如我现在面对的是东方,东方虚空是无法度量的,也没有一个终点可以让我们度量的。我们的心,就是这样的:无有终点可度量。
你应该没有度量的可能性,因为无法度量,所以,我就彻底不去度量它。就像修布施一样,修布施也是如此,你不要老实执着于,“我布施一枚硬币,不如布施一百枚硬币的功德大”。这其实是大部分人布施时的所思所想。你布施的是一块钱还是一百块钱,在量上是有区别的,甚至于我们所做的功德而产生的福报,也是有区别的,但这只是由于你的度量而产生了分别,却并不是布施本身的分别。
你布施一块钱跟布施一百块钱,如果你的发心是没有度量的,所产生功德,是无有区别的,是无有度量的。但你在度量一块钱和一百块钱的量的时候,你的分别心起了,那么你布施的量,就有了度量,就有了一块和一百的差别。所以说,我们的发心非常地重要。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在做布施的时候,就不要去想这些了。我能布施多少,就去布施多少;我能度一个人,就去度一个人,能度十个人,就尽自己最大可能,去度十个人。但度一个人和度十个人,就像布施一块钱和一百块钱一样,是没有区别的。
这里的没有区别,并不是你想出来的没有区别。因为你的心是有分别的,所以它就有了区别,但你要明白,这一切都是无可度量的,就象虚空一样,是没办法去度量的。所以说,你不能去度量它,你也没有办法去完成度量。但大部分的修佛之人,却天天都在度量这些。不仅仅是修佛之人,不修行的人,更是天天在那里算计,它们连度量都不度量,而是在那里自私地算计。你算计我,我算计你的⋯⋯,这样的人就更苦了。
修佛之人的度量,是一种比较,“我”布施了多少钱给一个乞丐,来世就可能成为一个富人。因为“我“的福报增长了,我的功德增长了,来世就可能会得到一个好的果报⋯⋯,在这里做着这样类似的比较,其实这也是一种算计,这种算计,就是一种烦恼。真正的修佛之人,应该连这种算计(度量)都没有的,因为无可度量,也没办法度量。我们更不应该去度量这一块钱跟一百块钱的区别,它的区别在哪里呢?所以,很多人就会区别:我布施了多少多少万,怎么怎么样,但庙里并不缺你那几个钱,你能布施多少呢?但我们还要去做,才能增长功德不是?你连做都不做的话,就更不可能有功德、福报了。你如此去做的时候,不要去分别它、度量它、执着于它就对了。这是《金刚经》里所讲的理论。只要我们还在度量,你就会觉得自己是有限的,经典里从来没有提及,只有当我们把自己的头砍下来一百万次的时候,才能圆满布施。只要我们还有量在,你就没办法完成自己的布施度,你修的布施就不能圆满。然而当我们听说释迦摩尼佛在修菩萨行的时候,曾经布施自己的肢体给老虎吃(以身饲虎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对普通人而言,还是会有极大的启发。听到这个故事的人,都会想到,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又是多么慷慨的一种布施啊!但如果菩萨执着于这个的话,就不能圆满自己的菩萨行。
当释迦摩尼佛还是一位菩萨在因地修行的时候,去乞食的时候,只乞到了五粒米,对一般人而言,这五粒米是相当珍贵的,此时他遇见了迦阇佛,想做供养,当时身为菩萨的释迦摩尼佛,就把这五粒米拿起来,往空中一抛,就完成了布施供养。他并没有很执着于这五粒米,想去小心翼翼地包好,亲手递到佛的手里,而是往空中一抛,就完成了布施供养。
我们谈论的是最上乘的布施,一定要注意关键点:佛不是在否定布施的行为,你不能想,好吧,没有什么可布施的,那我就不用去布施了。如果你真的已经了悟,没有什么可布施的,怎么会想,你就不用去布施呢?明白这个道理了吧?普通人认为,既然这个理讲破了,没有什么可布施的,就不用去布施了;布施这五粒米和不布施这五粒米,没有什么区别,我们就可以不用去做布施了,普通人就会理解到这种程度。如果你真正了悟没有什么可布施的这种想法,你就不用去布施了,又怎么会想起我不用去布施呢?你只要是想起没有什么可布施的,就还是执着于布施了。所以说,凡夫地的时候,还是要去做的。所以,《金刚经》里,佛做了一个结语,告诉须菩提,菩萨要把心安住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上面。
