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瑕随笔:一个国际家庭的“混血教育”
清瑕-100770 05/16 11911
一个国际家庭中的“混血教育”
世界越来越小,生活越来越大。
又见Holly,不在美国,而是在北京望京26层“北鸽互娱”办公室。
不见了在美国时的家居贤淑,取而代之的是一份创业者的干练职业。刚寒暄几句,她就把我带进了会议室,开始了互动幼教内容平台项目的介绍。中英文混杂的激情演说,丝毫不顾及我这个对IT一窍不通,只是单纯去看望她的朋友能不能听懂。不过,还是深深被她的那份对教育的热爱和虔诚所感动。
面对侃侃而谈的Holly,专业的IT术语确实让我理解困难。但同作为教育人、母亲,谈起孩子成长时,我们的交流没有了一丝障碍。即使她是一个在国际家庭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妈妈”。
教育没有国界,成长却有规律。面对国际文化深度的交流交融,教育也将在博采众长中越来越开放。或许,这个国际家庭的“混血教育”将带给我们相同的感受,不一样的启迪。
They do what you do, not what you say.
匹斯堡的春天是美丽的。多年前,Holly从北京到美国就读IT硕士,一次在宾州匹斯堡的工作会议,让她有缘认识了在哥伦比亚大学读经济博士的美国人,也就是她现在的老公David。一段跨国的恋情不仅让她融进了一个多元的国际家庭,更拥有了丁丁、文文俩个可爱的儿子。
Holly老公David,有着浓厚的教育背景家庭。David父母多年前从芬兰移居美国,他们一家六口四个博士两个硕士。David的父亲是位有着卓越学术成就的政治学博士。大学退休后,学生们自发组织模仿伦敦海德广场的自由石修建了一个演讲台,以纪念他的功绩。大卫的哥哥是威斯康星大学化学博士,弟弟是天文物理专家,麻省理工学士和普林斯顿博士,是CNN报道的最新中性尺寸黑洞发现者之一。妹妹同样是硕士毕业。他的母亲,在生下四个孩子后,还坚持去读了图书馆专业硕士。Holly(何丽),典型的中国北京女子,出生军人家庭。她的家族里,文人居多。父亲家祖辈从做督学到办私塾,一直热爱并从事着教育。
中国、芬兰、美国,三个极其重视教育的国家。中国教育的认真,美国教育的开放,芬兰教育的严谨,在这个大家庭里融汇,让丁丁、文文的家庭教育既有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又有交融碰撞的互动融合,充满快乐和活力。
芬兰人有一个著名的教育理念:阅读是终生的资产。在康奈尔这所美国常春藤名校图书馆工作的祖母,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Holly先生David告诉她,小时候,他常把母亲工作的图书馆当成真正的课堂,从小最大的理想,就是把那里的书全部看完。读书,成为这个家庭最大的爱好。这也同样遗传给了丁丁、文文,书香浸润着孩子们成长。
Holly家离孩子祖父母家很近,他们常常在一起度过节假日。在这样的日子里,祖父这个幽默的老教授,会给孩子们讲自己参加二战做地勤的故事。善良的中国媳妇Holly,则会为大家精心准备一顿美味中餐。其乐融融的国际家庭,让孩子感受着幸福,又享受着成长。
不同的文化传统,终究会让教育有所差异。作为中国妈妈,Holly的教育是稍显严格的。她比较重视孩子的课程学习和技能培训,譬如中文的学习、钢琴的弹奏等。丁丁学钢琴时,识谱能力非常强,但记谱能力比较弱。文文正好相反,他的识谱能力弱,但记忆力比较强。有时候, Holly会指责丁丁:“这个曲子你已经练了很久了,为什么还是记不住?”这时,一旁的丈夫David往往默不作声。随后他会上网搜索,做案例调查和分析。得到答案后,平静地和Holly讨论:这或许是因为孩子用脑部位的不同造成的。识谱能力强的孩子,记忆上可能会是短板;而识谱能力差的孩子,可能会有惊人的记忆力。在教育问题上,David一定不会在孩子面前跟Holly发生任何冲突,只是在讨论问题时,会告诉Holly:“面对这些,大嗓门的对孩子说话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Holly一向很注重孩子们的饮食习惯。和许多中国妈妈一样,她把培养吃蔬菜的习惯,当成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有一次大家庭聚会,全家一起吃自助餐。在走进餐馆之前,Holly向丁丁和文文布置了任务,要求首先要吃三样蔬菜,之后吃什么才能由他们自己决定。幽默的丁丁在盘子里加了一根四季豆,一块芥蓝花和一段芹菜,对Holly说:“看,我完成了三种蔬菜的定额”。这时,会餐的所有家庭成员都微笑地在自己的食盘里放入了几种蔬菜,走到了孩子们身边。Holly知道,这是大家在她强势教育面前对孩子的“同情”,也是用实际行动影响孩子。 大卫告诉她:They do what you do, not what you say!(身教重于言教)
温馨和睦的大家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Holly,让她不仅在异国他乡感受着家的温暖,更让她在多元文化熏陶中提升自己,丰富着她的教育理念,融入了她的教育实践,在融会贯通中惠及孩子。
I must get an A, I’m Asian not Bsian.
