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31《僧事百講》常住意義 @ 妙法蓮華社


心緣-100180  07/03   15208  
4.0/1 





  誰是常住?   法是常住,會議是常住,大眾的決議是常住。   清規、章程、辦法、住持大和尚的指示,都能代表常住。 

  常住乃一切大眾的公議決定,而非單一個體的意願。 

   在寺院中,常會聽到「常住」的名詞,還有,許多耳熟能詳的佛門用語,都與「常住」有關,如「色身交給常住,性命付予龍天」、「愛護常住物,如護眼中珠」、「鐵打常住流水僧」。究竟什麼是「常住」?「常住」是「無常」的對稱,有恆常存在,永不生滅變易的意思。叢林裡,有哪些人事物是常住不變的?以下就「常住的意義」、「誰是常住」、「常住擁有」、「常住觀念」及「各種常住」等作進一步說明。


 問(1):「常住」是什麼意思? 

答:常住就是寺廟,不管叫「寺、院、庵、堂」,總合都叫作「常住」。寺廟是佛住的地方,不是臨時的,是恆常的,因此稱為「常住」;寺廟是法住的地方,是真理所在之處,當然是「常住」;寺廟是出家人居住的地方,是僧侶所在之處,是出家人的家、出家人的道場、出家人的弘法基地,稱為「常住」。凡供養佛法僧三寶所在之地,都名為「常住」。


 問(2):誰才是常住?

 答:佛法僧是常住,不過,常住總有個代表,不能個個都稱常住。住持和尚就是常住的代表,他代表常住講話,所講的話叫作「常住的意思」,就是「公家的意思」;他已不是代表個人,是代表常住的要求。 

  除了住持和尚,大眾就是常住,大眾都這樣說,大眾的意思,就是常住的意思。常住是什麼?是制度,制度這樣規定,那麼,團體裡的人就要奉行規矩制度。

   誰是常住?法是常住,會議是常住,大眾的決議是常住,清規、章程、辦法、過往有例、住持大和尚的指示,都能代表常住。常住乃一切大眾的公議決定,而非單一個體的意願。 


 問(3):大眾就是常住,也就是常住擁有大眾,此外,常住還擁有什麼呢?

 答:常住擁有山林、土地、大雄寶殿、藏經樓、禪堂、各個堂口、法器、經書、香板、犍槌、規矩,擁有僧眾……。擁有這許多內容,就稱為常住。 


 問(4):常住的東西,就是公家的東西,那麼與個人的東西之間,應該怎麼樣區分呢? 

答:常住的東西,不會有私人擁有的情況。把公家的東西變為私有,是貪污、吞沒、侵佔。同樣,常住的東西不可侵吞、侵佔,不可以為私人所有。

   私人應該要「沒有」,為什麼呢?出了家,「色身交給常住,性命付予龍天」,通通都沒有了,一切都是公家的。或許總會有一些個人的東西,例如穿的鞋子,人家不能把你的鞋子拿去穿;戴的帽子,別人也不能把你的帽子拿去戴,因為這些都屬於個人所有。不過,個人所有的物品,你還在世的時候,當然是隨身應用,但圓寂了,這許多物品就要歸於常住,由常住把這許多東西,分配給較貧窮、日用品較缺乏的出家眾,給他們去運用;這如同「廢物利用」。

   這些遺物如同救濟品。在我參學期間,雖然自己有一個有名位的師父,但是他並不會給我什麼東西,我也不要求他給我什麼。不過,常常有老和尚往生、圓寂了,他們留下來的一些遺物,常住的老師、職事知道我缺少,也會拿來分送給我。譬如經常到了天氣寒冷的時候,我沒有禦寒的衣服穿,有一次,不曉得是哪一位長老,就把一件圓寂老和尚很厚的、尼料的衣服送給我,穿在身上好暖和,我一穿就穿了好幾年,把它當寶貝一樣。一般買來的布,很容易壞,頂多一年、半年就壞了,但是那件衣服好像都穿不壞,價碼很高。


 問(5):個人的東西,一旦捐給常住,成為常住的東西了,還能再去要回來嗎?