今天我讲的是《金刚经》的一至五会的内容。大家回去之后,可以对照经典的原文,逐字逐句地加深一下理解。虽然大家在课堂上听我浅释,但我估计,真正听明白的,没有几人的;能理解到位的,就更寥寥了。等文稿整理出来之后,大家再逐字逐句地去理解。这里面好多是逻辑性思维,要反复去推敲的。等你真正明白一个道理的时候,真的会很舒服、很自在的。那种喜悦,不是你那个玩具水枪,或者你的宝马车得到满足时,带给你的那种喜悦。你的心真正得到自在的那一刻,那种喜悦心,真的是真正的自在、舒适,这就叫法喜。我们的心安住在法喜上面,即使做的是最最辛苦的菩萨行,也是快乐自在的。所以说,菩萨在布施自己的头目脑髓的时候,也是快乐自在的。
大家可以读一读《百喻经》、《百业经》,《百喻经》讲的是一百种比喻故事,《百业经》讲的是佛在因地修行时的因果故事。其中有个故事,讲的是,菩萨在因地修布施度的时候,一个瞎眼的人对菩萨说,必须要用一个人的眼睛,才能治好他的眼睛,菩萨就把眼睛挖出来,布施给他。结果这个人说,你挖错了,我要的是右眼睛,你给我的是左眼睛,不行的。然后菩萨就把自己的左眼睛也挖给他了。即使在行这样的布施,也绝无痛苦可言。因为菩萨具有菩提心,所以不执着于色身,因此也就不会痛苦。但我们现在还在执着,别说是挖眼睛了,掐一下都会喊疼,是没办法圆满的。但如果你真的明白了一些道理的时候,再去做同样的事情,你就不产生这样的痛苦了。
你真正想明白了这个道理,这个物质的差别以及你执着于这个点的痛苦,就都明白了,此时的你,仅有的一百块钱,可以大方地布施出去,你的心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执着,从而圆满你的布施度。如果你没有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哪怕你有一百万,让你拿一毛钱去布施,都如割肉般痛苦。这就是《金刚经》里讲给我们的道理。这里的一百块和一百万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一个人的整个财产,就只有一百块;而那个人的一百万,可能只是几十个亿里的一粟而已,人家仅有的一百块钱可以没有任何贪恋、执着地布施出去,但这几十个亿的人,要布施一百万里的一毛钱,都如割肉般苦痛。这就是明白道理和不明白道理的差别。
明白道理所做的布施,和不明白道理所做的布施,是完全不一样的。还拿我们夏令营打比喻,我们每期夏令营就算六十个孩子,三期下来,就是一百八十个家庭,你要是执着于这个的话,你得累死,你想着要去回访,先不要说是一百八十个家庭,就是一百个家庭,一天一个电话或者一条信息,你不烦吗?这样所谓的菩萨行,又怎么能修得下去呢?要圆满我们的菩萨行、圆满我们的布施度,就不能贪恋、执着于这些,更不能去做愚蠢的布施。
遇见的当下,就是我们布施的对境,不要像我以前讲过的,背着钱袋子,满大街地找善事来做;更不能去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我打过这样的比喻,我连一台笔记本都没有,别人需要七台笔记本,然后我就把这个事情揽下来了,这样的布施,你怎么去做呢?这样的事情,你是没办法解决的。但现在好多的修佛之人,都在做着这样的事情。那边等着需要七台笔记本,我这里一台笔记本都没有,但我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非常地精进,跟张三讲,跟李四讲,跟王五讲:你应该修布施啊,你应该把你的笔记本布施给他⋯⋯,拼命地去做这样的工作。大家可以想一想,你每天是不是都在做这样的工作?这真的是没必要的。如果真正悟透了的话,当下我有笔记本,当下我给他就行了,而且没有贪恋的,不要去找事情来做。
当然了,在善法的层面上,我们遇见的当下,就是缘,就像前段时间我们发起的捐旧衣服,我们遇见的当下,在我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我发出这样的一条消息而已,大家力所能及地做好你分内的事情就好了。我信得过,且想布施,又刚好有这个能力,就去寄一点儿东西给他们,就可以了。不要扛着袋子,满大街地去宣传,这不是菩萨之所行。所有的一切,起于因,止于缘。因缘成熟了,我就去做;这段缘结束之后,止住就可以了,放下它,圆满我们的布施。