教育的核心,是教会孩子做人。和所有的中国家庭一样,这也是这个国际家庭最基本的教育理念。Holly和David都认为,孩子做人做好了,一切都将会好。德育好了,智育、体育、美育等都会得到相应发展。德育需要父母去培养,然后让孩子自己去搞好智育和体育。
丁丁五岁的时候,和弟弟坐在餐桌前,妈妈端上了饭菜后,会让丁丁去拿吃饭用的叉子。小丁丁拿了一个叉子来。在一般人眼里, 丁丁没有做错什么。而妈妈却对丁丁说“你拿一个和拿两个的努力是一样的。明明你和弟弟都需要叉子,为什么不取两个来呢?”她告诉孩子们:“你能顺便为别人做一件好事的时候,就应该习惯去做。”
十多年过去了,孩子们上了中学。在他们家门口,有一个坡路。大雪天的时候,有些车会抛锚在那里。每当遇到这种情况,丁丁就会去帮人推车,文文也会前来为丁丁帮忙。一次,被帮助的人给了文文一些小费。回到家里,文文要把得到的钱分给丁丁一部分,而丁丁却告诉文文:“你能顺便为别人做一件好事的时候, 就应该习惯去做”。 听到丁丁一字不变的重复,Holly感到十分欣慰。她知道,五岁种下的种子,会让孩子受益一辈子。
Holly和大卫都是IT专业的高才生,他们把专业知识融进了对孩子们的管理和教育。丁丁和文文相差2岁,为了激励两个孩子成长进步和独立自主,Holly在电脑上建立了一个数据库,给孩子们设立了一个“虚拟银行”。她用电脑设置出不同的表格,按照任务进行打分,内容包括弹钢琴、学中文、吃蔬菜、整理自己房间、完成学校作业等。电子表格进行记录,软件自动进行计算,孩子们会得到积分,并可以把积分折算成零花钱,存入“虚拟银行”。对于这份钱怎么花,则由孩子自己去决定。
大多的时候,孩子们常常会拿去买自己喜欢的玩具。因为年龄小,他们选择玩具会按照自己一时的感觉和喜好。许多玩具在父母看来没有太多的价值,孩子们也往往新鲜一两个小时就把它放在一边了。因此,买玩具的时候,妈妈一定会问:“你们确定要买这个玩具吗?你的钱就这些,一定要选最适合你的。”当孩子真正决定的时候,他们一定会尊重孩子的选择。后来,孩子发现有些自己选的玩具确实不是很喜欢,就产生了再买的念头,但他们已经没有多少资金了。这个做法让孩子们养成了慎重选择的习惯。
Holly认为,孩子在成长中,一定要给他们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做决定。任何事,孩子们一旦做了决定,就必须让他们对自己的决定负责。这不仅是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力,更是他们自我成长的必须。这个银行从孩子们三岁开始,一直延续到孩子们逐渐长大。
让孩子学会做人,让孩子学会选择,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不仅奠定了孩子成长的基础,也让孩子知道了努力的重要。她从不要求孩子全A的成绩单,也不把课外辅导课强加给孩子们。越是这样,孩子越知道自我成长的重要,孩子们的各科成绩都非常棒,成绩常常是A。性格开朗一点的文文会调皮地和妈妈说,I must get an A. I’m Asian not Bsian!(我必须得A,亚洲人的英文是Asian 不是 Bsian!)