 答:不可以。自己的東西,如果常住需要,都要給常住,更何況已經捐給了常住,當然就不能再要回來。 

  有的信徒捐錢給常住後,有一天,發現自己沒有錢用,就想方設法把錢要回去,「我過去捐給你的錢,請你還給我!」這個想法是不對的,為什麼呢?捐錢,在佛教裡叫作「喜捨」,歡喜捨棄。既然是樂捐,愉快的捐,那麼捐棄、捐獻了,也就是說這些錢我不要,給了別人,當然就不能再要回去。過去捐出來的東西,再把它要回去,這個行為不好。供養諸佛菩薩、布施給寺廟,不是小孩子玩遊戲,送給他一個東西後,等到哪一天雙方吵架了,就嚷著:「還給我!」布施是不能這樣開玩笑的。


 問(6):印度有位毘舍佉夫人,為了阿難尊者要還回她的衣服,她就捨棄不要了,有這樣的事嗎? 

答:毘舍佉是佛陀時代女居士當中的大護法。有一次,毘舍佉到精舍聽聞佛陀說法,聽過以後,大家通通解散走了,她卻忘了將自己的一件披風帶走。

   這件名貴的珍珠衣,後來被阿難尊者發現,「唉呀!毘舍佉夫人怎麼把這麼一件寶貴的衣服,遺忘在精舍呢?」於是,阿難趕緊就送還。 

  沒想到要歸還時,毘舍佉夫人卻說:「既然這一件衣服已經留在道場裡,那就讓它成為道場物,交給道場處理吧!」 

  對道場來說,這麼寶貴的一件女性衣服,怎麼處理好呢?最後把它給賣了,以獲得的淨財建了一座講堂,並且用毘舍佉夫人的名字命名,叫作「鹿母講堂」;「鹿母」是毘舍佉夫人另外的名字。所以,有名的「鹿母講堂」就是用毘舍佉夫人捐獻的珍珠衣所建設的。


 問(7):出家人在僧團裡,應該建立什麼樣的常住觀念? 

答:出家人與常住是一體的,不能分開。出家人不能把寺廟當作公家的地方,不能想「我住在公家裡」、「我住在你們的寺廟裡」,而要有「這是我的家」、「這是我的」的認同。

   有一些年輕人想要到佛光山來出家,問我出家需要什麼條件,我說:「出家要有信心。」還有什麼條件?「既然問到條件,我倒考你一下,看你合格不合格!『佛光山是誰的?』請你回答我。」

   每當問到「佛光山是誰的」,大部分的人都會說:「佛光山是你們出家人的」、「佛光山是你星雲大師的。」這個都不合格。你要到佛光山來出家,如果天天想的都是「我到星雲大師的佛光山出家」、「我住在你的地方」,既然這是我的,那麼你住下來以後,怎麼會安心呢?就好像一般人住五星級大飯店,住的第一天,覺得:「唉唷!住得很舒服。」但是「桃源雖好,總非久戀之鄉」,住了八天、十天之後,就漸漸覺得無聊,身心不能安穩了。 

  「佛光山是誰的?」你要承擔「這是我的」,能覺得佛光山是你的,那麼無論「金角落」或是「銀角落」,都不及「自己的窮角落」。 

  「這個是我的」或者「這有我一份」,並不是佔有的意思,如同在學校讀書的學生都會說:「這是我的學校」、「我的母校」。對於常住,應該要愛護它,視它是我的,這樣才是有常住宗門觀念。


 問(8):任何佛弟子,應該要有「光榮歸於佛陀,成就歸於大眾;利益歸於常住,功德歸於檀那」的觀念嗎? 

答:在寺廟裡,應該建立這樣的觀念: 

  一、是「光榮歸於佛陀」,所有光榮都不是我的,因為有佛陀、佛菩薩的庇蔭,才能成就許多好事,所以,所有的光榮,都應該獻給佛陀。

   二、是「成就歸於大眾」,所有一切的成就,例如寺院的建設、開光、落成,都不是一個人所能完成,是大眾齊心努力的成果。所以,要將一切的成就歸於大眾。

   三、是「利益歸於常住」,出家人平日所得之涓滴利益,都應歸於常住,由常住統籌運用。信徒到寺院捐獻、添油香,所得之淨財,皆不屬於哪個人所有,都應歸於常住。甚至,服務的義工,也不是個人的義工,應該歸於常住。因為「我」只是個人,而「常住」是大眾的。一旦常住有了豐富的資源可以活用,才能成就更為廣大的佛教事業。 

  四、是「功德歸於檀那」,檀那就是信徒、施主。如果,寺廟對社會大眾所做的好事,所做的布施,有了功德,應該由誰來享有呢?當然是信施所擁有。我們的一粥一飯、一衣一食,哪一樣不是十方信施奉獻的。檀那是我們弘法上的支柱,沒有他們的成就,寺院的弘法事業就難以發展。所以,一切的功德都應歸於檀那。 


 問(9):對於愛護常住,叢林裡有一些用語,能不能例舉說明呢?