《金刚经》一上来,跟我们谈什么呢?谈发菩提心的。那些空啊、有的,那些空有不二等等的这些道理,都是为了解释这个菩提心的、圆满菩提心的。菩提心是什么心呢?刚才解释过了,菩提心就是佛心,就是佛性,就是如来真心、妙明真心。就是我们要去涅磐的那颗心;就是我们无所执着、无所贪恋的那颗心;就是那颗清净无诤无染的心;就是那颗无为的心。
有的人会说,师父怎么也不讲讲怎么才能不下地狱;怎么也不讲讲怎么才能去到极乐世界⋯⋯,其实这些,都是在这个道理范围之内的。你为什么要去极乐世界?又为什么会下地狱呢?你的心如地狱,所以才会下地狱;你的心不自在,你自然就犹如在地狱里;你的心自在了,哪怕你在布施头目脑髓,都犹如住在三禅之乐,毫无痛苦。菩萨要是痛苦的话,大家才不会想去做菩萨的。如果有痛苦的话,是不会做出诸如挖眼睛之类的布施;相应地,因为没有执着,所以才不会痛苦,因为没有痛苦,所以才能做这样无畏的布施。所有的一切都是相应的,所以,《金刚经》可以说就是一种辩证理论,任何一件事物,都是辩证的,没有绝对的。这是一种相对的、辩证的很深奥的道理。大家可以想一想,两千五百多年以前,佛陀在树下坐着,跟他的弟子们探讨这些道理,并没有去讲,应该如何去治理国家,也没有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过日子,更没有跟我们讲,怎么样才能上天堂,怎么样才能不下地狱。
如果能好好去学习《金刚经》的话,确实非常有意义,再往下学习,就是更明细、更深奥的道理了。就目前所讲的菩提心的发心,就受用无穷。你不贪恋、执着于这些物质的话,那多自在。你非得执着于孩子,其实你跟孩子,只不过是一段因缘而已。他(她)来到这个世界,只是因这段缘而生,因我们这段缘而起,因我们与他(她)而结的缘,我们就努力去完善这段缘就行了。如果你贪恋执着了,你就痛苦了。大家可以想一想,你执着于孩子聪不聪明,执着于孩子高矮胖瘦美丑,就苦了。是啥样就是啥样,你好好把他(她)养着就行了,就圆满自己的菩萨行了。你越执着,就会越痛苦,越痛苦,就会越烦恼,所以,就有人为情所困,为情所累,严重的就会导向自杀。为什么会去自杀呢?就是陷在这种负面情绪里面,出不来了。 n
当然了,叫你放下不是让你不去管了:爱吃吃、爱喝喝,想干嘛干嘛。不是这个道理的,家长该怎么做还是要去怎么做,但却不去贪恋、执着就好了。那你怎么做才能不去贪恋、执着呢?就是无我相、人相、寿者相。没有这些,就没有痛苦了。你不要去执着,而应该一切众生都是一样的,所有胎卵湿化、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以及地狱、饿鬼道等等众生,都是我们度化范围之内的。把你的范围放广,眼界放开,就没有那么多的烦恼与痛苦了。你就不会去执着于那一个点了,都是因缘所生法,就像桌子,都是由零部件组成的,你执着于桌子本身,你就痛苦了。
今天就讲这些了,再往下讲,就会很绕。大家思维不清晰的话,就会绕不出来了,还会被绕迷糊了的。为什么要反反复复地讲这些?就是怕你一听,哦!我可以不用去做供养了,不用去布施了。我接触的很多学佛之人,就是这样的,成天在那里油嘴滑舌地耍嘴皮子,空有不二地给你讲一大堆理论。什么都不干,还在那里说闲话,就不对了。你努力地去做都不对,何况你不做,就更不对了。
你明白道理之后,做也是对的,不做也是对的;你悟透了这个道理之后,该做的时候做,不该做的时候就不做,此时的你,做也是对的,不做也是对的,做与不做都可以,行与不行都可以,就看因缘嘛。而当你不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你做也不对,不做也不对。一看大家都被绕进去了哈(笑语)。