I just want you to be happy
丁丁是Holly的大儿子,也是个极敏感的孩子。儿时酷爱读书,也许是古希腊神话传说里恐怖故事看多了,孩子后期变得越来越胆小,经常惦记地狱是什么样子,脑子里装着一些恐怖画面,怕黑,缺少安全感,夜里睡不着。 小的时候Holly没有太在意,常会陪伴他入眠才离开他的卧室。
当孩子渐渐长大的时候,丁丁的这种敏感更加明显。五年级一段时间,新闻里连续播放几起死亡事件。丁丁表现出强烈的恐惧和异于平常的躁动。Holly观察到了这个现象,在她的一再询问下,丁丁终于说出了心里埋藏已久的对地狱的恐惧和不安。Holly的心也沉了下去。孩子幼小的心灵里装着这么沉重的东西,让她感到空前的震撼。那一刹那,对Holly来讲,世界上一切都不重要了,她只关心孩子的健康。 像所有的母亲一样,她只希望一切还不太晚,自己一定能从轻度的tiger mom (虎妈)转到 I just want you to be happy(我只希望你们快乐幸福)。
烈日严寒,风雨无阻, Holly带着丁丁往心理医生那里整整跑了一年。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她去学习心理学、教育学,在家人和心理医生的共同努力下,丁丁的心理问题开始好转。虽然丁丁这期间暂停了中文课和钢琴课,但对音乐的热爱已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他参加了各种乐队,交响乐队、黑管小乐队、话剧伴奏乐队,最终在音乐老师的鼓励下又参加了行进乐队。
这是丁丁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丁丁对乐器的学习非常刻苦,和老师、同学们相处的非常融洽,就如找到归宿一样,即便是一些大难度的比赛表演,他都能坚持下来。音乐老师是他的偶像之一。为了能帮到老师和乐队,他把低音管乐部所有的乐器都学了一遍。这样当低音管乐部某个队员缺席,他就可以随时去顶班,而不至于让乐队不能进行整体训练。因为训练的劳累,注意力的分散,丁丁不再思虑那些恐怖害怕的事情了,晚上睡觉也入眠很快。
在行进乐队里,他学会了有效地管理时间,懂得了集体这个概念。后来文文也参加了同一个乐队,兄弟俩互帮互助,在乐队里成了领军人物。他们的行进乐队在校际间比赛,州比赛里都获得了第一的好成绩。最考验孩子们的是2014年美国东部的大西洋飓风。恰巧孩子们参加北美东部赛区的决赛,停水停电让孩子们在学校的准备有点艰难,而飓风留下的后遗症,让道路的行走也有一定的危险。但是在音乐老师的带领下,爸爸妈妈和孩子们一起去参加比赛,他们获得北美东部片区冠军。这次比赛中,对丁丁、文文是极大的鼓励,也让丁丁开始走出多年的心理阴影。
后来,一次不同学校的拉丁俱乐部之间进行了一次排球友谊赛。没有打过排球的丁丁自告奋勇前去“充数”。前来观战的Holly这样描述丁丁的表现,那叫一个“惨”字。她说,她的心在流泪。但是,丁丁从来没有说一句:“我打得烂,我就不打了。”当丁丁结束比赛下场后,Holly热泪盈眶地注视着孩子,露出了幸福的微笑。她知道,丁丁真正战胜了恐惧,战胜了自己,她为孩子的勇气骄傲。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不会一帆风顺,每个家庭的教育都不是十全十美。当风雨到来的时候,需要父母用爱心和耐心同孩子一起走过。或许这和国际家庭没有关系,但他一定是所有家庭教育中的基本问题。
Holly说,这是培养“Grit”,它是一份品质,在英文里,它的涵义远比毅力、勤勉、坚强要丰富得多,是一份持久耐力、专注投入、坚持不懈、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整的性格。老二文文在学校是跨栏高手,在练习跨栏的时候,因为缺氧让他面临困境,同样在母亲的鼓励下,她坚持了下来。孩子跨栏的故事,他写进了申请大学的Essay里,成为他录取的极好依据。
Mom, you finally find your calling
十几年的春花秋月,俩孩子都被誉为美国新常春藤名校录取。文文去了卡耐基·梅隆大学,丁丁放弃了伦斯勒理工大学,而去了他认为合适他的罗格斯大学。
丁丁读大三的时候,文文也进入了大学。开学第一天,Holly开车送文文去学校。下车时,文文过来拥抱妈妈,并动情地告诉他:“妈妈,你是个好妈妈。我们都长大了,读大学了,你现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一席话深深震撼和感动了Holly,在老公和孩子的支持下,她选择了回国创业,也开始了自己的教育之行。
孩子对母亲的鼓励,来源于中西文化熏陶下的Holly的一个重要教育理念,即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特别是母亲一定要有自己的生活,并在生活中为孩子树立榜样。每到自己生日的时候,她对两个孩子的要求是陪妈妈做一件妈妈喜欢的事情。每年的生日,Holly都是精心准备。有时会让孩子陪她去看一场自己喜欢的电影,有时候是去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还有的时候是做郊游活动。更有一次,酷爱跳舞的Holly,让老公开车送孩子们去她常去的纽约拉丁舞俱乐部,观看了自己的舞蹈训练。让孩子了解母亲在做什么,喜欢什么,不仅是一份满怀感恩的生日礼物,更是一份让孩子学会独立、学会尊重、学会成长的人生必修课。这样的习惯持续了很多年,孩子们也一直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憧憬着妈妈会让他们做一件咋样的妈妈喜欢的事情。
这是一种别样的言传身教,也是一份生动的生命教育。祖母在孕育四个孩子后去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妈妈在孩子上大学后又开始了自己创业新旅程。一次,在和孩子文文的越洋电话中,文文高兴地祝贺Holly:“Mom, you finally find your calling!”(妈妈,你找到了自己的使命!)孩子的肯定,是对妈妈最大的支持,更是Holly教育的成功。
每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使命。正是这份使命牵引着孩子的成长,也促进着家庭的进步。聊天结束,好消息越洋而来,文文获得了一份竞争非常强的大学生研究暑期工作。
世界越来越开放,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或许,从这个“混血家庭”教育故事中,我们没有看到更多的离奇和惊艳,只有平静和平凡。但正是这种平静,让教育在文化的交流交融中始终关注着每个人的健康成长,正是这份平凡,带给我们更多富有价值的借鉴和思考。无论是哪种家庭教育,其实是孩子、父母和整个家庭的共同成长。这也是教育的永恒主题。