 答:佛門有句話說:「愛護常住物,如護眼中珠。」就是愛護常住的東西,如同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你的眼睛願意讓人侵害嗎?你能接受自己的眼睛受損嗎?同樣,常住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甚至,比眼睛還要重要。常住是生養我慧命,長養我法身的地方,所以,要保護它,不能讓它的利益受損。

   有言:「鐵打常住流水僧。」出家人平時過的是雲水般自由來去的修行生活,而常住卻是恆常存在的。因此,人可以來來去去,但絕不能做出損害常住利益的事情。 

  尤其,要有「常住是我的」的觀念,有這樣的想法,做事情時就會想:我要把地掃乾淨、把花草樹木整理好、把佛菩薩住的地方照顧好。因為「它是我的」,這樣做起事來會很有精神。如果覺得這是你的家,是我來替你掃地、我來替你整理,那麼,做起事來就會不甘願。假如出家人不能把常住當作是自己的,那麼,常住又是誰的呢? 


 問(10):歷史上,有沒有大德高僧為維護常住,而與常住同甘苦、共患難的故事?

 答:古代很多的高僧大德為了常住,捨身捨命;為了常住,兵難不離;為了強盜、土匪破壞,挺身而出;為了有人傷害、侮辱常住,他不顧安危,犧牲生命。

   例如,抗日戰爭時期,由於智光法師指揮得宜,焦山定慧寺在日軍侵襲時,未傷一人,大殿、藏經樓仍能保存下來。文化大革命時,良卿法師為求保護法門寺免於遭受破壞,因而自焚奉佛等等。 

  為了維護常住的命脈,許多的古德保護常住,比保護家更積極。家是私人的,房子壞了,沒關係,將來重建就好。但是寺廟不能毀壞,寺廟是大眾禮拜、供養、恭敬的地方,是公共的,是出家眾依止居住的地方,是聖地、清淨地,它比家更重要,比個人所有一切都重要。

   常住如同自己的國家,我們要以愛國的精神來愛教,把道場保護好,這叫作「宗門思想」。這是人生來就要有的情操,就像愛國的人,他在這個國家生長,他就懂得愛國;愛教的人,他一進入佛教,就會愛教;他做別人的朋友,對朋友就知道要講信用。但是有的人,雖然做了別人的朋友,卻也不像朋友;雖然做了國民,也不愛國家;雖然皈依宗教,也是馬馬虎虎過日,這是很可惜的。


 問(11):關於常住,有一個叫作「剃度常住」,什麼是「剃度常住」呢?

 答:剃度常住,就是我出家、剃度的地方。我要在某個地方出家,必須要先有師父承認我做他的徒弟。那麼,我在那個地方出家之後,我就是那個常住的一份子,我與它榮辱與共、休戚相關,今後就要能同甘苦、共患難。


 問(12):那麼祖庭與出家人的關係是什麼? 

答:祖庭就是出家的地方,我的師祖、我的師父、我的長輩、先賢,都是從這裡出身的。因為有他們過去奮鬥的歷史,有他們作前輩,才有今日的我,因此我要尊敬他們。 


 問(13):剃度出家需要具備什麼條件呢? 

答:出家的條件,就是要有信心,要師父肯收留,要自己能守道。尤其是信心,出家不是有錢、靠關係就能出家,有信心才是最重要。《華嚴經》云:「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如果對真理狐疑不信,怎麼能夠契入佛道? 

  要想出家,就要對自己的決定負起責任,要心甘情願,有一諾即一生的信念。出了家,對常住要忠心,立場要肯定,要能接受常住、接受大眾、接受自己的師兄弟。


 問(14):說到發心出家,聽說玄奘大師出家的過程並不容易? 