《金刚经》再往深里讲的话,就全是这样的话了,思维不清晰的话,很容易就被绕进去了。我接触过好多类似的“佛油子”,经典读得不少,然后就在那里耍嘴皮子:做也对,不做也对;做也行,不做也行。人家问他,这个事情做不做呢?他就耍起嘴皮子:做也行,不做也行。就成了这样很空洞、很无聊的话了。道理是这样的道理,但什么时候该提起来,什么时候该放下呢?你又没搞明白,光耍嘴皮子是不行的。
佛说的道理就是,该提起来的,你一定要提起来;该放下的时候,你一定要放下;该你布施的时候,你一定要布施;不该你布施的时候,你可以一毛不拔;你要度尽所有的众生,不仅仅是人,胎卵湿化、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以及地狱、饿鬼道等等众生,都是在我们度化之内的。但如果跟你无缘的时候,你一个都不用去度,可以说,你什么都不用去干。无一众生可度,与你无缘你度谁呢?问题是,你也度不了啊。即使有一天你度尽了所有的众生,或者是你度了很多的众生,你却不能执着于你所度的这些众生,无一众生可度。尽管你也做了很多的布施,但却无有布施可布施,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你不要执着于你的布施,不要执着于你布施了一百块,不要老是算计。刚才讲过,东南西北之虚空,无可度量,所以说,你的所有算计,都是没办法算计清楚的。你现在执着于石油的时候,石油是最重要的,等有一天石油不重要了的时候,干净的水,又成了最重要的了,仅此而已。所以说,你的度量,是没办法去等量换算的。
刚才讲的那些比喻,一定要听明白,你小时候执着于玩具水枪,等你大一点的时候,你可能就会执着于松松垮垮的牛仔服、滑板车,等更大一点的时候,你会更执着于劳力士手表、钻石、车子、房子,等再老了的时候,这些车子、房子就不重要了,你会执着于眼前的这一束花,……,你用等量去换算的时候,是没办法换算和度量的。所以说,你不能去执着,你越执着就会越痛苦。甚至你真正放下了、打破了小时候的玩具水枪了,却无一水枪可打破。你也没拿起来摔了它,只是说,在你度量的范围之内,你已经不再把它当作是一个执着的点了。这些道理,逻辑性很强的,要反复思维。当你明白一点道理的时候,你就见到了一丝光明。
我们为什么要供灯?灯,代表的是光明,让这个光明去消除黑暗,也就是说,让我们的智慧去消除我们的愚痴;用我们的智慧,去断掉这个金刚(上节课讲过,金刚就是代表我们的贪嗔痴),我们唯有用智慧,才能去斩断金刚。所以说,《金刚经》就是能断金刚的智慧,能断掉我们最牢不可破的那个贪嗔痴。
贪嗔痴在我们内心里,扎根太久了,习气串习得太久了。就像上节课打过那个抽烟的比喻,抽一天两天,想不抽了话,会比较容易。但如果已经抽了一年两年,甚至十几二十几年,再想去戒掉它,就很难了。我们的贪嗔痴扎根太久,牢不可破。你可以自己考究一下,内心的贪嗔痴慢疑,有多牢固,有多可怕,我们没办法摧毁它。所以就用金刚来比喻贪嗔痴。而金刚,是天神因陀罗的兵器,因陀罗的兵器可以摧毁世间的一切,却不被万物所伤,所以,佛在这里用金刚比喻我们的烦恼、执着,比喻我们的贪嗔痴等习气牢不可破。这样牢不可破的烦恼、执着、贪嗔痴,唯有智慧可断。什么智慧呢?《金刚经》里所讲的智慧;所讲的什么智慧呢?菩提心的智慧。佛在开篇直接了当、直奔主题:菩提心能断烦恼;能断烦恼的,唯有菩提心。
贪嗔痴在我们内心里,扎根太久了,习气串习得太久了。就像上节课打过那个抽烟的比喻,抽一天两天,想不抽了话,会比较容易。但如果已经抽了一年两年,甚至十几二十几年,再想去戒掉它,就很难了。我们的贪嗔痴扎根太久,牢不可破。你可以自己考究一下,内心的贪嗔痴慢疑,有多牢固,有多可怕,我们没办法摧毁它。所以就用金刚来比喻贪嗔痴。而金刚,是天神因陀罗的兵器,因陀罗的兵器可以摧毁世间的一切,却不被万物所伤,所以,佛在这里用金刚比喻我们的烦恼、执着,比喻我们的贪嗔痴等习气牢不可破。这样牢不可破的烦恼、执着、贪嗔痴,唯有智慧可断。什么智慧呢?《金刚经》里所讲的智慧;所讲的什么智慧呢?菩提心的智慧。佛在开篇直接了当、直奔主题:菩提心能断烦恼;能断烦恼的,唯有菩提心。
好,大家请合掌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妙法蓮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