答:唐朝時,不准兒童出家,剃度需經考試通過,國家准許了,才可以出家。當時玄奘大師才十幾歲,年紀很小,未能被錄取,因而傷心痛哭,考官鄭善果問他:「你這麼小,為什麼要出家?」他說:「我為了光大如來遺教,為了將來要弘法利生。」鄭善果很感動,說道:「喔!很難得。」因此,雖然玄奘大師年齡不合出家的資格,考官仍特准讓他出家。所以,後來才有玄奘大師這麼一位一代大師,鄭善果還是有功勞的。 


 問(15):出家的時候要有剃度的師父,那麼剃度的師父是只有一個,還是有特殊情形,可以有好幾個呢?

 答:剃度師父如同父母,父母只能有一個,其他人,牽強一點說,只能做義父義母。論骨肉之親,父母只有一個,那麼出家也是一樣,師父就是我的法身父母。父母養我色身,師父為我剃度,給我取名字,讓我做一個出家人,是我的法身父母,我應該用對待父母的心恭敬他。所以,有的人拜過這個師父,又拜那個師父,這種態度是令人質疑的。


 問(16):一個人出家以後要另外取名字,那麼一般來說,師父替徒弟提取名字,有什麼樣的依據嗎? 

答:中國佛教有宗派的不同,例如華嚴宗、法華宗、禪宗等等。禪宗又分臨濟、曹洞、溈仰、雲門、法眼等五家。當中,各宗派有各宗派傳承的「字」,師父是屬於哪一個宗派,就依那個宗派的「字」替徒弟起名字。像我是臨濟宗的子孫,我也有依這個宗派而取的字號。

   臨濟宗派下為弟子起名字,是依據〈臨濟宗法脈偈語〉而取:「湛然法界,方廣嚴宏,彌滿本覺,了悟心宗。惟靈廓徹,體用周隆,聞思修學,止觀常融。傳持妙理,繼古賢公,信解行證,月朗天中。」

   我的家師叫作「上了下然」,用的是「了」字。那麼依偈語中「了悟心宗」的排序,我用的是「悟」字,所以我叫作「悟徹」;我的法名叫「今覺」,「悟徹」是我的內號。我收的徒弟,他們的內號,例如:心玄、心平、心定、心培,就用「心」字。從這個字號一看就知道,我們是屬於臨濟宗普陀派。

   這首偈語一共有三十六個字,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現在已經到了「彌滿本覺,了悟心宗」。如果偈子的字用盡了,還可以再從第一個字開始循環使用。

 問(17):什麼叫作「戒常住」? 

答:剃了髮還不算是出家人,依據中國佛教的傳承,有意出家者,必須受「三壇大戒」。三壇大戒,初壇受的是沙彌、沙彌尼戒;二壇受的是比丘、比丘尼戒;三壇受的是出家菩薩戒。受持具足戒後,才算是一位真正的出家人。 

  「戒常住」,是佛弟子在哪個寺院受戒,稱該寺院為他的「戒常住」。戒常住就等同他的母校,與他有因緣的關係。 

  名為「戒常住」,戒常住有責任為每一個來受戒的佛弟子建立正確的觀念、培養健全的僧格、如法的行儀,以造就佛門未來的龍象。 


 問(18):受戒的戒子與戒常住之間,平常如何保持往來關係? 

答:戒子和戒常住之間,大家同是佛教徒,你有什麼事要我幫忙,當然是義不容辭,更何況我在那裡受過戒,我能完成做一個出家人的心願,是戒常住成就我、供應我的。所以,我應該保持對戒常住戒師的敬意,偶而去拜見一下,或者每逢過年、過壽去祝福一下。如同平時慰問學校的校長、院長、老師,戒常住有什麼需要,我也應該去幫忙。 

  據我所知,很多能幹的青年、參學的人,知道戒常住需要某一方面的人才,需要有人承擔某一種工作,都會挺身而出,「我要去幫忙!」為什麼?那是我的戒常住! 


 問(19):一個道場要能成為戒常住,也就是說,道場如果要傳戒,需要具備什麼條件呢? 

答:需要具備什麼條件才能成為戒常住? 

  一、要有大雄寶殿、戒壇,用以舉行授戒儀式。 

  二、要有戒堂,戒堂不是戒壇,而是教理的教場。 

  三、要有三師七證,即正授戒律的得戒和尚,主持三番羯磨授戒儀式的羯磨和尚,講說威儀、戒法、儀軌的教授和尚等三師,及證明受戒的七位尊證。 

  四、要有開堂和尚,教導戒子受戒儀規、生活禮儀規矩等。當然,還要有很多的護法。

   所以,要成為一個戒常住是不容易的。 


 問(20):每一次傳戒的時間,大約是多久? 

答:傳戒的時間不需要很久,只是要承認你受戒而已。所以,一小時、一天就足夠了。問題是受戒後怎麼奉行,那就不簡單。佛教有兩句話:「五年學戒,然後方准聽教參禪。」五年學戒,就是學生活,學守持戒律,學做苦工,學忍耐,學一個出家人應具備的基本條件。 

  所謂「五年學戒」,我個人就學了七年的戒法。我在棲霞律學院住了七年,這七年中,做些什麼呢?挑水、擔柴、掃地、行堂、典座、苦工,不過,在偷閒裡也讀一點書,但只是附帶的學習,基本上,常住要求我們的是信心要具備,行為要如法,知識則是其次。 

  一個人出了家,要先養成威儀道風,要有出家人的樣子,不要傲慢、驕橫,凡事溫馴、慈悲、有禮,然後才可以聽經、參禪。經過這些歷練,日後做一個出家人,才不會自以為是,如果不先學戒就聽教參禪,以為自己很有學問、很有修行,而沒有威儀,沒有出家的樣子,並不算是出家人。 問(21):在中國大陸,傳戒的戒場中,有哪些是比較著名的戒壇呢? 答:我孤陋寡聞,不過曾看過比較有名的戒壇,例如北京的戒壇寺,它是在遼咸雍年間(公元一○六五|一○七四年),由法均大師開山築戒壇,壇階以白玉石作成,是中國最大的戒壇。

   另外,江蘇句容的寶華山、南京的古林寺、上海的龍華寺,也都傳過戒。尤其寶華山,過去是全國傳戒道場,每年傳戒兩次,每三年傳一千二百人的羅漢戒期,有三分之二的出家僧眾受過寶華山戒。古林寺則是在明朝萬曆年間(公元一五四一|一六一五年),由古心如馨律師闡揚戒法,而成為天下第一戒壇。還有些戒壇是臨時搭建的,如棲霞山的戒壇,也都很莊嚴。

   社會上,人的一生,從過周歲,到成年、成丁,甚至男女結婚,走上紅地毯,都很受重視。對出家人來說,出家是一輩子、一生的事,受戒則是當中一件莊嚴、隆重、神聖的事情。


 問(22):大師您自己也受過戒,那麼對於受戒,有些什麼樣的經驗,可以勉勵大家的嗎?

 答:所謂「以戒為師」,戒是我們的老師,戒是我們的指南針,戒是我們的光明,戒是我們的甘露,不守戒,就不像一個出家人。出家人要念茲在茲,把戒守好。或許你說偶爾犯戒,沒有守好,那不是太嚴重,但是要知道懺悔,懺悔可以恢復清淨,如果不知道懺悔,就不像出家人了。 

  其次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做一個出家人,一定要有慈悲做根本,寧可以沒有學問,寧可以什麼東西都沒有,但不能沒有慈悲。如果沒有慈悲,那就不像出家人了。

   除了慈悲,還要有一點方便。人總要有點善巧,方便就是智慧。人到不執著、無所求時,怎麼會不生智慧呢?

   完成一個出家人的條件,還有很多,比方愛護常住、勤勞、用功、修行、密行……,但是當中,持戒、慈悲、方便是最重要的。 


 問(23):常住的種類很多,還有一個叫作「參學常住」。叢林參學需具備些什麼資格? 

答:本身的年齡要到達某一個標準,不能太小,但也不能太老,二十歲到三十歲之間是最好的參學年齡。

   參學,不能空過時間。參學前要選好參學的對象,要想好哪個寺院值得我去參學,最好是選擇規矩嚴厲、師父有道有學的寺廟。一般人都是找很方便、很自由的地方參學,那不是參學,那樣是不能成功的。要想參學,「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呢?

   例如,善財童子為了尋求法門要義,歷經一百一十座城市,輾轉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終於得入無生法界。自古以來,許多大德法師能成就道業,哪一個人不是從參學的磨練中完成的呢? 


 問(24):外出參學,有些什麼程序嗎? 

答:想外出參學,首先要找尋參學的寺院,確定對方是否准許我前往。第二,要找到老師,確認他是否肯接受我這個學僧。這些都要透過寫信、託人介紹來完成。所謂「投石問路」,想外出參學,總要把關係搞清楚。 

  當然,還要自己的常住同意;師父允許我出去參學嗎?或者你在另外一個道場,已經有了職務,道場准許你更換位子嗎? 

  此外,還要能發心作務、經得起種種委屈、磨練。所以,要想參學,需靠眾緣成就,才能完成。 


 問(25):還有一個常住,叫作「受法常住」。講到「受法」,那麼就有「傳法」,什麼是傳法? 

答:廣義來說,傳法是指傳授佛法;狹義上說,就是這一個常住本來與我沒有法系關係,由於這個寺廟的師父欣賞我,要我擔當教法傳承的大任,因此就把這一個門派的法脈傳承給我。入了他的籍之後,我就在他的法系裡了,雙方關係就更加的密切,往後就要為法系常住去努力護持,去莊嚴成就。 


 問(26):釋迦牟尼佛有沒有傳法? 

答: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於靈鷲山登座,當其拈花默然之際,與會大眾皆不得其解,唯獨迦葉尊者破顏微笑。於是佛陀向大眾說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咐囑摩訶迦葉。」從此,佛陀將法傳給大迦葉,成就了「靈山會上,拈花微笑」,以心印心的典故傳誦。

   繼此之後,大迦葉把法傳給阿難,阿難尊者再往下傳,傳到二十八祖達摩祖師,佛法來到了東土。之後慧可「斷臂求法」,達摩祖師將法傳給慧可,慧可依序再傳僧璨、道信及弘忍。

   傳法原是以衣缽作為證明,但在五祖弘忍傳給六祖惠能後,惠能大師深覺衣缽傳承容易引起爭端,大家爭相要得到衣缽,卻不知衣缽代表的法義,所以,後來便廢止了傳衣缽的制度。畢竟衣缽只有個人能得到,而「傳法」,法是一種精神,是一種以心印心,只要大家有法,通通可以一起來傳。 


 問(27):關於五祖弘忍大師傳法給惠能大師,能不能為我們開示一下? 

答:五祖見到六祖時,問道:「你從哪裡來?」惠能答說:「南方。」五祖見他其貌不揚,就說:「南方都是獦獠,獦獠沒有佛性。」意思是說,文化不高的人如何能作佛呢?惠能答道:「人有南北,佛性也有南北之分嗎?」弘忍大師一聽,心想:「不簡單,這個人悟性很高。」 

  五祖還想和惠能多談些話,但是看見徒眾隨侍左右,為了不讓人家嫉妒他,就說:「好了!不要講了,到磨坊去舂米吧!」 

  八個月後,五祖來到磨坊試探,問道:「米舂熟沒有?」惠能答說:「早就舂熟了,就差篩一篩。」惠能的意思是需要人家印證一下。接著,五祖弘忍便振錫三槌,示意「三更天到我這裡來」。惠能懂得五祖的心意,如約而往。 

  當晚,五祖為了不讓別人看到,便用袈裟圍起來,以《金剛經》與六祖惠能印心。在五祖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惠能廓然大悟,這一悟,虛妄的世界毀滅了,從心地上認識另外一番的人生世界。於是惠能大師悟到:「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意思就是:「想不到,原來我們都與佛一樣,擁有清淨的本性;自性本來就是沒有生滅;自性本來就是圓滿具足;自性本來就是沒有動搖;自性本來就能生出萬法!」 

  弘忍大師知道惠能開悟了,說道:「我就把衣缽交給你吧!」   五祖傳法給惠能大師後,知道門下的弟子會不服氣,便要他深夜就離開。當五祖把六祖送到江邊時,五祖說:「我來替你撐船。」六祖說:「不必了,迷時師度,悟時自度。」自己就揚長而去了。

   惠能大師得法後,自度度人,從此成為一代宗師。


 問(28):每一個出家人,都一定能得到傳法嗎? 

答:不一定的。現在,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出家人是沒有受過法的。一般的出家人,雖然受過戒,但由於沒有受過法,他就不能傳法,譬如傳授皈依,他就沒有條件傳了。

   為令正法久住,「傳法」在佛教是很重要的事。一個出家人,要有傳法的老師,要有傳承,才能上法卷。


 問(29):還有一個常住,叫作「依止常住」。「依止常住」與「剃度常住」,有什麼差別嗎? 

答:剃度常住,理所當然要負責寺裡住眾的衣食所需。也有寺院,廣納十方的出家人,供養他們安住修道的日用所需,那麼就成了「依止常住」。對這兩種常住,我們都應該心懷感謝。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妙法蓮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